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
2016-05-14张玲
摘 要:从OMG和PK两部电影入手讨论印度宗教的世俗化现状。电影是对现实的演绎,作为印度电影史上最早的两部展现宗教改革观念的电影,OMG和PK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印度进步宗教人士的世俗化观念。从理性观念、现世精神和人本主义三方面对印度的宗教世俗化进行探讨,从具体的电影场景出发,引出主要的宗教世俗化观念,从而完成对电影和宗教世俗化的分析和理解。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 印度电影 理性 现世精神 人本主义
世俗化是西方宗教社会学提出的一种观点,它是指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宗教所发生的一种变化趋势:即从中世纪时宗教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影响深远的状态,退缩到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领域,最终将宗教剥离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让现代的人们在宗教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回归理性。
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这里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大部分的信徒还遵守着最传统的教义和宗教仪式。随着印度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印度传统宗教中的神圣价值、彼岸思想以及空灵遁世的观念,和现代社会的民主、平权、理性以及对人本价值的追求等观念之间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国家,现代化和宗教关系的讨论从19世纪之后就没有停止过。不过一直以来,这个讨论都集中在印度的精英文化层面,OMG和PK是以电影为载体,将宗教世俗化问题推向大众的重要尝试。创作者们以调侃的方式将传统宗教拉下神坛,引导人们从世俗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宗教在印度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对理性的推崇
OMG以无神论者坎杰向神提起的诉讼为主线,通过其在法庭上的自辩,有力地抨击了印度传统宗教的种种陋习,并以无神论者的身份对宗教进行了思考和批判,从而认识真正的“神”的过程。而PK则选择了一个外星人的身份,用PK初到地球,宛如初生的“天真”的视角来审视印度这个成熟社会中宗教的种种无稽和荒诞,最终让周围的人重新认识宗教的故事。无论是坎杰还是PK,他们都是思考者,理性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站在理性的高度,坎杰对宗教进行了近乎刻薄的调侃;尝试理解宗教的PK,在种种宗教活动尝试之后的困惑,其实都反衬出印度传统宗教神秘主义的虚伪和荒唐。
OMG和PK中所展现的理性主义精神,是以印度宗教改革先驱的理论为基础的。早在19世纪初,在英国最终完成对印度的统治之后,西方的思想文化就开始渐渐地渗透印度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宗教也不例外,西方基督教普世、积极、进取的精神核心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活力,让印度传统宗教中崇尚空灵、彼岸观念以及保守的教条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作为被殖民者,对于殖民者的强大印象根深蒂固,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作为印度传统文化的参照物,引发本土的精英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在宗教领域出现了以罗姆·莫汉·罗易为代表的一批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对传统的印度教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理性主义就是其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罗易以自己的宗教主张为基本教义创建了新的宗教社团——梵社,后来虽然几经分化,形成多个小的支派,但仍然保留了罗易的基本宗教主张,在这些组织影响下形成的宗教改革运动被统称为“梵社运动”。
19世纪70年代末在印度的北部由达亚南达·萨拉斯瓦蒂主导成立了圣社,达亚南达虽然没有直接接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但是在当时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对其的影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其对宗教的思考和改革与梵社可谓是殊途同归。
相较于传统的印度宗教,梵社和圣社形成了更接近于西方宗教世俗化的思想和教义,对理性主义的认可和推崇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理性的角度筛选和解读宗教经典。二是对唯一神的坚持。
(一)对经典的理性化解读
对宗教经典的理性解读是梵社的主要成就之一,梵社以理性为标准,对传统的印度宗教经典进行了重新筛选和解读,他们剔除了一切人为对《吠陀》制定的解释和引申,回归到《吠陀》和《奥义书》的原典中,而且即便是对原典也不能无条件接受,对其内容都要做理性的解释,尤其是对隐喻性的表达更是要求信徒从字面上追溯其合乎理性的实质。而圣社虽然坚持对传统经典的尊重,但是也反对神秘主义的解读和附会,理性解读经典仍然是其主要的观点。OMG和PK也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着重的描述。比如在OMG中坎杰在法庭上对各教的经典文本内容进行解读以驳斥那些教宗或者圣人们对宗教经典的神秘主义附会,虽然内容略有诡辩的嫌疑,但是其理性分析和论证的立场是明确的。最后创作者更是借电影中“神”之口说出了理性的宣言:“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才能成为真正的信徒”,因为“他们检验、思考、理解,说这都是错的,神不存在,说他是无神论者”。PK中则通过主人公PK对宗教的接触、迷惑、思考、醒悟来揭示理性在宗教信仰中的价值。
