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问题分析

2016-05-14韩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问题分析

韩雪

摘 要:分布式含微网配电系统是我国未来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布式含微网配电系统与传统配电系统存在着较大差别。当分布式的电源接入到配电网当中,将会对配电网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对配电网的结构、故障电流大小以及电流方向等因素都有影响。为了有效解决新型配电网的保护技术的问题,文章将对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含微网配电系统;继电保护;问题分析

前言

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电源、相关监控、保护装置以及系统用电电荷等汇聚而成的自治发配电子系统,该系统既能实现并网运行,又能够独立运行。分布式微网系统,以在用户侧安装分布式电源的方式,形成微网结构,能够有效减小网络中损耗,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还能够实现对用户用电的供应。该配电系统中继电保护问题是关键,为此,文章将对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 微网配电系统概述

分布式电源在接入到配电网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可以采取并网运行的方式,二是采取独立运行的方式。当分布式电源以并网方式接入配电网中时,将会对配电网的实际运行产生影响。供电部门为了充分发挥出并网运行的优势,对分布式电源中存在不利因素消除,结合传统电网发电方式,制定出联网方案:第一,将分布式的电源输出,由直流转换为交流,并与交流网同步。第二,分布式电源的交流输出,需要直接为特点电荷供电。第三,与交大电网隔离,形成独立电网运行系统。在实际的电网运行中,为了保证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有效运行,并对其在大电网中接入的安全问题进行解决。需要取代单一分布式电源的直接接入,将分布发电系统组网,该微网配电系统就是一个自治系统,不仅具有可控性,还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实际的电网供应中,能够实现局部供电增强、提升线路中电压的校正等[1]。

2 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影响分析

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使得传统的单电源辐射网络发生变化,进而转变为一种多源网络。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系统的电流、流向或者分布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并网形式的出现对配电网中的继电保护系统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线路保护灵敏度降低

当在一个含微网的配电系统中,当线路系统中出现故障点时,系统电源将会对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当分布式电源接入到系统中后,在同一位置发生故障时,其短路电流将由系统电源和分布式电源同时提供。但是故障点却只能接受一种电路电流,一般情况下只能接收系统电源的线路电流供应。而正是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系统电路电流较小。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的电流灵敏度降低,严重的情况下将出现缓动。分布式电源接入值越大,其对灵敏度的影响也越大[2]。

2.2 线路保护误动

在进行分布式电源接入之前,配电网系统中是单电源辐射结构,其电路中的短路电流方向就是电源所指向的方向,基于这样的线路背景,其进行元件安装环节中不需要进行方向元件的安装。在并联且相邻的2号线路上发生故障时,对于1号线路处的线路保护装置不能感受到故障电流,而接入分布式电源时,依然是在2号线路处发生故障,2号线路上的线路保护能够感受到故障电流,当故障电流足够大时,在1号线路上将会出现线路保护误动[3]。

2.3 相邻线路瞬时速断保护误动

在配电网中以串联方式相连的两个元件F2、F3,当在F2处发生故障时,系统中的短路电流只由系统提供,当分布式电源接入带系统中时,F2处的短路电流将由系统和分布式接入电源统一提供,在F3继电保护处也会感受到故障电流,因此线路中的继电保护发挥出作用,进而出现速断保护误动,针对F3来说,其失去了线路运行选择性[4]。

3 分布式电源微网配电系统仿真

3.1 含一个分布式电源仿真

在含一个分布式带电源的仿真中,采取额定功率为10kV的风力发电机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中。变压器的变比为10.5/0.38kV,系统负荷为冷、热、电三种负荷构成。系统的构线为单母线结构,系统中接受配电网一回10kV进线。分别对不同电源类型进行仿真分析,为了实现对不同电源类型中电气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需要设时间为1s,采样周期为1ms。

3.1.1 同步发电机时故障信息判断

设系统故障点F2,相邻故障点F1。在系统中F2处的故障判断角度为140°~180°,满足正向故障判断,且故障在1s内的变化比较大,相邻故障点情况比较类似,但是F1点的故障电流主要由主系统提供。当主系统的容量较大时,短路电流较大。故障元件的灵敏度判断比较高。

3.1.2 异步发电机时故障信息判断

在异步电动机接入系统中,对系统中发生短路故障时F2进行分析,实际故障发生在距离100米的母线之间,其角度在140°~180°,满足正方向的故障判据。而另外一个故障点在0°~80°,满足反方向的故障判据,但是其与正向判据相比,灵敏度较低,但是也不影响其将正确的故障信息反映出来。

当在配电网中接入一个分布式电源时,其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异步发电机接入形式;第二,同步发电机接入形式。这两种形式在系统故障信息判断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两种电源的接入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异步发电机的电源接入形式对元件的影响比较小,在任意时刻,方向元件都能够作出故障判断。而同步发电机电源接入形式对元件的影响比较大[5]。

3.2 含多个分布式电源仿真

假设在一条线路中引入两台分布式电源,并且规定所接入的电源为同步发电机。两台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为DG1=0.5MVA,GD2=0.6MVA,两台发电机都发出有功。当在P2处发生电路故障时,与其线路相连且距离300ms以内的方向元件P6能够准确的向系统中反应出故障方向,而另外一个方向元件P7也能够检测到故障,且其检测到的故障信息与P6一致。从系统仿真图像上可以看出,当在同一故障点发生短路时,P7和P6的方向元件检测结果相同,其对故障判断的角度也相同。换言之,两相短路方向元件能够在任意时刻,对故障发生的方向进行详细判断。从多个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故障分析中,可以看出,当采用同步发电机时,在线路中无论发生何种形式的短路故障,其正方向的故障元件,都能够对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准确判断。但是发生在反方向故障时,由于分布式电源本身的频率影响,会使得系统发生误判。当系统中采用的是异步发电机,其频率不发生变化,在线路系统发生故障之后,方向元件都能够正确判断出系统中的故障的方向。

4 结束语

随着电网系统的不断完善,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中,为电网系统发展带来生机。微网与大网之间的相互补充,是未来配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式。文章对微网配电网系统进行分析,微网配电网系统在实际的电网供应中,能够实现局部供电增强、提升线路中电压的校正。为了提升微网配电网运行,文章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的仿真。

参考文献

[1]李蕾帆.含微网配电系统的保护问题研究[D].西华大学,2012.

[2]陈鉴.一种含微网的配电网过电流保护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武成龙.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2:246.

[4]魏建峰,李爱玲.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J].太原大学学报,2011,4:135-137.

[5]王东.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分析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130.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问题分析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浅谈短波同相水平天线幕的维护调整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