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财务与会计的变革与创新

2016-05-14粟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会计变革

粟茹

摘 要: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诞生,开启了人类的互联网时代,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以因特网为基础的智能手机(iPhone),促使人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49亿,85.8%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若不出意外,1999年创立的阿里巴巴今年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将超过1962年成立的沃尔玛,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虚拟店超越了世界上最大的实体店。在营商环境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背景下,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务已经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如果不与时俱进,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文章尝试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资源整合理念、商业模式创新、智能制造模式对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影响和启示,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会计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财务;会计;变革;创新;启示

1 资源整合理念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启示

不论是国内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还是美国的AGM(苹果、谷歌、微软),其成功的经验都表明:资源整合决定成败!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整合资源,既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财务管理转型的关键点。资源整合理念迭代快速,经历了从“链式整合”到“网式整合”的发展阶段。“链式整合”是指以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分析(VCA)理论为基础的纵向供应链整合和横向价值链整合。“网式整合”是阿里研究院2015年4月提出的新观点,即生产厂商、材料供应商、技术开发商、产品代理商和品牌策划商,以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中心,进行分工协作和资源整合。依靠资源整合、竞争合作、协同共生,通过外包(outsourcing)、众包(crowdsourcing)和联盟(alliance)等战略,实现轻资产和OPM(利用别人的钱赚钱)运营,已然成为新经济、新业态企业为社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实施平台战略带来的用户和资源积聚效应如何进行估值,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产品经济时代的估值体系如重置成本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市场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适合对TMT(电信、媒体和科技)企业的价值评估,亟需财务管理提出新的估值理论和方法。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界基于投资和承销的需要,对TMT企业的估值作了不少尝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如基于流量(用户)的梅特卡夫定律(Metcaffe's Law)、摩根斯坦利的折现权益估值分析法(Discounted Equity Valuation Analysis,简称DEVA法)、以基因、格局和执行力为基础的分析框架以及国泰君安的估值模型(V=变现因子(K)×溢价系数(P)×[用户流量(N)的平方÷网络节点距离(R)的平方])等。尽管这些估值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且富有争议,但值得财务管理在创新估值理论和方法时借鉴和完善。

2 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和启示

Johnson等在《如何重塑商业模式》一文中指出,商业模式就是如何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系统。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技术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重视不够。对此,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告诫我们: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质量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产品经济时代,我们对德鲁克的告诫领悟得还不太透彻,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日益感受到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质量、同样的品牌,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会计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启示。

一方面,商业模式创新亟需拓展资产要素的定义、放宽会计确认的标准。用户数量、用户粘性、信息资源、交易平台、支付平台、商业模式、行业地位等要素,对于移动互联网企业维持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至关重要,但因其不符合现行的资产定义,且难以可靠计量,往往被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2015年5月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ED)将资产重新定义为:主体因过去事项而控制的当前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有产生经济利益潜力的权利。与现行定义相比,新的资产定义不再强调资产预期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仅仅强调有产生经济利益的潜力。此外,ED对会计确认标准也有所放松,只要符合相关性、如实反映和成本效益原则,就应当确认资产。尽管IASB对概念框架的修订并非针对新经济新业态的特殊需要,但拟议中的资产定义和确认标准显然有助于移动互联网企业根据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将用户、平台等要素确认为资产。

另一方面,商业模式创新亟需赋予企业更大的计量属性选择权。资产负债的分类、计量属性的选择将更多地依据商业模式,相同的资产和负债,因商业模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分类,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事实上,第9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9)就是根据商业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这两个标准,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加以规范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兴未艾,资产的效用大小取决于运用资产的方式方法,相同的资产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其创造价值和现金流量的能力也将产生重大差异,“一刀切”的计量属性显然不适合新经济、新业态的营商环境,客观上要求准则制定机构赋予企业根据其特定的商业模式选择计量属性的权利。

3 智能制造模式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和启示

工业4.0开启的智能制造模式,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对管理会计的变革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智能制造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个性化小批量订制,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势在必行,直接成本的归集和间接成本的分摊必须细化到每个订单,惟有如此,成本核算才能为每个订单的定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其次,智能制造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脱媒化营销,企业直接与客户打交道(B2C),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环节,这意味着管理会计必须在定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个性化订制与脱媒化营销这两个特点相互作用,每个客户和每笔订单都必须差别化定价,定价决策和成本核算将成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功能;再次,智能制造模式的第三个特点是网络化协作,一件产品甚至一个零部件的生产,需要制造商与供应商、代理商、品牌商和技术开发商通力合作、协同配合,这就需要管理会计更多地关注协同效应分析,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实现轻资产、去库存、低成本、快周转、高回报,将成为视野涵盖整个生态网络的新型管理会计所追求的财务目标;最后,智能制造模式背后功能强大的物联网以及发展迅猛的信息共享中心,将为作业成本法(ABC)的普及和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困扰会计界的制造成本分摊将不复存在,流程再造的代价将大幅降低。所有这些将进一步凸显管理会计的决策功能,从事管理会计的人才结构将因此发生变化,不仅需要精通会计的人才,更需要谙熟IT、工程、业务和营销等方面的人才。

4 结束语

以上分析表明,资源整合理念、商业模式创新和智能制造模式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新观念,对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会计界必须树立跨界创新的精神,因应时代和营商环境的变迁,对财务与会计进行重大变革和创新,不断丰富会计学科的内涵,拓展会计学科的外延,以推动会计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会计变革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