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支“朱笔”交给学生
2016-05-14马贵兰
马贵兰
传统的作文批阅,强调教者要精批细改,学生只有写作的权利,没有批阅的权利,教者手中的那支“朱笔”成了皇帝的御笔。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远远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彻底改革。《课标读本》要求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就要求教者把手中的那支“朱笔”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者独霸“朱笔”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你看,一个班级一次作文练习就四五十篇,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似乎改得越细越好,批得越多越好,有的批语比学生的作文还长,结果怎么样呢?批改好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粗粗地看一下批语就把作文扔在一旁,也不想想老师为什么这么改,自己需作何改进;甚至有的学生看了老师的批改,心存不满,自己原来不是写得好好的嘛,为什么把好端端的作文改得一塌糊涂!真正从心里感激老师的恐怕不多。这样的批改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多大的帮助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就是无端地增加了教者的负担,把教者牢牢地束缚在作文本上。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谁也没见过是通过老师的批改提高的。批改作文由教者包办代替,只会“顶着石臼唱戏——吃力不讨好”,会使学生养成依赖老师的坏习惯。总之,教者独霸“朱笔”的后果是,教者不能减负,学生不能增效。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和高效课堂的普及,不少走在教改前列的老师已经摸索出了作文批改的新路子,他们不再独霸“朱笔”,而是把那支“朱笔”真正交给学生。每次作文写好后,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组长负责分工,互相批改作文。教者则在小组间巡回,碰到学生拿不准、有争议的问题帮着解决。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热情空前高涨,不仅改得认真,而且评得全面,眉批、总批写起来竟然是那样得心应手。有的学生为一个问题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小组评改后,再由组长或组里的成员代表小组到班上交流,大家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教者则负责总结每次作文训练的得失,以便在下次的作文训练中引起注意,把原来批改学生作文的精力用到教研中去。这样,作文由学生互相评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好习惯,使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很精辟的话:“在人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课标读本》中也有类似的话:“要珍视学生求知的欲望,提倡语文学习活动化。”把“朱笔”交给学生,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评价作文,也正是为了体现“语文学习活动化”,为了“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不要把这种做法看成是简单地交换了一支笔、交换了一下对象,而是进行了一项改革。它给我们很多启示:
不要因循守旧。多少年来,由教者批改作文好像是天经地义的,好像批改作文是教者义不容辞的一份工作,你批改得越认真就说明工作越负责。某些上级主管部门也曾经把作文批改列入对教者考核的内容。多少年来,教者也不敢想到把手中的“朱笔”交给学生,像老黄牛拉磨一样,天天辛辛苦苦地拉,自以为走出了很远很远,可结果还在原地踏足。只有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勇于打破常规,大胆改革,才有出路。
不要低估学生。学生中存在着无穷的潜力,存在着极大的积极性。就拿批改作文来说,本来学生就有资格、有能力、有兴趣、有热情批改,可我们就是看不到这一点。就是有人提出让学生试一试,也会遭到反对。低估学生的能力,实际上是思想保守,是“师道尊严”在作怪。教改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有时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要自以为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总认为自己这样做就是对的,不这样做就是错的。由于自以为是,看不到飞速发展的形势,就想不到改革。著名学者孙春成说过:“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要对新思想和新机遇开放。社会的需要,要求我们教育者应具有开放意识,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开放意识,因为语文是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能够把手中的那支“朱笔”交给学生,正体现了一种开放的意识,一种改革的精神。如果自以为是,紧紧抓住手中的那支“朱笔”不放,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学生,同时也包括教者自己。
教改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我们沐浴着教改的灿烂阳光;呼吸着教改的新鲜空气,我们浑身为之一爽。让我们朝着教改的方向奋勇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