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6-05-14程瑶
程瑶
【摘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已经走进了常态化的学科日常教学中,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的切实有效的方法,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了摆在我们每一名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已经走进了常态化的学科日常教学中,如班班通宽带、云计算、电子书包等.以前不可想象的学习方式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来到我们身边,并且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有效性及有趣性.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做课件,放课件;课堂就是电子交互白板技术功能的展示厅”.殊不知信息技术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教法;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充当放映员.那么如何真正的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达到深度教学的效果,如何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了摆在我们每一名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我们教师应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中去,灵活地运用资源辅助教学,转变课堂,而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进行捆绑.我们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足以说明国家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这也就要求我们中小学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方法一:扬信息技术之“长”.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一些教师的课件只是原样的照抄书本,把本来书本上的文字、图片等投影到大屏幕上,追求所谓的“省时、省力”.这样做,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题目的训练量,但实际上是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例如:有的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把课本上“做一做”、“练一练”等学生要完成的各种练习题通过投影的方式演示给学生,学生答复后再把答案展现出来.这样的课件内容并没有超出书本内涵,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与靠语言与粉笔的传统教学没有本质的差别,反而丢了教学之源的课本.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应用,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不是用“电(脑)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术越多、越有滋味,教学就越充分”,不是“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不要认为上课用了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做到了与时俱进.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时,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的特点,更要突出教材重点、难点,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要有选择地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让信息技术真正地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迫求技术上的时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点和长处,如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而不是不分情况,滥用乱用.
方法二:扎根于课堂教学之中.
既然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那么学科就应该是重点,而非信息技术.时刻要注意,在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中,其主体永远是学科,而非信息技术.如在某一节数学课的教学中,老师在数学探究情境的创设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艺术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和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大批量的素材被“搬”进了课件,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课程的重点难点则在课堂教学中则被边缘化,被当作了华丽课件的点缀.这堂课听下来,让我感觉一头雾水,不知“主”在哪里,谁才是“宾”.一堂实实在在的数学课,讲成了一场信息技术的饕餮盛宴,华丽外表下的课程内核在哪里,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必须扎根于课堂教学本身,服务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服务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离开课堂目标这块土壤,信息技术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存在的意义.
方法三:精用于常态教学之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走一条日常化和常态化之路,走一条向深层次发展之路.一些教师只是在遇到公开课和研究课等教学活动时,才会想到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而这种 “表演”,并不是基于常态教学中的,所以常常会顾此失彼,扰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信息技术手段也失去了它本来应该发挥的功能,成为教师表演的道具.我认为信息技术手段应该成为类似黑板、粉笔的教学工具.现在,信息技术已经揭下了他神秘的面纱,对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了,既然“他”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为什么不能把他应用于日常的常态教学中呢?精用信息技术,就像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一样,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节和情境,恰当的应用,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信息技术手段在哪节课上用,用在哪个知识点上,用到信息技术的哪方面内容,怎么用才更有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备课之初就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中,而不能临时起意,或生拉硬拽,这也是信息技术应用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
有些教师视课堂为高速公路,期待直达目的地,信息技术手段就成了他们的一辆豪华座驾,以为坐上信息技术的车,就能快速达到理想的彼岸,其实不然.教学是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需要我们每一位从教者,认真思考,细心寻找,而信息技术只是我们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只有善于利用,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其效能,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重新建构学生的学习模式,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