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浒传》圆形结构及其文化意蕴研究

2016-05-14葛俏俏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水浒传

【摘要】本文认为“洪太尉误走妖魔”到“神聚蓼儿洼”构成《水浒传》的主要情节脉络,在这个主要情节脉络下,故事各部分有机组合形成了一个巧妙的圆形结构。本文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水浒传》圆形叙事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一结构下的文化意蕴和民族文化心理。

【关键词】《水浒传》;圆形结构;文化意蕴

一、水浒传叙事结构分析

研究一部作品的结构,我们首先应该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然后再将整体打碎成部分,看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作者是怎样让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并成为整体的。在此我们试图运用西方文学批评家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水浒传》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

1、弗莱的原型理论

弗莱在《文学的原型》中叙述神话故事时第一次提到“原型”,在《批评的解剖》将这一概念进一步阐释为“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而在1958年的一次报告中说:“我用原型这个词指那种在文学中反复使用,并因此而具有了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弗莱认为原型是文学中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就像语言中的交际单位—词一样。它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人物,也可以是结构单位,只要它们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具有约定性的语义联想。

在弗莱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具有原型意义的文学作品在叙述程式上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叙述范畴:传奇的、喜剧的、悲剧的、反讽或嘲弄的。四种叙述程式分别代表着主要的神话运行方向:传奇对应春天,述说英雄的诞生或复活;喜剧对应于夏天,表现英雄的成长和胜利;悲剧对应于秋天,展示英雄的末路与死亡;讽刺对应于冬天,讲述英雄死后的世界。春、夏、秋、冬构成一个四时结构,四者衔接起来,形成圆形的循环模式。

《水浒传》的叙事结构很好地符合了弗莱关于“原型”的文学理论,即圆形循环结构模式理论。在此我们将《水浒传》的结构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情节的发生(起)、发展(承)、高潮(转)、结局(合);人物的诞生、成长、衰老、死亡。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这两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将《水浒传》分作这样四个部分。

2、《水浒传》的圆形结构

第一回为故事的开端。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原因。故事开始于动荡不安的北宋末年,昏庸无能的端王登上皇位,流氓棍徒高球骤然发迹,贫富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又加之瘟疫流行,社会矛盾愈发激烈。第一回为故事的发生,人物的诞生阶段,对应着四时结构中的春天。

第2至第71回为《水浒传》故事发展的发展期,表现着英雄的成长和胜利,对应着四时结构中的夏天。其中第2至第58回为发展期的前半段,作品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板块,将水浒故事中各主要人物的出生和经历交待出来。通过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展示出一条个人反抗——聚众造反——逼上梁山的起义模式,达到了矛盾冲突的最高潮。这样一个过程中,农民起义军从小到大,108条好汉组成了梁山基本格局,人物性格的塑造也由单纯到复杂、由模糊到清晰。

第59到71回是《水浒》故事的稳定发展时期,属于发展期的后半段。小说描写了闹华州、打曾头市、打大名府、打东昌等故事,英雄人物继续成长发展。作品第71回“梁山英雄排座次”是故事和人物命运转折的开始,它既昭示着梁山事业的辉煌,又潜在着变质的暗流,这就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忧伤的种子,梁山英雄们的发展也由上升期转走下坡路。

第72回至82回是水浒故事的衰微时期,它对应于悲剧阶段,英雄的末路与死亡阶段。这个阶段展示了农民革命领袖宋江积极谋求受招安的途径,为达到目的带领革命军走向投降的道路。演出了招安三部曲,最终招安成功。农民革命的失败也就意味着真正英雄的死亡。这第三部分对应着四时结构中的秋天,生命由盛而衰,即将归于平静。

从83回到100回为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束,也对应四时结构中的冬天。这一部分故事主要由征辽、平方腊等情节构成,并分别介绍了梁山主要人物招安后的归宿。第四部分是叙述结构四阶段中的最后一段,即讽刺阶段,讲述英雄死后的世界。至此,小说在人物性格的发展、故事情节的安排上完成了一个圆形循环。

二、《水浒传》圆形叙事结构的文化寓意

1、圆形的思维模式

《水浒传》圆形结构的叙事模式之下,暗含着作者的一种圆形思维。杨义曾经说过:“圆形思维是一种融合着理性和非理性的悟性直觉,它是中国古代人民对宇宙、社会、生命以及文化艺术的独特的、深刻的理解和阐释。”《道德经》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来描述“道”的运行。这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的“圆形思维”的一种原型描述。圆形思维代表的“圆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观念之一,这种思维渗透于人伦物理、九流百艺之中,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沉积成为民族的群体潜意识。这种圆形的思维结构直接影响了国人的审美理想,促使他们追求一种圆融和谐的境界。以小说为代表的古代叙事文学中的圆形结构就是圆形思维在文学上的体现和应用。中国传统叙事往往寻找、追求一种圆融的艺术境界,从而在叙事结构中建立了一个个隐匿的圆形结构。

2、两极共构的存在方式

在《水浒传》圆形的结构模式中包含着一对对相对的原始概念:聚与散、生与死、热与冷、盛与衰等等。小说叙事总是起始于消极的一方,从消极发展到相对的一极,最终又重归于消极无为,形成“散——聚——散”、“死——生——死”、“分——合——分”这样的圆形循环,起点即最后的终点。这样的一组组二元对立的概念撑起了圆的构架,圆形结构的运转正是由阴阳两极的共构提供内在的驱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不孤立地观察和思考宇宙人间的基本问题,而是以各种方式贯通宇宙和人生,对之进行整体性的把握。通常思维方式不是单相的,而是双构的。《易经》强调阴阳双构思维,在六四卦的顺序中总是把相反相成的两个卦并列。《老子》同样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不能不承认,这种双构性的思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虽然它积淀在中国文化的深层,却依旧折射出智慧的光芒。

3、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识

《水浒传》的圆形结构中还渗透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识,这种意识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精神追求里。中国传统思维追求人与环境的融合、皈依,这种审美倾向和精神追求可以用“天人合一”四个字进行概括。通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儒道互补的文化传统与心理结构:入于儒、出于道、逃于禅。与此相适应,“天人合一”的思想精神的内涵也随之丰富、发展。话本小说往往在正文之前个“头回”,处于正话之前,入话之后,形成前有“头回”,后有正话故事的大小组接的“葫芦格”结构程式。罗贯中在《水浒传》的创作中用“误走妖魔”开启了一个“聚——散——聚”的整体结构叙述,同时天下的治理也呈现出“治——乱——治”的圆形循环,暗含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识。从“误走妖魔”到高俅发迹、王进出走,一个前朝的太尉造成天下之“走”,一个当朝的太尉造成人间之“走”,前者隐射天道,后者隐射人道,于是形成了“天人之道”互相呼应的结构。

【参考文献】

[1] 施耐庵. 水浒传[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2] 叶舒宪. 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神话学文库[M]. 陕西师大出版社, 2013.

[3] 叶舒宪. 神话——原型批评[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15-16.

[4] 傅道彬. 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 赖力行. 中国古代文论史[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0.

【作者简介】

葛俏俏(1991—),天津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水浒传
春节居家读《水浒传》
明清两朝为何查禁不了《水浒传》
半斤八两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
四大名著的雷人简介
四大名著,如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