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合作视角下产城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2016-05-14赵斌吴春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产城融合永川区域合作

赵斌 吴春

摘  要:产城融合是新时期城市新区发展的新思路。区域合作视角下的永川在产城融合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城镇化压力大,部分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偏重于城市居住而缺少产业支撑;产城互动亟需加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注重城镇化质量,优先建设新区公共基础设施;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良性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产城融合;永川;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6-0116-02

1  问题的提出

1.1  重庆永川区产城融合发展背景

永川作为中国二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地处成渝经济区战略腹地,是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渝城市群的重要支撑,也是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

永川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又提出,到2020年,要把永川建成城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人以上的区域性大城市。为实现这个目标,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大城市,避免人口和产业的空置,必须践行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有助于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实现永川区一体化科学发展,同时对永川区扎实推进城市发展新区建设,努力打造智慧宜居城市,共建共享美丽永川等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2  产城融合内涵界定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关于产城融合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开始陆续增多。产城融合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是以城市为载体,以产业基础,城市与产业在空间高度融合的良性互动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从产城融合的本质上来看,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从功能主义向人本主义的回归;

二是从功能上看,是通过产业与城市的功能融合和空间整合,达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三是从居住结构上看,是促进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1]。

2  永川区推进产城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镇化压力大,部分公共设施建设滞后

根据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的“双八十”方针,即至202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数量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0 km2的规划标准,新区应该是未来10年永川新增人口的重要集聚区域。

联系永川城镇化的现状,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截至2015年,永川区城镇化率已达63.26%。根据城镇化发展规律,城镇化率超过30%以后,城镇化进程会呈加速发展趋势;但当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镇化进程呈减速发展趋势。

第二,永川区城镇人口已达到66万余人,其中包含着永川各大职业院校学生13万余名,以及外来务工人员6万余名。特别是由于受学习规律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呈现候鸟式的迁徙状态(即春秋天来永川报到,冬夏季回归家乡)。因此,未来一定时间内,永川区一直保持的较快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将会迟缓,城镇化的压力渐渐凸显。第三,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现代化与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一个城市魅力的重要指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目前新区的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点滞后。比如,调研发现,在以兴隆湖为中心的5 km范围内,没有一家社区医院,给周边居民看病就医带来了不便,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感。

2.2  偏重于城市居住而缺少产业支撑

中小城市缺少产业支撑是产城融合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永川推进产城融合过程中同样也呈现出来。“三湖”是永川新城区的一个重要标志。按照永川区政府“东进、南拓、西延、北优”的城市发展策略,在东部新城区主要以兴龙湖为中心,着力打造永川的金融商务、服务外包中心。

但目前东部住宅小区林立,更多的呈现出居住的功能。在兴龙湖周围,存在着华创、五洋都市华庭、五洋蜂尚、红河枫景、君临棠城、荷塘月色、金域蓝湾、巨宇江南、水晶城、郦晶城、金科洋房、奥兰半岛等数十幢住宅楼群,而纯属商务办公的楼宇较少,只是在居住楼盘的底层门面房里较为集中地分布着一些餐饮行业和其他零售商业。

在国际上,一般用职住分离比(职住比)来判定新区产城融合的程度。职住比是指在新区上班工作人员与在新区居住人员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如果职住比50%~60%在之间,说明该城市的职住关系基本平衡,产业城市较为合理。本课题组在新城区街头随机不记名调研结果显示,职住均在新城区的人群约为40%,离国际上通行较为的合理的标准还有10%的差距,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城区产业支撑不够。

2.3  园区厂房空置现象突出,产城互动亟需加强

作为永川三大园区之一的凤凰湖工业园区,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大体量的城市用地面积(35 km2)成为永川承接产业的主要载体。截至目前,已有80余家企业落户凤凰湖工业园区,其中包括60余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位于新城区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在2013年时已吸引41个项目落户,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效益初显,也带来了数万个的就业岗位。但在城市发展中,仍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课题组调研发现,工业园区存在不少厂房空置或挪作他用现象。一种现象是厂房内空空如也,不见人迹,只见荒草疯狂生长;另一种现象是厂房被租赁给个人,变成了生产加工某些产品的小作坊。由于单位时间内人流量、车流量不足,特别是一到晚上,厂房空置的区域人烟稀少,变得阴森恐怖,没有体现出产城的互动作用。城市是产业的载体,产业是城市的基础,城市让产业发展有了用武之地,产业发展又为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只有城市和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良性互动,达到城中产业发达,人才汇聚,基础设施先进,生活舒适美满,才能最终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最终产城一体的发展目标。

3  区域合作视角下推进永川区产城融合发展对策

从区域合作视角看,永川在践行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产业引进方面,应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重点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避免和周边城市的同质化竞争。应重点从城镇化的质量、产业发展和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设施建设、积极建设城市综合体等方面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3.1  注重城镇化质量,优先建设新区公共基础设施

城镇化不仅仅是指由农村人口到城镇人口身份的转变,还包括城镇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农村渗透的过程。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城镇化的数量指标,更要看城镇化的质量指标,即应重点从经济、生活、医疗卫生、娱乐、交通等方面判断城镇化的水平。

针对城镇化问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同步发展的新要求,并特别强调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联动发展;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阐明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原则。

对于处于渝西地区的永川来说,一是要以人为本,从战略高度打造新型城镇化,并积极探索永川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二是要在新区城镇化过程中,做到城市基础设施优先建设,使新区公共设施的建设成为推动新区发展的“催化剂”,使新区公共服务功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3.2  建设城市综合体,保持城市功能平衡

产业和人口是构成城市的两个基本要素,把产业和人口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让城市里既有生产又有生活是产城融合的基本含义之一。在永川推进产城融合的过程中,针对新区中居住功能突出的问题,可以通过积极建设城市综合体,来保持城市各种功能之间的平衡。

作为新经济形态的城市综合体来说,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引领,具有高复合、高密度、高效率和高价值等特征,能够适应城市多样化的生活需要,带来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可以避免因人流潮汐导致的“鬼城”和“睡城”现象。

3.3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良性互动

城市发展要有产业为支撑,才能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2]。

一方面要吸引投资者办厂置业,提高空置厂房的利用率,避免闲置厂房的浪费,特别是要在新区建设中突出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使特色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重点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比如初具规模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商贸物流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永川作为西部职教城的特殊优势,以产业为核心,以高校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加强“产学园”三方的互动,实现园校融合,促进产城良性互动,协力共推产城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

(7):99—103.

[2] 洪业应.推进涪陵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5,(3):72—77.

猜你喜欢

产城融合永川区域合作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关于江苏中关村实现产城融合的调研与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应用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以潍坊滨海区为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英国区域合作元治理的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