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艺术歌曲《橘子熟了》的音乐分析

2016-05-14徐秀丽

艺术评鉴 2016年9期

徐秀丽

摘要:艺术歌曲《橘子熟了》创作于1993年,由严倩虹作词、施万春作曲。该曲采用了调性游移的作曲手法,和声多用三度叠置的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结尾处还使用了一个四五度叠置的和弦,利用其音响色彩的对比,造成了一种朦胧的、意犹未尽的感觉。歌曲表达了一个人背井离乡,强烈思乡的情感。本文将从调性、结构、创作手法等三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关键词:调性游移 三度叠置 三和弦 七和弦 九和弦 四五度叠置

施万春,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声乐作品有:《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橘子熟了》《啊,梦》《银河之歌》(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艺术团团歌)《肖像》(获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优秀歌曲第一名)《彩虹》(获全美华人文化教育基金会《净化心灵搭建彩虹》特别荣誉奖)、无伴奏合唱《回音壁》(获2011年第八届金钟奖金奖)、交响合唱《红棉颂》等。主要器乐作品有:管弦乐《节日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合作,被列为二十世纪经典剧目)、民族管弦乐《版纳风情》(获台湾高雄观众票选第一名)、萧与乐队《随想曲》、管弦乐《怀念曲》、《青春》、交响组曲《中山颂》等。此外,还参加了舞剧《红色娘子军》、交响乐《沙家浜》的修改及定稿工作以及为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修改和配器工作。主要影视作品有:《青松岭》《太阳和人》《如意》《良家妇女》《贞女》(获第六届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奖)《孙中山》(获第七届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开国大典》(合作)等六十余部。

2005年在中国电影百年庆典上,获得由中国电影基金会颁发的百年电影特殊成就奖。

多年来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几度出国访问讲学,并多次作为评委参与全国性的重大比赛。为第一批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此外,2013年其管弦乐《节日序曲》、舞剧《红色娘子军》、影片《青松岭》主题歌“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和女高音独唱《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等四部作品,被评定为国家级音乐作品典藏;2014年其《现代主义不应成为学院作曲教学的主流》一文,获中国文联第九届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一等奖。

艺术歌曲《橘子熟了》创作于1993年,由严倩虹作词、施万春作曲。歌词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从作曲的角度则运用大量的调性游移、丰富的和声色彩转换,将歌词中所涵盖的思乡之情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调性

整首艺术歌曲采用了调性游移的写作手法。从局部调性的角度来看,歌曲中所涉及到的调性有:#g小、g小、be小、d小、A大、#c小、bD大、E大、G大、bB大、d小、#f小。

二、结构

艺术歌曲《橘子熟了》的结构采用了并列单二部曲式。A段(1-14小节);B段(15-35小节)。以下是整首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图:

A段写景,B段借景抒情。B段从15小节开始,一直到19小节,都是#c小调。20小节开始,使用了等音调记谱#c小调=bD大调。20-27小节的调性布局逻辑按三度关系依次进行:bD大调-E大调是小三度关系;E大调-G大调是小三度关系;G大调-bB大调是小三度关系;bB大调-d小调是大三度关系,d小调-#f小调是大三度关系。

两段的分段音从整首歌曲发展来看也很有逻辑:A段的第1个音是#D;B段的第1个音是E,两个音呈半音向上走的方向。

三、写作手法

艺术歌曲《橘子熟了》的写作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采用复合调性写法

作品开头采用复合调性写法。音乐分为两层:上面的旋律是一层,下面的和声伴奏是一层。开头1-3小节旋律是#g小调,而和声伴奏中B大调的主音很清楚,所以和声是B大调。同样,6-8小节旋律在be小调,而和声伴奏中bG大调的主音也很清楚,所以和声是bG大调。

(二)出现了各种不同性质的七和弦

本曲运用了各种不同性质的七和弦。有主含义的地方用的都是大七和弦,如:开头第2小节伴奏是B大调主上的大七和弦。第7小节伴奏是bG大调主上的大七和弦。第14小节伴奏是A大调主上的大七和弦。第29小节伴奏是D大调主上的大七和弦。整部作品中,大七和弦在和声安排中起到了主干的作用。

