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实效性研究

2016-05-14赖丽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效性课堂教学教师

赖丽

自主学习时效性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效。

自主研究性学习自主化探究化实效化什么是课堂教学实效性,就是我这个活动是不是达到了事先预计的目的,或者是收到了事先预计的效果。关注教学实效性,首先应该有观念上的转变,不应该把成绩和效果划等同,就是说成绩不等于效果。另外,就是我们要把学生是不是有所发展作为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

一、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1.在教学时,有很多的因素都能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处理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学生的差异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由此可见,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因素很大部分是在老师身上。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素养,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要想性提高课堂实效性,其目的就是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最理想的效果是:40分钟内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

3.要培养学生对数学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剖析

1.学生不敢自主参与学习。由于有少数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与权威,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见的。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端,加以变相体罚,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由于学生不敢说,也就难以展现其思维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而且一些错误的认识由于没能及时得到纠正,很可能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再次出错。

2.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小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养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3.学生不会自主参与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又谈何自学课本。如多数同学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仿练习等从不考虑。当然,有些老师也曾布置过让学生预习的作业,可是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办法,结果布置与不布置,完全没有两样。

三、解决策略

策略一: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笔者认为,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课始,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奔头”,在教学过程中,较大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过渡语或小黑板、幻灯等形式使学生明确。

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策略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心向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教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2.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笔者常用寄语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等。在教学中,我们有效地借助于多媒体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3.创设情境。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内在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有效激活学生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为此,我们要化大力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矛盾,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里趋向,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策略三: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满足儿童这种强烈需要,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提供操作的机会。语文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有效。

2.创设交流探讨机会。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的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

3.自主选择学习空间。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之一。同时,人人参与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

策略四:着力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

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1.境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2.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灵魂,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

3.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一想,怎么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

4.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语文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才生,钟志贤.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

[3]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猜你喜欢

实效性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