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2016-05-14周蒙婷

艺术评鉴 2016年9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奥尔夫音乐教育

周蒙婷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基本教学方法,实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转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反应能力以及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为孩子们适应时代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将重点介绍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奥尔夫 小学音乐 音乐教育 声势律动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建,是当今世界最著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以音乐为主线,将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美术等诸多元素进行综合运用,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

在多数情况下,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反对、杜绝、指责,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使孩子产生恐惧的思想,只能循规蹈矩的按着老师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使音乐课堂乏趣无味。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各省市小学都相应改进教学方法,开设唱游课,将音乐小游戏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效果。小学生喜欢的是“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然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笔者曾设计过这样一节课,内容是《春之歌》。课堂上带来了铃鼓、三角铁等小乐器,一边范唱一边用乐器伴奏,学生们听得专心致志,也看得十分入迷,纷纷争上前来试一试,在他们每个人都体验了小乐器的神奇后,便播放了《春之歌》的音乐资料,布置一个作业:请把你听到音乐时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结果他们完成的非常出色。以下就是一年级学生的作品: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要求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孩子们通过轻松快乐的方式来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学习知识。以上实践证实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影响,它使想象中的音乐形象更加具体化,使孩子们积极发挥想象。奥尔夫乐器更是激发了好奇心,用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是意义深远的。

(二)有利于音乐教师提升自身素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们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的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在低年级的开设唱游课,形成一种“动中学、乐中学、玩中学”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享受学习音乐带来的快乐,才能与学生构建一个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孩子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学习。

二、国内奥尔夫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对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比赛评选活动一等奖优质课——《白鸽》课例分析:

(一)教师非常注重教学课堂的活跃气氛,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加入奥尔夫律动和舞蹈使学生轻松、准确地掌握整个乐曲的节拍、情感,利用动态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二)课堂中的互动还体现在“你问我答”的环节上,教师非常注意语言的表达,问题意图明确、环环相扣、目的性强,如“你在听音乐时通常喜欢做些什么”,学生可以轻松回答出:唱歌、跳舞、哈哈大笑等,继而引出动态教学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简单明确的提问能使小学生快速找到答案,而不是产生盲目感。

(三)在音乐的律动中,引导学生自由创作。请学生观察教师示范并模仿。接着给出提示,让孩子们根据歌词自由创编,比如:起床时你们通常会做些什么?高兴时你们会怎么表达?做出伸懒腰、哈哈大笑、跳跃、踏步等动作,通过感受音乐发挥想象力,即兴表演,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四)在表演中,从最初的几个同学模仿,到每一个学员都参与到音乐体验活动中,使我深刻感受到奥尔夫理念中所提出的:通过亲身实践,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

三、奥尔夫教学法结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究运用

(一) 采用游戏教学,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主动融入到音乐课堂

唱游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形式,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标,它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唱唱、玩玩、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奥尔夫教学思想认为,育人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素质。

(二)注重节奏声势训练,发展学生个性

声势是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如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音乐教育的艺术手段是通过发声歌唱来表现音乐美,通过肢体表演来把音乐美具体化体现的。面对小学生,他们正是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年龄阶段,将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动作来训练节奏感是最好的!这样的训练有利于释放孩子的天性,满足好动心理,又能协调四肢,培养节奏感!

从节奏来说,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有大量的练习是通过节奏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的,它是音乐、舞蹈、语言的基石,我曾设计过这样的节奏游戏:首先请每一个同学想一个交通工具的名称,分别是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名称;教师一直打二拍子,学生念词;最后请学生按座位顺序每人都按着二拍子,大声说出一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并不能重复,教师随机转换字数要求,可以是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最后,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们坚持了5分钟的练习,如:

在以上的节奏朗读训练中,加上拍手、跺脚发出声音的动作非常精彩,

孩子们边玩边想,在“新词”的压力下还考验他们的反应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感知力和反应创造能力。

(三) 充分运用简易的乐器,活跃课堂氛围

“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人声是表达音乐感情的第一件乐器,加入其它的乐器用来帮助人们加强歌曲的表现力。《小学音乐教学法》中指出: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生音乐教学内容之一,它可以丰富、充实小学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兴趣、扩大知识范围、提高识谱视奏能力、激发表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奥尔夫乐器分有打击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其中,常见的儿童打击乐有:三角铁、木鱼、碰铃、铃鼓、沙球、小堂鼓等;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则有:竖笛、口琴、口风琴等。目前大部分学校均引入竖笛、口风琴进课堂的教学。笔者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将奥尔夫乐器进行了一次分类:

综上所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分析透彻,与音乐新课程进行合理整合,再加以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小学音乐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性与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李坦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小学音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王姝蓉.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天津市河东区香山道小学为例[J].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5]李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0,(08).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奥尔夫音乐教育
我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那些年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讨
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探索艺术综合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