对经典的理性化解读是宗教世俗化的重要标志,这个过程将传统宗教中神秘附会的东西一一剔除,形成一个更合乎理性的版本。社会学家韦伯将这种剥离宗教中神秘主义的行为称为“除魅”,他指出“我们再也不必像相信有神灵存在的野人那样,以魔法支配神灵或向神灵祈求。取而代之的是技术性的方法与计算”“我们知道或者说相信,在原则上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支配万物”。韦伯认为这是理性认知世界的必然结果。
(二)“一神论”中的理性精神
另一方面,OMG和PK看起来似乎充满了对宗教信仰的种种不满和嘲讽,但实际上无论是OMG还是PK都并不反对信仰本身,甚至他们本就持有“唯一神”的信仰观念,正如OMG中“神”做自我介绍时所说的:“如果你信穆斯林,那我就是阿拉。如果你是基督徒的话,我就是上帝。如果你信印度教,那我就是奎师那”,PK中也说:“信仰神,我们能找到希望,找回勇气,找到力量”,世界上“有两个神,一个是造物主,一个是由你这样的人造出来的。我们对造物主一无所知,但是你造出来的神,和你一样,是虚伪的骗子,虚假的承诺,优先接见富人,忽视穷人。受赞扬时开心,用言语来恐吓人们”“我的正确号码很简单,去相信造物主,去摧毁像你这种人创造的虚假的神”。这些都是典型的“唯一神”的信仰观念。梵社和圣社都是“一神论”的拥护者,他们将众多的神整合为唯一的、至高的神,这和西方的“理神论”几乎是一脉相承的。
辛普里丘在《<物理学>注释》中对“一神论”做了这样一段描述:“塞诺芬尼说,这个唯一的宇宙就是神。他指出它是唯一的,因为它比任何东西都更加有力;因为他说,如果有若干个存在,那么力量就一定会为这些存在平均分有,然而神却比任何东西都更高超,它的力量是高于一切的。”[1]这是克塞诺芬尼对“一神论”的逻辑论证,是典型的古希腊逻辑理性的思维模式。“一神论”中“神”的神秘性和非人格性,让梵社和圣社的信徒们摈弃了偶像崇拜和宗教代理人主持下的各种祭祀,这也是OMG和PK将偶像崇拜和宗教代理人作为攻击对象的主要原因。
二、对现世生活的回归
对彼岸世界的追求是印度传统宗教的核心观点之一。在印度宗教的传统观念中,人们在现世的生活是由法、利、欲所构成的,人们应当追寻和坚守的正道是“法”,而在生物性本能驱使下的追求是“利”和“欲”,在传统经典中“法”和“利”“欲”虽不至于完全对立,但相互间的冲突和矛盾则几乎是“原生性”的。要完成对“法”的追求就要对“利”与“欲”进行极大程度的克制,而摆脱生死轮回“解脱”的所在就是彼岸的世界,成就与否在于个体在贯穿一生的现世生活中所积累的“业”是否符合“法”的要求,是否很好地克制了自己的生物性本能。
这种传统的宗教观念在现代社会积极进取观念的对比下,显得格格不入,因此早在罗姆·莫汉·罗易时期,他就提出了更加积极,更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宗教改革观念。罗易认为真正的崇敬神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要在行为上积极地融入世俗的活动,以自己的一己之力为社会服务,同时保持自我克制,但是这种克制不是以生物性为对象的,而是要求行为符合通常而健全的法律和道德规范。OMG和PK都践行了罗易的这种观点,在OMG的结尾,“神”和“坎杰”的对话中,“神”说:“我对人们的供奉并不感兴趣,我更希望他们把这些东西分给穷人,我关心的是他们的信念、爱、信仰”;PK中“圣人”塔帕兹建议他的信徒为了瘫痪的妻子去喜马拉雅山上祈祷,以获得帮助的时候,PK反驳他说:“我们都是神的孩子吧?如果是你的孩子告诉你他生病了,你是会对他进行治疗,还是让他去寻找一个四千公里以外的房子?”这都是鼓励人们更积极地融入现实的生活中去,以积极的行动来完成对神的信仰。
罗易的这种宗教观念极大地推动了印度宗教的改革进程,梵社甚至公开发表文章表示反对传统宗教的禁欲主义行为,他们认为传统宗教中提倡的林栖期和苦行期都是违背真正的神的旨意的。圣教虽然接受了传统宗教的彼岸世界和“法”的观念,但对其内涵的认识却和传统宗教大相径庭。他认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又敢于为社会服务和献身的精神才是“法”的正道。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差别,但是内涵却是一致的。
三、人本主义观念的倡导
OMG和PK中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观念,也是印度宗教世俗化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印度宗教影响下的印度社会是“神道”至上的。坎杰在法庭辩论上说:献给神的牛奶都流进了下水道,而下水道的旁边却有着一个饿了四五天的乞丐,坎杰说:“他可能想喝牛奶,但是他不能从下水道里去喝。”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牛奶被浪费掉。这是在传统宗教思想影响下“神道”对“人道”赤裸裸的碾压。更何况,在印度的传统中还有殉夫、童婚这种对人的价值极度漠视的制度。电影中以坎杰和PK为代表的进步人士都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反思并批判这种宗教道德,呼唤更加合理、进步、普世性的道德观念:以自由、平等为基础,肯定人的行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道德观念。就像1877年圣社的章程中规定的:圣社成员应该“造福人类,即改善所有人的物质、精神和社会条件”“所有行为都应该符合德行”“所有人都应该得到爱和正义”。
OMG和PK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PK甚至被英国卫报评价为“印度最成功的电影”,于此同时,对电影的批评之声也一直不绝于耳。在印度这样一个国度里,这样的电影引起争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评价,都不能阻挡一个事实,那就是宗教世俗化的思想正在慢慢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印度传统宗教转型时代正悄悄来临。
注释:
[1]刘光耀:《逻格斯、塞诺芬尼与宗教学的萌芽》,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14页。
参考文献:
[1]邱永辉.印度世俗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吴梓铭.宗教教育的世俗化与现代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3]欧东明.印度近代宗教改革中的世俗化倾向[J].南亚研究季刊,2002,(4).
(张玲 海南三亚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5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