除了大七和弦,还有其他性质的七和弦,不同的七和弦在作品里面色彩是不一样的。具体分析这首歌曲的和声,A段开头的第2小节是B大调主上的大七和弦。第4小节是g小调的多利亚和弦TSVI7,性质是减小七和弦。第5小节还原D变成了bD,和弦性质变成了减七和弦。从第6小节开始是开头第1—5小节的移位。第7小节是bG大调主上的大七和弦。第8小节调性又开始模糊,第9小节是d小调的多利亚和弦TSVI7,性质也是减小七和弦。第10-11小节是A大调的TSVI7,性质是小七和弦。第12小节是b3DVII56,性质是大小七和弦。13小节又回到TSVI7,第14小节又是T7。

整个A段,其局部调性布局的安排是:B大调到g小调是大三度,bG大调到d小调是减四度,减四度=大三度。从调性移位关系来看,d小调应该写成bbe小调,但是为了记谱方便,写成了d小调。A段反复使用的和弦性质共有四种:大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减七和弦、大小七和弦。

B段从15小节开始,首先是#c小调,开头和弦是A、#C、E、G,性质是大小七和弦。第16小节是#A、#C、E、#G,是多利亚和弦,性质是减小七和弦。第17小节的B、E、#C、#G,性质是小2和弦。第18小节出现2个和弦:#A、#C、E、#G和A、#C、E、#G,分别是多利亚TSVI7和tsvi7,性质分别是减小七和弦和大七和弦。以上几种不同性质和弦的穿插出现,有明显的色彩对照。从17-19小节开始,低音出现了B-#A-A-bA的半音下行进行。19-21小节是bD大调的三和弦bA、C、bE,与后面的bA、C、bE、bG,bA、C、E、bG,bD、F、bA,构成了bD大调的k46、D7、#5D7、T。22小节是离调和弦D56/Ⅱ,23小节是D34。24-27小节每小节各用1个不同的和弦,分别是E大调的主和弦、G大调的主和弦、bB大调的主和弦、d小调的主46和弦。24-27小节,短暂频繁的换调,表现了作者看到熟了的橘子不是家乡的橘子,由此心中想起家乡的种种场景,一时间悲伤的情绪涌上心头,慌忙中就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歌词这样写道:橘子熟了,熟了我酸涩的泪行,急急走过街旁,逃离那片芬芳。

28小节的和声运用了小七和弦连锁进行,加强了音乐的张力,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极度的不平静。低声部与高声部在第二拍呈迂回后又向上进行的形态。

29小节的和弦是D大调的主七,同时又等于#f小调的tsvi7。 28-29小节的旋律使用了#f小调主和弦的3音,这样的旋律位置,使音乐继续往下进行。30小节的和弦是b3DDⅦ56。

(三)四五度叠置和声与三度叠置和声并用

1-30小节的和声使用的是三度叠置。31-35小节的和声使用的是四五度叠置。31小节两手的和弦走向是反向;32-33小节两手的和弦走向是同向。最后2小节似乎停在#f小调的主和弦上,三音没有出现,又是四五度叠置#F、#C、#G。可见,民族歌曲创作和声可以用四五度叠置,也可以用三度叠置。

(四)运用大量的等音记谱

本曲采用的等音记谱如:第3小节F=#E;第12小节bE=#D;第15小节G=xF;第18小节#D=bE;第28小节bD=#C等等。

(五)九和弦的运用

31-33小节,除了右手第一个和弦是延续了上一小节,其他和弦都是省略3音的平行九和弦,右手是四五度叠置,左手是三度叠置。低音半音下行从D开始到#F结束。九和弦的连续运用,连续下行的低音半音进行,表达了作者思乡的迷茫、叹息、无助的感情。

四、结语

流畅、优美的旋律;富于戏剧性的和声;大胆富有创新的音乐技法;自然、富于情感的音乐表达是《橘子熟了》这首艺术歌曲受到大家喜欢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作曲家施万春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特征。该曲子虽然短小,但其和声语言丰富细腻,值得我们分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