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涵质量发展的要素构成及其路径
2016-05-14刘斌杨理连
刘斌 杨理连
摘 要:基于《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与《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15年6号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打造升级版现代高职教育的五个主要抓手:即注重学校改革的整体设计、注重人才培养“职业性”与“高等性”的兼顾、注重产教的深度融合、注重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注重教学管理的强化,同时结合目前高职院校质量发展的实际,就其实施路径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求为今后几年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能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质量发展;要素构成;路径
作者简介:刘斌(1961-),男,天津市人,天津职业大学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杨理连(1975-),男,山东即墨人,天津职业大学高教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9-0005-04
近些年,经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我国高职院校内涵质量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突出“职业性”方面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索以及高职理念创新,对高职教育下一步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条件。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的验收结束,高职院校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在内涵质量建设上进一步深化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以下简称“16号文”)与《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15年6号文)》(以下简称“6号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打造升级版现代高职教育的五个主要抓手:即注重学校改革的整体设计、注重人才培养“职业性”与“高等性”的兼顾、注重产教的深度融合、注重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注重教学管理的强化,以求在业界能有所启发与借鉴。
一、注重学校改革的整体设计
“16号文”对高职教育的一些类型要素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师资建设、教学评估等方面,但随着高职教育十年间的飞速发展,其全局性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性的推进举措还显不够。“6号文”对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教学标准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学生全面发展、国际化、质量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关联性系统化设计,对如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给出了整体性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路径。
为适应当前“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新常态,高职院校要紧贴市场、服务产业、规范管理、科学定位、健全制度、特色建设,在注重内涵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强化由碎片化改革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转变,其中完善专业的结构布局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是推进整体设计的重点:
(一)完善专业的结构布局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新增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等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人口与家庭发展服务、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等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问题的相关专业;陶瓷制造工艺、皮革服装制作与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精湛技艺的相关专业。同时,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如取消了森林采运工程、矿山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化学电源技术及应用等专业[1]。该专业目录的调整,体现了“一带一路”战略、“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对高职教育的新要求。
“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专业实力、招生情况三个维度,来完善自身的专业结构布局,对于市场需求低、专业实力弱、招生不好的专业要进行淘汰;新设专业以及现有保存专业要注重专业群建设的理念,在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基础上,对学校已有专业(专业方向)进行梳理,通过调整形成若干个专业群,并系统设计以重点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公共平台”课程,使学生在完成“公共平台”课程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专业模块”课程,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保障,以促进专业间形成合力、增加学生的选择性。
(二)师资资源的有效管理
任何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核心要素都是人的因素。高职院校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师资资源有效管理作为一项发展战略来实施。一是通过分析现有资源条件为基础,预测学校对师资的未来供需为切入点,从战略的高度制订专业化的师资资源管理与开发规划。二是重视师资的专业性发展。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目前各国都以教师专业化的理念来培育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鼓励教师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使其专业教学能力、专业科研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成长发展,以此提升教师自身价值的认同,促进师资队伍职业归属感以及教学工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三是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根据教师专长特点,对其教学(理论和实践)、科研进行不同侧重的考核,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如理论教学评价标准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来进行评价,而实践教学评价标准主要围绕其项目完成质量的高低来进行评价;再如擅长教学或擅长科研的教师,在教学岗和科研岗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要有各自的侧重,使其科研分和教学课时分的比例权重科学合理。
二、注重人才培养“职业性”与“高等性”的兼顾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和就业创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6号文”把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强调要把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高度融合,从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往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16号文”更多体现出对人才培养“职业性”属性要求,而“6号文”则在体现“职业性”的基础上,兼顾到“高等性”属性的要求。
(一)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
笔者认为,职业精神是在职业岗位上人的一种主观内驱力,在这种主观内驱力的作用下,外化为一切职业行为。有较强职业精神的人,表现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以律己、积极进取、精益求精,能够很好地融入企业文化。高职教育要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过程中,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的有机融合,将职业精神元素融入专业(实践)课程中,关注人的价值存在,实现知识技能的工具性和精神性相统一[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性基础上兼顾高等性属性的技术技能人才,直接面向地区行业企业的生产岗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职业精神融入技能培养中,确立技术技能与情感态度、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培养结合的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以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为主线,将模块化知识串连,使得学生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融入职业精神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深入企业实习实训,通过班组式团队式真实工作场景,感知企业的团队合作、企业文化理念、岗位创新服务等。职业精神融入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教师应具备企业工作或研习经历,具有良好的岗位素质,能够将企业文化精髓传递给学生。
(二)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6号文”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做出进一步确认。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尤其要把创新创业的意识与思维培养融入到整个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并建立起宽松灵活的制度,创造更适宜创新创业培养的环境,例如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创业需要调整修学进程,为休学参加创新创业的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的学生仍然可以得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扶持与指导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构建是建立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能够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共享与衔接,使学生接受科学的、循序渐进的、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求学校整合各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真实的创业基地与孵化基地,充分利用课堂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创新实验活动等,为已接受了创新创业思维培养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三)强调提升教师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的能力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区别于研究型大学,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其次是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因此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定位应建立在职业教育特征基础上,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的目标是更好地进行科学的人才培养。而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则是针对地方行业企业进行的技术服务性研究,其主要范围为生产一线实际,以社会服务为目标。职业院校的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主要能够为院校所在区域内无力组建独立完整科研团队的中小微企业进行服务,这类中小微企业的特点是急需科技帮扶,却受资金与市场需求量限制,无法得到大型专业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此类中小微企业的科技服务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良好素材。因此职业院校提升科技研发与服务能力的关键在于找准科研定位,树立“科研强校”理念,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以研促教”,通过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以研致用”,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3],最终实现“以研育人”。
