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14邱发长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摘 要: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清楚,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定不完善,存在失控带,企业内部控制与内控制度的实质要求相差很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1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清楚,结构不完善

目前企业过分强调组织结构和管控模式的重要性,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仅与财务部门有关,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化和跟进不重视,准备不足,没有建立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企业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于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缺陷,认识不全面,造成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调整要求,权责不明确,不少企业总经理兼董事长,部门负责人由董事会成员兼任,使得经营部门与董事会不能制衡,权责不清,企业人事制定、经营决策变动随意性大,办事程序由少数人操纵,部门协调配合困难。

1.2 企业内部控制制定不完善,存在失控带

企业内部制度不完整,没有系统性,缺少完善的流程保障。由于缺少清晰的工作流程图,使得有关人员难以清楚制定业务流程、人员、配套制度和相关责任,不能及时找到企业内部控制的缺点和风险,不能及时改进和控制,只有当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才能出台相关政策,如财务多了应收账款问题时,就出台财务叫停制度等,难以形成系统性,缺乏有关风险的考虑。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编制受权利分配方式和免责意识影响,缺乏科学性,与实际情况脱离,不能与时俱进,可操作性差,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检查、监督和处罚措施,造成相关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执行不利、考核不严、职责不清。企业内部控制没有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虽然有比较全面的考核方式、考核范围,但对发现的问题只归因于客观原因,不能深究到问题的根本,难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动,预算指标脱离实际。预算编制往往由预算内部人员操控,按领导的意愿来编制,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企业缺乏常态化和制度化的风险规范管理,使内部控制不连续。管理部门职责和管理层职责区分不明确,造成企业管理出现“真空地带”,信息和沟通不能顺畅,出现了问题互相推诿甚至敷衍了事,难以得到真正解决。

1.3 企业内部控制与内控制度的实质要求相差很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企业内部控制制定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内部审计问题,在人员配置方面难以因人设岗,往往随高级管理层的变化而频繁调整;效率和风险关系难以妥善处理,内部控制需要的成本会对企业效率产生影响,管理者的矛盾心态难以使管理理念制度化,难以做到按市场规律来控制企业的经营行为;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缺乏统一信息管理系统,难以归口统一。企业内部控制没有健全的审计监督智能和机制,审计部门往往由财务部负责人主管,失去了独立性,难以发挥监督、评价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和职能。

2 搞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2.1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搞好规划控制,解决好企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问题

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内部控制宣传,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行为和自觉控制意识,形成企业从领导到员工共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使得企业内部控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完善组织机构,处理好企业权、责、利关系,完善和提高内部控制机制。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和特点来设置职能部门,如为科学系统控制和监督企业采购费用,可通过成立价格管理委员会或价格管理部来解决企业高采购,价格变化频繁、幅度大的问题;注重人力资本控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和招聘程序。把企业现有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结果需要,有效地融合到企业内部控制中去,形成依据企业不同岗位特点的操作性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系,以实现企业全体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2.2 解决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定位和管理层权责分配问题

作为完善企业改革和治理的重要措施,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确定,应首先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定位,应从制度审计角度,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角度,着眼于改变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制定出符合企业各种限制条件和发展,具有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的内部控制措施。配备人员和设置组织机构时,应相互制衡,各尽其责,以免企业主要管理人员集监督权、执行权、控制权于一身,大权独揽,出现权责分配交叉、权力制衡薄弱而影响企业资产处置、市场分配、资金调拨、投融资和产品定位等经营决策。

2.3 建立标准的业务流程,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通过对企业财务、发展目标和计划、企业现状等资料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和内部访谈,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应解决的难点,剖析企业风险管理根源和存在问题,充分认识企业风险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对环境风险评估进行充分和全面评估,加强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防范规避风险,建立标准的业务流程;建立起会计系统控制制定、全面预算制定、财产保全制定、内部报告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定。企业应该建立起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程序、政策、监督制度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从预算程序、标准、项目,预算体系的建立,预算指标和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落实,预算的编制和审定,预算执行的控制,预算分析调整和业绩考核等方面搞好企业的全面预算工作。建立起能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企业的资产使用状况、经营财务活动、经营财务活动、投资效益等分析结果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以便及时提供重要信息。加强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保证企业人员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能把拥有的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其他人员,以使他们顺利履行自己的职责,信息系统除收集企业内部信息外,还要注重收集和处理企业外部环境信息,保证企业管理者通过策略性地使用信息系统,能降低企业成本。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减少和消除内部控制人为影响,应建立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产、供、销和财务的一体化。搞好企业内部经济责任、人力资本、预算执行审计和专项经济事项等内部管理、经营和财务等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作用。

3 结束语

要搞好企业的内部控制,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定有效切实的执行,应针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和体制入手,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和日常监督,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把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融合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去,建立和执行严格科学的问责制,量化经济效率和效益标准、质量标准、费用成本考核标准和控制责任、合规性和合法性标准等责任和考核标准和条款,加强风险控制,重视建立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人员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措施,全面考核企业业务。

参考文献

[1]闫金萍.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7(1).

[2]聂雅琳.国有大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讨[J].当代经济,2010(18).

[3]乌仁托雅.关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

作者简介:邱发长(1986-),男,江西赣州人,助理经济师,本科,主要从事铁路施工项目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