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楼兰出土文书的整理及其意义

2016-05-14张丽娜

丝绸之路 2016年8期
关键词:楼兰

张丽娜

[摘要]楼兰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地当中西交通孔道。楼兰遗址出土了大量文书,这些文书可供深入了解楼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凸显了楼兰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楼兰;出土文书;文书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11-02

一、楼兰遗址概说

楼兰遗址分布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沿岸,地当中西交通孔道。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穿过白龙堆,即进入楼兰地区。由此西北行可达焉耆、龟兹,沟通丝路北道,西南行为丝路南道,经且末、精绝、于阗、莎车等地,进入帕米尔高原。

西汉文帝时,冒顿单于来信称楼兰为匈奴人所征服,此为楼兰始见于史籍。在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将匈奴势力逐出西域,“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今罗布泊所在地区)空无匈奴。匈奴时有者到,而希矣”。为加强控制西域和保障丝路通畅,汉武帝自敦煌设亭障至盐水,在楼兰所在地区先后设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罗布泊北岸发现的烽燧遗址、汉简及屯垦遗迹等即西汉以来的遗存。元凤四年(前77),楼兰国易名鄯善。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鄯善的疆域西抵尼雅河流域,东邻敦煌。安帝延光二年(123),始设西域长史,屯柳中(令鄯善县鲁克沁)。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设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戊己校尉驻守高昌。从楼兰遗址及大批文书的发现,可知西域长史设在鄯善境内的楼兰,且一直到十六国前凉时期。南齐使者江景玄出使高车,途经鄯善等地,是时“鄯善为丁零(即高车)所破,人民散尽”。此后鄯善名存实亡。

二、楼兰文书的出土

20世纪初以来,西方探险队在楼兰地区的遗迹中发掘出一大批简牍、纸文书。1980年以后,新疆考古工作又陆续有所发现。虽出土资料相对来说较零碎,但因地处西陲,其意义非凡,故历来备受学术界重视。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组发现。

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发掘楼兰古城,获得汉晋时期的汉文书共编157个号,含木简牍121个编号,纸文书36个编号(在木简、纸文书中,各有怯卢文1件),以及其它文物。含汉文及怯卢文等多种文字,内容为公私文书。考察与获得文书经过见赫定旅行记《中亚与西藏》,正式报告为《1899-1902年中亚旅行的科学成果》。汉文木简整理见孔好古《斯文·赫定楼兰发现所获汉文文书和零星文物》。该书共公布157个编号,含木简121件(编号1-120,内有一个小号),纸文书36个编号,内有许多小号,该书又分编作156小号。其中,含纪年者有木简11枚,纸文书4件。日本书道教育会议编有《斯文·赫定楼兰发现的残纸和木牍》,刊布了孔好古书中的全部资料,还补充了孔氏所遗的一些残片。富谷至编《流沙出土的文字资料以楼兰、尼雅文书为中心》,整理和介绍了楼兰魏晋简。

1906年,斯坦因在楼兰遗址掘获魏、西晋、前凉简106枧1914年又掘得60枚,内容均为文书。前者报告见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第2卷,文书整理见沙畹《斯坦因在东突厥斯坦沙漠中发现的汉文文书》,该书收楼兰汉文木简173件,纸文书46件(编号721-939)。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其中收入楼兰尼雅遗址出土文书221件。后者报告见斯坦因《亚洲腹地考古记》,文书整理见马伯乐《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得汉文文书》,该书收楼兰汉文简牍93件(编号169-261),纸文书占一半以上,余皆为木简。张风《汉晋西陲木简汇编》,为马伯乐一书所未收者,楼兰遗址出土者计40余枚,多为木简(并木牍83件)。

1909年,日本橘瑞超发掘楼兰古城,计获汉文木简、纸文书49个编号,其中木简4个编号,纸文书45个编号,内容为文书,包括著名的“李柏文书”,其原件大多藏于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

1910-1914年,大谷光瑞等人又获得一批晋代简牍及若干文书残片。旅行记录为橘瑞超《新疆探险记》和《中亚探险》,图版见香川默识编《西域考古图谱》。大谷文书中关于吐鲁番、楼兰、库车、和田出土汉文文书,即1001-8147间的汉字残片,《西域文化研究》第二、三卷《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资料》上下,已分类发表大部分重要文书《西域文化研究》卷五卷头图版刊布及残纸编号资料;后此批收集品因各种原因逐步流散。大谷文书部分图版及释文,可参小田义久主持编集《大谷文书集成》,其中第一卷收1001-3000号中的汉文书,第二卷收3001-4500号中的汉文书;正在编辑中的第三卷收4501-8147号中的汉文书。该集成按顺序号校录文书,除极碎片外,全部收入并刊出较完整的文书照片,惜图版多不全,对此批文书缀合工作多有影响。

1980年,新疆考古工作者组织楼兰考古队,发掘汉文木简63枚,是魏晋时期楼兰驻军的公私文书,该批简文内容约分作释官(3件)、释地(5件)、簿书(8件)、名籍(2件)、屯戍(10件)、廪给(6件)、器物(8件)、买卖(4件)及杂释(17件)。纸文书计2件,内容皆为书信。另有怯卢文残木牍计1件。简报有新疆楼兰考古队《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报》、《楼兰城郊古墓群发掘简报》,发表简影木简计65个编号,纸文书计3个编号前征两文后收入侯灿著《高昌楼兰研究论集》;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一书,对该批文献作了系统整理。

