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之策略研究

2016-05-14金明星张钰

职业·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效果实验教学

金明星?张钰

摘 要:电类专业教学是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入手的。电工基础既是电气类、机电类、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学生对电类专业的理解、思考与融会贯通是在学习电工基础课程时就逐步形成的。学生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电类专业核心课程和分支课程的学习,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分析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联性,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电工基础 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

当前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给教和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要求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均有所提高。笔者列举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若干知识点,结合电工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对学生做好科学、有效的指导,做好该理论课程对于后续实训课程的基础性、引导性教学。

一、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加强学科的指导作用

虽然现在的专业教学注重实践技能,但是理论教学不应该呈现弱化状态,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专业水平进行精心设计,包括在现有课程中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相关课程的延伸以及专业内的纵向拓展。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电类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发展潜力看,教师如果不能将电工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深刻理论意义传授给学生,极易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过于狭隘,偏重于学习和掌握单纯的电路计算,而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从而也无法进行有效学习和掌握在高年级开设的相对综合和职业化的课程,不利于日后职业技能的拓展。

而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说明并没有进行知识的内化。经过调查也发现,学生对于电工基础课程在电工技能课程和电子技能课程中的指导作用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支持作用缺乏清醒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二、突出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提高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

电工基础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和实训教学环节,无论是综合性实验还是设计性实验都不可忽视,努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比如后续的电工技能课,教学过程中涉及万用表的使用,后续的电子技能课中电阻、电容的识别和检测、电路故障的查找和排除,均与电工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的老师对实验教学的质量重视不够,或者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较差,或者是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够等原因,而不去做实验。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理解得不透彻,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往往还会造成另一种现象:老师讲课很辛苦,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是一脸茫然,收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而对于实验条件确实不够,或是验证性实验,可以采用仿真教学。对于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内容偏难,计算较为复杂,采取实验教学则没有太大的意义,只能是一个验证定理的过程,而且耗费时间和精力。比如戴维南定理中计算等效电压源的时候,若是能采用仿真教学,用电压表测出开路电压,再测出等效电阻,最后再进行待求电流的计算,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对定理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电工基础课程中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又很抽象。教师在教材处理时要弄清楚知识的新旧联系,以旧导新,由熟入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笔者在讲到电容器的时候,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充放电电路的搭接,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的实验现象,并根据所学知识来分析充放电的原理,小组分析讨论后发表看法。由于学生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有的说得比较笼统。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提出问题:“电容器充电的时候为什么会有电流产生?”第一组的学生说是由于有电位之差,才会有电流产生;第二组的学生说是有电荷的移动,才会形成电流,这样就与前面学习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联系起来了。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中,对前后章节的概念和理论有了融会贯通的认识,对章节知识有了系统化的理解,既加强了对旧知识的巩固,也引导了对新知识的渴求。如果仅仅是孤立地机械地停留在某个问题和概念的记忆上,不能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就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整体理论体系的全貌。

四、通过工程实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

电工基础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在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本课程前后章节知识的关联性,还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密切结合,尤其是电工基础课程与电工技能课程的关联,应该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工程应用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水平,为成为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讲完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之后,为了让学生对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列举这样一个工程实例:为电源电压是3V的一个电子产品设计指示灯电路,指示灯LED的参数是1.8V,5~10mA,请选择合适的限流电阻。这里首先要用到串联分压的知识点计算限流电阻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限流电阻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查询电阻参数手册确定电阻值,从而选择合适的电阻。这样一个简单的工程实例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电路的设计能力、计算能力和工程绘图能力,而且对于电子电路读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通过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提高知识的时代性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应用,其实这些高大上的技术完全可以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理论解释清楚。比如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就是极性的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车身和路面都安装有电磁铁,其中,车身磁场和路面磁场产生浮力,使列车悬浮,车身磁场和推进磁场产生作用力,使列车前进。再比如我们平时用的磁卡,黑色磁条上记录的数据,都是用电磁感应的方法写进去的,实际进行磁化时,是用磁性的有无表示数字的。这样讲下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用枯燥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学生们熟悉的新技术,他们也会豁然开朗,揭开“面纱”后才发现原来它并不“神秘”。

另外,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搜集和整理学生反馈的信息,根据课堂效果与预期进行对比分析,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根据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每个学期末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提升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成效。

总之,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电路实验的技能,使学生认识到电工基础课程所学习的知识以及学习方法不仅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和指导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会产生长久和深远的影响,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于教师来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用心去设计每一堂课,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嘉兴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教学效果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