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2016-05-14高瑞霞
高瑞霞
摘 要: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认为,从目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在英语文化教学理论及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高校英语文化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介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策略改变目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进而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整体质量。
关键词:英语文化 素养 评介
语言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积累和传播,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第二语言,其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这就要求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英语文化教学。但受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唯工具论”现象非常普遍,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及应试技巧的灌输,而忽略了英语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语言交际实践活动中既听不懂,也说不清,这种英语文化教学误区的存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梳理目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英语文化教学综合策略,进而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一、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高校英语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反观我国目前高校英语文化的教学现状,在英语文化教学观念、英语文化教学目标、英语文化教学方法、英语文化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英语文化教学观念方面
据笔者的调查,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文化意识普遍不高,且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具体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教学意识淡薄,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维持着以英语知识讲解为主的英语语言教学观念,侧重于语言形式,而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而导致大学生英语知识结构体系中文化内容缺失。其次,文化失衡现象严重。在处理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关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衡现象,直接影响英语文化教学效果。一方面,受教师、教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偏重于英语文化的导入,而忽略了汉语文化。另一方面,则过度强调汉语文化的融入,试图通过汉语文化来解构英语文化,这是另一种文化失衡现象的体现。
2.英语文化教学目标方面
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明确的教学目标能为英语文化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引,但从目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目标的现状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英语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缺失。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及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未能正确地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或者接受英语文化,或者心存汉语文化,未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第二是差异性英语文化教学目标的忽略。虽然有些高校确定了英语文化教学目标,但统一性特征明显,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3.英语文化教学方法方面
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且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英语文化教学需要,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及弊端。首先,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决定着教学全过程中的一切环节,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进度等,并统一要求,忽略了文化及学生的差异性,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其次,传统“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方法只强调语言知识的灌输,而缺乏语言的输出以及对文化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英语文化素养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英语文化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英语文化教学评价难以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双重需求。在评价形式方面采用的是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成绩,缺乏形成性评价,进而忽略了学生对语言文化理解及应用等方面的考评。而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另外,高校依然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的考评,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学生态度、学习兴趣等考评指标。
二、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为了实现大学生综合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目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笔者提出以下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综合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正确高校英语文化教学观念的树立是有效开展英语文化教学的基本前提。首先,语言教学要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一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化信息的兴趣要大于对语言知识的兴趣。因此,在英语语言知识传授时应注重文化内容的讲解。其次,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要同步输入。在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学习英语文化,这种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同步输入的教学观念,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并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技能。
2.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其一,要培养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培养是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目标,学生不仅要吸取英语文化精华,还要深刻理解汉语文化。其二,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文化学习的最终目标,它是由跨文化认识能力、跨文化比较能力、跨文化取舍能力等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其三,要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各高校应根据该校实际情况,制定有系统性、差异性的英语文化教学目标,有条件的可结合不同专业进一步细化英语文化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3.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灵活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实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关键。首先,教学前,应灵活使用文化导入方法。目前常用的文化导入方法有视听导入法、启发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等,可根据实际文化内容灵活选择。以视听导入法为例,在讲解“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时,教师可通过“The Devil Wears Prada(时尚女魔头)”及“A Story of Lalas Promotion(杜拉拉升职记)”两部电影片段的比较,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文化教学内容的延伸。其次,教学中,可应用文化体验方法。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学法较多,如交际法、语法翻译法、词义挖掘法、对比教学法、认知教学法等,这些同样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兴趣灵活选用。以常用的对比教学法为例,在讲解“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圣诞节文化传统与春节文化传统的比较,让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
多元化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体现于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质上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外,在日常学习中还要通过观察、监督、学习活动记录、学习档案记录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情感、态度、合作精神、学习习惯、方法应用等指标进行评价。同时,改变传统教师单一性评价方式,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教育部门对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另外,还应在评价机制方面做出调整,可在高校英语等级考试中增加对中英文化知识的检测,进而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英语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郑小龙.多元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3.
(作者单位: 包头医学院基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