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零起点教学第一堂课的几个误区分析
2016-05-14杨青箐
杨青箐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接触到的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层次均有差异,汉语教师经常会面临如何组织安排零起点教学第一堂课的问题。第一堂课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课。从教学对象、教师自身及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对外汉语教师在零起点学生的第一堂汉语课中可能会出现的常见的教学误区,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期待可以为对外教学有所启发与帮助。
对外汉语教学第一堂课误区分析随着对外汉语学科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教师进入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开始了对留学生或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生源的更替,很多新老师,甚至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上好第一堂汉语课。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年龄也参差不齐,这对教师来说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教师们通常都会在准备第一堂课时下足功夫,期待可以给学生留一个好印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在备课或者上课的过程中,由于对教学对象或教学内容的分析不当,往往会给第一堂汉语课留下一些遗憾。
一、对教学对象分析不当
与中国的传统教学不同,对外汉语零起点的学生生源并不稳定,他们有些来自欧美国家,有些则来自一些小语种国家,随着我国软实力的不断增强,学生的年龄范围也逐渐扩大。无论是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线还是国外的孔子学院或学校,汉语教师都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所有教学都要以教学对象为中心,因此,教师往往会因为对教学对象分析不当而影响教学效果,主要会产生以下几点误区。
(一)对学生的文化背景了解不透彻
要想真正与学生迅速建立起较为和谐的关系,就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是友好的,这种友好在第一堂课上通常体现在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来自的国家的文化上。很多教师只是在课前大致了解了学生所在国家的文化,有时候甚至来不及准备这一部分便匆匆带过,这会让学生很有生疏感。有些教师则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者从网上找来的一些资料,就匆忙地对学生的民族文化下了定义,形成了错误的主观意识,有些敏感的学生甚至会认为教师是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不尊重,这些在课堂上都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适感或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二)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不清楚
对外汉语教师通常情况下接触到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甚至有时候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年龄跨度也是比较大的。要想上一节师生双方都满意的课,首先就得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第一堂课上,学生们往往多少心理都有一种紧张,既对即将接触的这门语言感到好奇、兴奋,又有一定的畏惧感。有些学生则在开始上课之前就已经自己了解过一些知识,已经对汉语产生了一些初步的印象。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只是单纯凭自己预先对学生的心理设定来进行教学,教学的进展必然不会不如预想的顺利。
(三)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准备不充分
有些教师在准备第一堂课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知道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什么,因而不知道该如何准备,或者准备不到位。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学生,甚至一个班级里同龄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学习动机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关于这些学生为何要学习汉语,通过学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许多教师在第一堂课的备课过程中并未过多考虑过这个因素,觉得这是今后通过与学生的接触自然会掌握的信息,仅从自身的想法出发为学生准备了教学内容,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教师自身存在的几个典型误区
(一)知识储备不够充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最佳时间。学生是否能够信任教师,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度上,而这就需要教师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老师,他们在自己心里都有一把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尺,有些学生虽然并不会直接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但是教师从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及反应中就能看到学生是否对课程满意。如果教师在第一堂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专业的水准与良好的知识储备,甚至犯了一些知识性错误,会让学生在今后的课程中对教师产生质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重新建立这种信任关系。
(二)误解教学活动的意义
教学活动,通常是指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教学活动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用到的讲授式,谈话式,还有实践活动,竞赛,自幼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中为了达到让学生能够完成交际目的,会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或游戏环节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第一堂汉语课中,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地盲目滥用各种游戏,则会适得其反。
(三)教学活动缺乏创新与反思
教学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许多教师在经历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之后,就会形成自己固定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师来说有利有弊。有些教师一旦形成了这种固定的模式,就很难再改变、创新,将整个教学过程照搬到下一个班级或者教学对象身上。久而久之,就会使教学过程变得枯燥无味,因为教师已经上过很多遍,自然在讲课过程中就会缺乏激情,影响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只是随便改动其中的某几个部分,就认为已经做到了创新。这对教师的第一堂课来说是很不可取的。
有些教师则在课后反思部分做得还不够到位,并没有对自己上课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这样就无法将本课中的精华沿用到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被改善,下一次可能依然因为这些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上容易产生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当
通常情况下,第一堂课是师生双方建立联系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步感受与适应教师教学的开始。因此,第一堂课“教什么”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教师为了显示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将教学环节安排地过于紧密,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压力,觉得汉语课上一节课就要掌握这么多内容,从而产生畏惧感。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安排恰当的内容,环节安排地不够紧凑,节奏缓慢,整节课都松松散散,导致学生觉得一节课学不了什么知识,从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二)重难点不够突出
虽然对外汉语第一节课中,教师安排的学习的内容并不会太多,但是教师心中仍应当了解自己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很多教师在第一堂课的设计中,考虑到了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要学习他们的语言,而要想学好语言,必然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然而汉语课的重点内容依然是学习语言,如果过多地加入了中国文化的部分,会让重点显得不够突出,有时候语言教学内容中的文化联系甚至有些牵强附会。还有些老师在第一堂课中就安排了很多日常用语,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堂课后就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增强信心,但是没有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句子,课后依然不能自主运用。
四、解决方案
(一)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无论在备课过程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都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在第一堂课的准备过程中,不但要问问自己“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还应当问问自己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首先,在遇到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时候,应当从他们的心理与实际出发,能够提前了解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与民族特点,如果一个班级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应当做到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样才能与学生迅速建立信任。分析不同学生学习汉语的不同动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差别地进行教学。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与学习特点,有效安排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
最后,教师的关爱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表现出来爱心与耐心,将会很大程度上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教师应当不断补充自身的知识量,在教学生活中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在平时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要把自己的理论专业水平提高,还要在实践中学会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目前发展十分迅速,需要教师及时补充新知识,更新信息,时刻保持在教学的最前线,只有这样,才能将课上精上好。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一笔带过,要做一个有心人,将这些问题及时汇总,及时反思,对今后的教学都会有帮助。教师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一定要加以创新,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活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经验不断创新出更多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尤其是第一堂课,学生对汉语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甚至完全不了解,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开始为学生建立一套正确的学习系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几个句子,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查阅工具书,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结语
对外汉语的第一堂课对师生双方来说是建立情感与信任的最佳时机,教师应当充分备课,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语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快乐学习,并且感受到学有所得。教师本身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与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第一堂课生动活泼,使学生印象深刻,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黄锦章,刘焱主.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