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初探
2016-05-14吴鑫娅
吴鑫娅
摘要:教师应当重视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心态和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积极开导,帮助学生战胜困难,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精神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精神成长;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79-1
一、帮助融入全新的学习环境
中学正是青少年蓬勃向上、散发青春朝气的时期,在离开了六年的小学义务教学生活之后,学生离开了熟悉六年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刚刚进入初中的学习生涯,很多学生都感到对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无法尽快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学习习惯。面临着新的任课和同学、新的住宿环境、新的教学楼,很多学生容易在这样的新环境当中迷失自我,适应不了新的学习环境。相比于小学的教学环境,初中的教学环境相对来说在硬件设施方面会更加齐全,学校的师生人数也更多。因此,来到这样新的学习环境当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只有让学生尽快熟悉新的环境,找到在新环境中的归属感,才能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学习和成长。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二、确定科学个性的学习方法
随着初中学习生活慢慢步入正轨,经过成绩考核之后,班上就会有了成绩水平的划分,通常情况下成绩划分比较明显的阶段就是初中二年级。这个时候,由于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找到课程的学习方法,因而成绩不断上升。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还没有真正掌握到初中学习的正确方法,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因而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追求独立的时期,也是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心的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当中如果学生经不住诱惑,就会严重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让学生控制好自己的好奇心,将心思放在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精神成长。
例如在理论知识的讲授当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和课堂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进行学习心得的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在《人格不可辱》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的重点在于明白什么是人格尊严权、姓名权、名誉权等。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包括讲座、座谈会和交流会等。学生的精神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重要。如果只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品质道德水平,同样无法保证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通过情感的升华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样,通过教学氛围的烘托,才能更有效地接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主动感受到高尚情操的价值与意义,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例如在进行有关爱国情怀知识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唱国歌,观看爱国主题的电视节目或当前发生的国家大事。比如中国的奥运健儿为祖国取得荣誉的片段,或者是有关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我国伟大的爱国人物,包括康有为、严复、黄继光等,介绍他们的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学生树立伟大的人生理想,为国家做贡献。然后教师再抛出问题:青少年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目标?如何为国家爱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答案就是从当前做起,首先学好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由此,就能有效促进学生自觉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四、充分结合生活实际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耐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的精神是一个人得以进步和发展和内在动力,只有精神得到了不断的成长,才能保持自己最纯真炙热的心,促进自己的人格成长,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初中教学当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收集丰富的生活素材并将其作为教学材料,将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当中,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当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安排课外活动和实践任务。包括学校清洁卫生的打扫,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到老人院看望老人,促使学生学会尊老爱幼;在母亲节或母亲生日的时候帮助母亲做家务,让学生在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从而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成长,在良好的环境当中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成为了当前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进步的题中之意。但是想要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就需要付出长期不断的努力,并且只有不断开发创新、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在满足时代要求的前提下,对学生精神成长进行有效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