APP下载

简述法国地方政府改革

2016-05-14康亢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市镇专区大区

【摘要】法国的地方治理又被称为行政双轨制地方治理,地方制度中有两个不同体系的公权力组织发挥作用,地方领土单位在地方行政管理过程中影响重大。地方自治是法国地方政府的一个显著特征,由此导致地方治理碎片化的趋势,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同时导致财政负担的加大,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改革以财政体制改革为切入点,重新理清了地方政府职能,促进了法国地方治理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法国;地方政府;改革

一、法国地方政府概述

法国的行政体系由若干公法人组成,公法人分为三类。首先是国家,国家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中央政府代表国家,位于行政机构的最顶端;国家在地方的行政管理范围划分为四种类型的行政区,分别是专区、省、大区、防御区域;其次是地方领土单位,它是以地域为特征的地方自治团体,拥有自己的财产和独立的预算权,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地方行政拥有决策权和管理权,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义务和责任,主要在大区、省和市镇实行民选自治;再次是公共机构,公共机关是服务于公共利益,提供特定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有自己的财产和机构,实行独立核算,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在法国的地方制度中,有两个不同体系的公权力组织在同一个地域上发挥作用,一套体系是由三个层级构成的地方领土单位,即市镇议会、省议会、大区议会;另一套是中央政府派驻机构。中央在地方设立了四种类型的地方行政区域,分别是专区、省、大区和防御区域,由中央政府及其部委在地方区域内建立行政机构并派驻行政官员,负责执行中央政府交办的地方事务。因此在省和大区两级,会出现地方自治团体与中央派驻机构并存的现象,又叫地方双轨制或行政双轨制。

以省一级为例,省政府是中央政府的省级行政机构,由中央政府任命的省长作为代表。此外亦同时存在通过民选产生的省议会,省一级地方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或法定代表并不是省长,而是省议会主席。驻大区的国家代表则称为大区区长,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并有权对其认为违法的决定或行为提起诉讼。

处于基层的市镇相对特殊,法国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机关设到省一级,但是许多事务也涉及到市镇这一基层行政层次,然而中央政府在市镇这一级又没有自己的派驻机构,所以市镇长便受中央政府的委托,履行属于中央政府的部分职责。因此,市镇长拥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民选官员负责地方自治,另一方面又作为中央政府的地方代表。国家的行政权力是委托给市镇长,而不是市镇议会。作为国家代表时,市镇长主要行使行政和司法方面的职权。

在法国地方政府中,地方领土单位在政府管理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地方领土单位是法国地方行政机构,区别于国家行政,负责某一具体领域内人口的利益,其有三个标准:第一,被赋予法人资格,可以做出法律行动,实行自治,有权决定人事、预算事项。相反各部委和国家派驻地方的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仅代表国家处理地方事务;第二,领土单位拥有固定权能,即拥有自己特定的事权,其事权范围划分由国家立法机构通过法律规定,领土单位没有立法权,不能自行动议设立新的机构;第三,领土单位拥有决策权,通过一个由民选议员组成的议会共同商议行使决策权。在法国地方领土单位包括市镇、省、大区和海外领土单位。

除此之外,在省之内还有若干专区,专区则是与作为国家代表的省长或副省长职权范围相关的行政划分,是国家行政在地方的设置单位。省以下分为若干专区,由副省长管辖。副省长无独立权力,主要代表省长监督和指导本专区内的各市镇行政事务,向省长报告情况,为省长传达命令。专区设有专区委员会,但没有代议权,其主要任务是接受省议会拟定的税收条款,向本专区内的各市镇分摊,法国著名的专区有巴黎、马赛、里昂。

二、法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维度及趋势

1、改革维度

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强调三个维度,改革的切入点是地方财政体制,其次是理清地方政府职能,避免交叉重叠导致效率低下;再次是地方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目标是简化行政机构,特别是处理好省—大区、市镇—联合体这两个层级的关系。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改革强调地方政府开支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地方财政问题是所有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突出了控制地方公共开支的必要性。厘清地方政府职能:地方政府职能改革涉及不同类别地方政府权能的重新配置,首先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授权机制,在行政授权关系中,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和监督的权力,被授权者对授权者有按时完成任务的义务,其次是共享权能和固有权能明晰化。改革后法国对中央到市镇各级政府功能的定位是:中央是统领和调整功能,大区级是协调与战略功能,省级是管理者和设施提供者,市镇级是最基层服务提供者,负责提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地方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法国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最大的弊端就是地方行政机构过多,过于分散。改革提出机构设置要根据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具体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加强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沟通与协作。组织结构调整还涉及到地方公职人员的精简。

2、法国地方政府改革的趋势

公共管理社会化与公共管理宪政化的双重运动。公共管理社会化表现为公共管理权力从国家向社会的分散和转移,逐步形成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宪政化是将谋求社会福利的公共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限制在宪政制度框架的约束之内。近现代政治发展表明只有实施宪政才能保障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公共管理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宪政的实现。

地域性结构调整与功能性结构调整的双向发展。地域性概念通常指在政府间建立一个具有明确地域界限的、被赋予多元化功能的活动场所,功能性概念关注的则是单一而明确的任务,这些任务是由某个机构在政府框架中执行的。改革一方面对传统的多重目的的地域性政府组织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对单一目的的功能性组织进行调整。

国家能力与地方实力的双层建构。法国正克服传统中央集权的弊端,着手改变“强国家—弱地区”格局,逐步建构“强国家—强地方”的新格局。当某一层级的地方政府能力增强,更能胜任使命时,就会对其他不同层级的政府产生压力,要求他们适应这种趋势,也相应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法国中央政府通过分权和协商逐步确立与地方政府间的伙伴关系,推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新型互动。

【参考文献】

[1] 潘小娟. 法国行政体制[M].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7.

[2] 吴国庆. 法国“新社会”剖析[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3] 郭华榕. 法国政治制度史[M]. 人民出版社, 2005.

[4] 毛寿龙, 李 梅. 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5] 丁 煌. 法国政府的地方分权改革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J]. 法国研究, 2002,01.

【作者简介】

康亢(1990—),男,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4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猜你喜欢

市镇专区大区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
化妆的感受
一图读懂“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
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的市场网络
黄瑜航??《年年有余》
会员专区
小鬼专区
马尔凯大区 星罗棋布的古村落与博物馆中的生活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