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016-05-14刘芳
刘芳
摘要:在近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经过总结探索,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多方面的弊端,需要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创新研究。围绕指导学生强化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是一项长远的任务,需要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不断摸索,勤于总结,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紧密结合,重点在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方法方面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英语 教学方法 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为更好的实施这一教学目标,最关键是要广泛调动学生群体的整体积极性,单靠个别同学的配合是无济于事的。从理论上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所持的积极态度,是促进学习进步的来自于精神与情感深处的原动力,属于自发的,对外力的强加有对抗心理和逆反作用。所以只能诱发、激发,而不能规制。而唯有创设共同的语言环境,才能让学习英语的兴趣变成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强调学习兴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几乎各个学科都不可轻视。但如何恰当的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呢?新时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探索途径。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已经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标志,远不像小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纯粹来源于个人喜好。那么对所学英语课程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有更大的促进和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可能很多,但笔者认为,教师能够组织和调动学生的普遍情绪,号召大家融入一个外语情境氛围中,共同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的语言环境,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立足于语感训练的突破,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习兴趣的培养,创设语言环境的教学应该从视听入手,再逐步加强听说能力训练。
二、引入多媒体技术,强化直观教学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引入教学领域。在新时期,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充分接受先进科技成果为教学工作带来的方便。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把握新教材的优势和持点,强化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培养。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突出以交际能力为主线的直观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让中学生逐步适应英语的语言交际广度,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方便,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和基础,让其自由选择并且掌握辅助教学的主动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共同采用直观教学模式,在语言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丰富多样的影视教学观摩片,让活泼好动而富于情趣的中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中,自觉开启主动学习外语的心扉。在直观的教学片断中,可尽量使用实物、图片和幻灯等直观教具进行视听为主的语言教学。把学生的各种感官统一调动起来,一起参与到语言的感知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获得了直观印象后便得到了快速而永远的记忆。
三、构建良好教学氛围,突出情境教学
外语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训练课,任何基础知识和语法的牢固掌握都只是为完善的语言学习做铺垫,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对于语言学习的全部过程只是完成了必要的一步。这种认识的实践途径来源于特定的教学氛围与教学情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科学运用情景教学模式,以课堂听说训练为教学主导,以课文阅读教学为依托,进一步做好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的情境化实施,紧扣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活动尽可能置于语言情景的营造中。在此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激情,同时也设法构建有利于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分角色进行语言活动表演,可以进行大胆创新。任何适合于语言教学发展的情境都可以拿来实践,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和实践的信心。这样很方便的及时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环境。这种反复的训练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高,并且能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境界,取得可喜的语言教学效果,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激越中加强理解和记忆,让语言运用的能力处于最佳结合状态,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最终目的。
四、广泛运用英语交际,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传统的外语教学,绝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而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语言交际的环境和场所。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功能终极必须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它的成就感也来源于流畅的话语表达。交际能力是一种赋予语言综合魅力的整体表现形式,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中熟练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以完成信息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为学生科学而准确地创设教学情境,尽可能提供情景操练的最佳机会,注意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化的语言交际的环境。充分发挥语言交流过程中,发言者和听话者的双向思想交流,在细微处让学生自己体味语言的重要性和学习语言的不足,然后有针对地进行反复训练,直至达到有所提高。这种情境化的语言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准备好自己将要表达的内容,更要根据对方随机提出的问题内容进行即席发言,在听的过程中,主动吸收和理解对方表达的思想,快速组织新的语言进行应对。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情境化的语言交际训练,学生的听说水平与理解能力可以在短期内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五、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
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不是什么难事了。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开口说。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老教材如果说一支粉笔一本书还能勉强对付过去的话,那么新教材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总之,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的思维框框中解放出来,努力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方法的新途径,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应试教育中的痼疾,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英语教学方法的细微之处,充分调动起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易树常.浅谈书面表达教学[J].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2).
[3]赵小冬.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