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护理理念的护生关键能力培养
2016-05-14李庆曹伏明钟焱
李庆 曹伏明 钟焱
摘要:随着“以 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现代护理理念的内涵不断地拓宽。怎样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人性化的、全方位护理服务,这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树立关键能力的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院校深度合作、培育人文精神等,可有效加强护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护理人才的成长、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现代护理理念 护生 关键能力 培养
目前,我国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主要由各高职院校来培养,秉承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护理专业的能力培养一直侧重于护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关键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强护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护理人才的成长和医院的发展。本文将联系作者所在学院的具体实际对关键能力的内涵以及护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途径进行初步探索。
一、关键能力的内涵
关键能力是从个人素质方面来检验高职院校学生是否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社交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创新能力等。1972年,德国联邦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第一次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并把关键能力看作是“加入日益复杂的,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在英国,关键能力分为沟通技能、数字的应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提高学习能力与增进绩效、解决问题等六大部分。而美国劳工部认为关键能力应包括五种能力(资源运用能力、技术运用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理解体系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三大技能和个人品质。澳大利亚教育改革委员会主席梅耶提出关键能力包括七个方面: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能力;交流思想和信息能力;设计和组织活动能力;合作和团队协作能力;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技术的能力。虽然各国对关键能力的具体描述不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关键能力是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关键能力培养理念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就得有一支专业水平和关键能力都很“硬”的师资队伍。学院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每年都设有专项资金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定期邀请省内外及国外的职教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另一方面,选派老师参加国内的各种进修学习,还送老师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台湾)去学习、培训,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学理念、找差距、明方向,提能力。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学校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学院每年都会安排专业负责人和专业老师到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聘请行业专业为客座教授,定期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会讨论,并根据调研结果和专家的意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多年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我院独具特色的“1521”人才培养模式:(1)搭建1个平台:搭建职业能力(由基本职业能力、关键能力有机结合)培养平台。(2)做到5个对接:实现专业与行业、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的对接;考试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3)建立2个保障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保障机制。(4)实现1个目标,即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融通的目标。
3.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护生护理关键能力的培养,应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广泛应用多媒体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启发式、案例式、任务引领式等教学,取代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过去那种“一考定乾坤”的评价方式既片面又不科学。改革教学评价,减少终结性评价的比例,增加过程性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理论+实践操作+综合能力的三维度评价;建立多主体评价,由教师单独评价学生改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体现师生互动,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考核形式也在单一的试卷考试的基础增加了病例分析、调查报告、毕业设计等形式,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试卷的命题上,学院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改变过去统一、呆板的题型,干瘪、枯燥的文字,让试题富有活力、试卷彰显个性。
4.院校深度合作,共育专业人才
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应从学校教育开始,但院校结合是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医院的护理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专业建设目标更具方向性,定位更准确,课程的设置更科学合理,人才培养规格更能满足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部分临床课程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一线医护人员承担,使教学更贴近岗位,更有针对性,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任务相一致,缩短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学生也能及时了解、掌握临床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其次,安排学生早期(第二学期)进入临床见习,实现“教室进医院,课堂进病房”,能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临床紧密结合,消除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学生早接触临床,对护理岗位和护理工作产生感性的认识,在真实情境中有利于专业思想的形成及稳定。第三年的临床实习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医院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护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建立完善的带教、考核和评价体系,医院和学院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除了学会护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有效沟通、与人合作,自我管理、有责任感、勇于担当,富有爱心,最终实现由护理学生向护士的角色转变。
5.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现代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它在关注疾病的同时,更关注患者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我院很重视对护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课程改革和整合,腾出课时增开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课程,如文学欣赏、音乐鉴赏、大学生心理健康、医学伦理学、形体艺术、硬笔书法、演讲与口才等课程,还有“明道讲堂”以及环保、摄影、化妆等方面的讲座。建立了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人文课程体系,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培育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有助于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卫类高职院校在“教学育人”“管理育人”之外,还倡导“环境育人”“活动育人”,通过建设第二、第三课堂拓展学生兴趣,开展学生社团、专业协会、社会实践等锻炼学生的适应、协调及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开设心理辅导及特色成长辅导室等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各类活动中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情怀、鉴赏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都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6.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以活动促提高
在“教学育人”“管理育人”之外,学院还倡导“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学院将每年的五月定为技能竞赛月,开展护理技能大赛,5·12授帽仪式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神圣感;10月份为体育竞赛月,有全院性的运动会、羽毛球赛、篮球赛、师生足球对抗赛、拔河比赛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和阳光心态;11月份是文化艺术月,吉他、服装设计、街舞、轮滑、话剧等各社团纷纷进行展示和汇报演出,还有最受学生欢迎的艺术节晚会和优秀电影展播,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情趣,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摄影协会拍摄的校园人物系列照片多次被红网等众多网站发布及转载,拍摄的校园微电影《你没看见我的时候我是疯狂的》在学生中反响很大,参加“环洞庭湖国际科考”“保护母亲河”“橘洲音乐节”“地球一小时”等活动,为联合国、世界自然基金会、省政府、省人大及一些非政府机构等提供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协会坚持到街道、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义诊、健康教育、帮困助残等,受到社会好评,其中寻媛同学评为“2013年度长沙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在活动中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情怀、鉴赏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三、小结
总之,基于现代护理理念下的护理教育应遵循能力本位原则,以个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实际工作中所需能力为向导,注重能力目标的设定,结合科学的评测手段,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有效提高学生关键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对和谐护患关系的营造,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益荣,卢玉仙.高职护理学生护理核心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2010,(24):672-674.
[2]王艳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02):229-230.
[3]杜利,万晓燕.高职护生护理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职校论,2010,(35):962-963.
[4]饶和平,徐旭红.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1,(10):2743-2744.
[5]吴美福,张秀伟.人文精神是建立护理专业信念的基石[J].护理研究,2006,(15):1385-1386.
[6]胡国瑾,冯晓莉.在护理学员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12):176-17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3BZY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