其他零星发现,参看楼兰文物普查队《罗布泊地区文物普查简报》,夏训诚主编《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伊斯拉菲尔·玉索甫《新疆新发现的古文献》。对楼兰遗址出土的文书录文加以校订重录的,有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该书将从斯文·赫定在楼兰所发现的277件、斯坦因发现的349件以及大谷考察队发现的44件汉文书汇集并统一编号,共编录计728个编号,除去空号未录者17个,实录711个编号,书后并附《文书出土地点编号与著录编号一览表》。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把已知楼兰简牍和纸本文书全部录文。侯灿、杨代欣的《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汇集20世纪期间在楼兰地区考察发掘出土公开刊布的汉文木简、残纸文书,是集大成著作。书后附录黄文弼《土垠出土汉文木简及考释》、郭峰《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楼兰汉文文书残片未经马斯伯乐刊布部分》、《沙畹、王国维考释楼兰汉文文书与斯坦因编号对照表》、《马斯伯乐、张凤考释楼兰汉文文书与斯坦因编号对照表》等。孟凡人《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分作“楼兰尼雅汉文简牍合校及其年代学”、“鄯善、于阗怯卢文简牍年代学”两部分。

三、楼兰文书的价值

魏晋时期楼兰的情况,在史籍中近乎空白。通过考古出土发掘的木简和文书,可以将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其他方面的活动概貌勾勒出来。

(一)考证出鄯善国王名字

中外语言学者从怯卢文文书中,考证出3世纪时鄯善王国几个重要国王的名字。英国学者布腊夫(Brough)提出来鄯善王国5位前后相继的国王名字,即贝比耶王(236-243年);陀阇迦王(244-246);安归迦王(247-282);马希利王(283-310年);伐色摩那王(311-321)。

(二)关于中国中原政权对楼兰要道的管理和护守

文书反映了3世纪后半叶至4世纪初,中原政权对楼兰要道的管理和护守情况。文书记录的是琐碎的行政事务,却详细地反映了这些组织机构在中国越过中亚地区的政治扩张过程中起过的重要作用。同时,有文书表明楼兰要塞官员虽采取和平优先的原则,但未放弃军事手段来维持丝路交通。

楼兰维护丝路通畅的功能还反映在文书中生活用品供应方面的记录。大多数文书是当地谷仓官员关于谷类的储藏和发放的报告和命令。大量木简提到主簿人员和其他官员,表明了有关此仓物资供应的对象及相关物资的供应量。有些农业活动的文书,记录着已灌溉或待灌溉的以及尚待开垦的土地的分配情况,等等。

(三)关于楼兰城在丝路交通中的重要性

据斯坦因研究,西汉时楼兰道上的大本营设在居庐仓(其故址即罗布泊北岸偏东的土垠遗址),东汉时废弃。楼兰城东汉时成为楼兰道的大本营。曹魏、西晋和前凉时期在楼兰城设西域长史,成为东西交通的重要枢纽。楼兰道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自张骞通西域,楼兰道开通至隋末关闭大碛路为止,前后延续了700余年。这一时期,楼兰道成为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楼兰城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丝路贸易的中心之一。东至敦煌玉门关,西行经于阗、莎车,越葱岭为南道,北上至高昌,由此西行经焉耆、龟兹、疏勒越葱岭为北道,而从高昌北上又与天山北草原路连接。楼兰城有守护和保持中国中原地区和中亚的大道畅通的前哨基地之功能。

(四)楼兰出土文物体现出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斯坦因发现的木简文书和纸文书,包括汉文、佉卢文、粟特文、婆罗米文等文字和语言,反映了当时中西交通和交流的盛况。特别是其中的私人信件,提供了经楼兰东来西往的证据,弥补了楼兰遗址贸易文书的缺乏。

鄯善王国佛教事业兴盛,其境内尼雅遗址、米兰和楼兰遗址都发现大量佛塔和寺院遗迹。在楼兰遗址发现了佛寺和率堵波多处,其中第三寺院遗址中发现有希腊罗马风格的带翅天使像和绘有弗里吉亚(小亚细亚)式帽子的壁画,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和西方文化对西域地区的影响。

(五)楼兰出土文书书法研究的重要性

楼兰出土汉简是这一地区出土年代最早的汉字书法实物,其艺术风格与中原两汉书法一脉相承。出土墨书的残纸和木简,除公文文书外,还有私人的信札和信札草稿,书体除介乎隶楷之间的楷书外,还有行书和草书,是研究魏、晋、十六国书法的宝贵资料,可窥见晋人的真实用笔,也是当时书风演化的实证。

猜你喜欢

楼兰
楼兰古城究竟因为何种原因突然毁灭?
楼 兰(长诗)
复活楼兰为了人类永恒的梦想
楼兰,我的楼兰
楼兰楼兰我爱你
楼兰姑娘
沙漠古国 楼兰
楼兰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