三、注重产教的深度融合
“16号文”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6号文”则提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调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强调专业教学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深化课程改革等,更加突出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更高标准要求。
一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部门、高职院校等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组织形式为基于契约的利益联合体,而非资产实体的重组,要厘清集团化办学中多元主体权责,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办学过程中的准入与评价机制,开展改革试点。职教集团化办学将多元主体的各项资源整合,通过平台共享、人员流动,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有机融合,既服务于育人,又服务于企业生产,实现多赢目标。
二是探索高职教育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方式,调动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扩大增量资源,优化院校与企业的存量资源,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实现。应研究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改革,鼓励行业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高职办学,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训中心、大学科技园以及股份合作制工作室等。
三是加强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实践,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随着国家关于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的出台,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创新点,同时被视为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的新举措[4]。现代学徒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参与、多元协同,主要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校企联合招生、共同育人。
四是提升行业指导能力。行业指导委员会要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教学评价等方面自主工作,对行业内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业形势分析、专业预警等方面发挥作用,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与规模调整服务[5]。
四、注重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
“6号文”提出,要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一)高职教育“引进来”
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教育组织、跨国企业探索交流合作新途径。引进借鉴国际先进成熟的职业标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和信息化资源。主动与有借鉴价值的开设相近专业的同类型境外高水平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享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实现师资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申办聘请外国专家许可、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6]。
(二)高职教育“走出去”
紧密对接“一带一路”政策,帮助相应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程度较低、高职教育薄弱、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发展高职教育,支撑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实现高职教育“引进来”、“走出去”的目标。围绕国家方针政策(如“一带一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开发国际合作项目,为当地重大建设项目设置相关联的专业,发挥高职院校专业优势,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科学选择和设置当地就业需求量大的专业,合作培养当地经济发展亟需的人才。通过多渠道的教育融资,升级改造当地专业设施,并将高职院校优势资源带入[7]。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外语交流能力,推动与当地院校的师资交流。将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较为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当地进行推广。
五、注重教学管理的强化
“16号文”中并没有对于“强化教学规范管理”给予具体明确的意见,只是在第九条中提到“规范管理”,且是对“示范校建设、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及制度建设”等方面一个总体要求。而“6号文”单独列出第六条,用约占全文15%的篇幅来强调教学规范管理的问题,体现出从常规化管理理念向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理念的转变。第六条“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对“教学标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材建设”四个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明确要求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同时,还对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信息化技术、实训设备、研发服务体系建设等,做了规范化要求,从标准、制度、机制的层面推动从常规性的教学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转变,以从制度层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如何强化教学规范管理,还应紧扣“6号文”中所明确的四个方面:
注重顶层设计,规范引导教学管理。首先,注重教学管理顶层设计的决定性,将学校教学管理顶层设计理念作为学校一切教学管理工作的依据与准则;其次,教学管理设计要统筹政府、企业、院校等多方需求,注重各要素间的整体关联性,以专业设置为例,以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各项标准(国家中高职专业目录、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材建设相关文件等)为基础,融入地方区域特点探索开发特色专业,同时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借鉴相关行业企业标准,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
注重研究保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顶层设计理念的具体实施,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常规管理系统中的各要素都应以学校教学管理设计为根本依据,加强教学的行政管理、信息化管理、课堂管理、实训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方法方式,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
开展诊断评价,提升教学质量。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评定包括学校内部主体与政府、社会、学生等外部主体,内部主体的评价依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外部主体的评价依据是学校教育活动与外部主体目标需求的匹配程度。这里的学校教育活动包含了教学管理各个方面,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设置目标、课堂教学活动、实习实训活动、学校测验等。内外部主体评价高,即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且符合政府、社会及学生需求,教育质量则高,反之内外部主体评价有一项低,则教育质量不达标[8]。
突出职教特色,加强教材建设管理。教材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载体,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更加注重实践、实训内容。大力开发适用性强,符合区域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以教材建设促进课程建设,继而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953/moe_722/201511/t20151105_217877.html.
[2]郑玉清.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J].职教论坛,2015(5):30-33.
[3]王苏琪.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及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40-142.
[4]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0.
[5]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7-100.
[6]孙卫东,宋砚清.高职开展中外会作办学的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职教论坛,2014(4):43-46.
[7]刘育锋.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方向与新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227-230.
[8]王小梅,等.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5):37-41.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