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目标强化培训对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压力的影响

2016-05-14张淑美袁龙

职业·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实习心理压力

张淑美?袁龙

摘 要: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前的心理状况,本文介绍了如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学生综合目标强化培训前后进行评分,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之后得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实习前心理压力大,通过综合目标强化培训可减轻学生实习前的心理压力的结论。

关键词:强化培训 高职护生 实习 心理压力

每一个在校学习的高职护生完成学校理论学习后将要进行40周临床实习。是否能顺利地完成临床实习,成功地从学校迈入社会,完成角色转变,是每一位学生关心的问题,也是每一位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临床实习前学校对学生进行实习教育,了解实习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综合目标强化培训,以减轻其心理压力。调整好心理状态,扎实护理操作技能,是提高学生临床应对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使其能积极完成实习任务的重要保障。现对综合目标强化培训对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压力的影响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即将进入临床实习前2个月的高职护理学生200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21岁,其中女196人,男4人。

2.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在强化培训前及强化培训8周后进行评分,调查表于发放当日收回,共发放400份收回400份,有效回收率100%。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4.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培训内容

(1)专题讲座。邀请相关医院的护士长和护理骨干来校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医院环境及医院文化,规章制度,带教老师情况,工作注意事项及作为实习生应具备的知识储备。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增加对护理工作的认识,邀请本校毕业生回校介绍经验和将要实习的学生进行交流,介绍实习中的注意事项及实习成功的经验。

(2)心理健康保健辅导和心理行为的训练。进行心理健康保健辅导和心理行为的训练,为其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服务,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老师对学生采取个别咨询和集体培训的方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及对未来的疑虑和焦虑的心理。提高其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塑造健全的人格。

(3)护理安全意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在进入医院实习前,学校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让学生学法、知法、懂法,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知道只有在执业护士的严格监督和指导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从事护理工作,否则,其行为将被视为违法。而护士一切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将由带教老师承担法律责任。

(4)情感教育及沟通技能培训。在实习前请专业心理学教师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强化培训,用真诚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用真心对待病人,将病人当亲人。注重细节,如良好的形象,诚恳的态度,和蔼的面容,真挚的同情心,只有让病人产生了信任,才有更多的实习操作机会,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与操作水平。

(5)模拟情景案例教学。为了让护生对临床实习有更感性的认识,真正体现医院患者与护士的真实情景,以减轻护生对进入临床的陌生感,我们采取情景教学法,课堂再现护患情景,让一个学生模仿病人,以及病人可能发生的情况,再由另一名学生临场解决处理,最后让大家发表意见,老师最后点评。

(6)操作技能强化培训。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技能操作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护理应用最多的技术,也是护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强化护生操作技能,学校制订教学计划,实习前组织有经验的老师首先示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然后考核。对于操作不达标的学生,教师个别指导,训练后再考核,达到人人掌握的程度。

二、结果

综合项目强化培训干预前SCL-90因子分与国内青年常模比较,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见表1。综合项目强化培训干预后护生SCL-90因子分均下降(P<0.05)。

数据采用SPSS14.1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P<0.05,表明在干预前SCL-90因子分与国内青年常模比较,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说明高职护生普遍存在实习前心理压力大。

数据采用SPSS14.1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P<0.05,干预后护生SCL-90因子分下降显著。说明综合目标强化培训能减轻高职护生实习前的心理压力。

三、讨论

临床实习是高职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实践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继续,是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向护士角色转换的关键途径。高职护理专业以女生较多,且多为独生子女,全部为90后,他们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心理上极力想要摆脱约束,但在许多方面却无力自主、不能独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理解人、照顾人,人际交往能力差。由于平时缺乏磨炼,习惯于学习上依赖老师,动手能力较差。若在交往过程中找不到正确的方法、途径,极易产生忧虑或过激行为。一方面自己不愿意主动敞开心扉,总是把自己真实思想掩盖起来,或者是从虚拟世界寻找慰藉;另一方面在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结果是不但不能与他人真正沟通,反而抱怨人情冷淡,交往不易。由于专业知识有限,在与病人交流沟通时拘谨,语言生硬或少言寡语,容易使病人产生不信任感。

影响高职护生实习前的心理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多数学生对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自信。理论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操作不熟练。在课堂多是被动地吸纳知识,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操作缺乏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方面是对实践中要用到哪些知识和运用到什么程度心里没底,从而担心知识不够用。为了使护理实习生能更好地进入临床实习,笔者学校采取了综合目标强化培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行为的训练,减轻其对实习环境和生活的恐惧。针对护理实习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实习。

高职护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有限,医学知识学习掌握不牢,学过的知识又遗忘很多。有的只是会死记硬背,不能做到融会贯通。部分学校学生见习机会少,操作练习少,且操作也仅限于模型练习,理论知识和实践不能很好结合。采用模拟情景教学和“三基”强化培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使遗忘的基础知识得到强化。模拟情景教学又使学生置身于病房环境,真实与患者接触,减少了陌生感,同时也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操作强化培训,让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消除进入临床实习前的紧张和焦虑。同时,当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临床的实习工作,在工作中更加自信,得到老师的认可,心理压力减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小结

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从学校转向社会的重要的跳板,是把自己所学理论专业知识转向社会实践的试金石,所以实习期的心理状况十分重要,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实习。

高职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综合目标强化培训能提高护生技术操作水平,加快了护生的临床适应性,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实习工作的自信心和对工作的热情,为护生走上社会为患者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俊.我院高职护生实习前综合项目强化培训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

[2]岳月娟,赵亚珍.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压力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08(6).

[3]张璐,孙丽芳.浅谈护理职业法律风险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

[4]罗莉.临床实习护生的护理安全教育[J].全科护理, 2012(10).

[5]张礼宾,张静平.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

[6]孙霞.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2(3).

[7]郑凤莉.院校合作对护理专业实习前强化培训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作者单位:张淑美,徐州市中医院、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袁龙,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实习心理压力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