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

2016-05-14张正贵攀枝花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9期

张正贵 攀枝花

【摘 要】笔者工作的单位是米易县唯一一个有傈僳族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乡镇 ,多年以来,由于经济贫困和教育贫困 的恶性循环,始终走不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困境。本文试图挖掘导致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出走出这种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经济与教育;原因剖析;走出困境

多年以来,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扶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发展经济,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有极个别地区,政府是不管怎么帮也脱不了贫。究其原因,根本是文化的贫困和教育的贫困。不解决这样的问题,再过多少年,也不管政府怎么帮,同样还是不能让他们富起来。

笔者工作的地方是米易县唯一的一个有傈僳族的少数民族贫困乡镇,由原来的坪山乡和新山乡于2008年拆乡并镇合并而成,合并以前,原坪山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居中等偏上的位置,合并以后的新山傈僳族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及全市的教学质量监测中一直处于倒数几名的位置。

这种无法改变的现实多年以来在笔者的心中根深蒂固,因为傈僳族学生的教学质量监测成绩一般都不超过60分,考二三十分乃至一位数是常事。直到2013年笔者执教的小学三年级转学过来一名叫何翔(化名)的傈僳族学生,该生因父母外出打工自幼把他带到与我县邻近的盐边县城读完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后,又因父母不再打工而带回本乡就读。当时我心里不悦想班上又多一名差生。不料在其后的考试中,每科都在90分以上,是我们班的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到现在成绩依然优秀。

一、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素质低下的以下原因

教师原因:因有一少部分老师长期教这样的学生,已经麻疲了,从而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形成了冷水煮青蛙的情况。长此以往,导致自己的业务水平低下,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根据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原理,学生的成绩也就提高不起来。

1.家长素质

由于贫困,上一代家长的素质就更糟糕。他们不知道1~3岁幼儿的启蒙教育是什么,不懂得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只是用简单的食物把孩子养大。甚至有个别家长连送应该入学的孩子进学校都不愿意,除非政府将他的生活费、交通费全包干。

2.语言环境

在标准普通话普及的今天,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很多家长从孩子生下来,就一直用本民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连汉语方言也很少说。少数民族老师为了交流方便,让学生好听懂,也大量使用民族语言,没有形成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而我们的全国统编教材,都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编写的,也规定老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由于语言障碍,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学习成绩也就无法提高了。

3.党和政府对当地贫困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教育历来高度重视

多少年来,一直想方设法帮他们脱贫致富,振兴经济,改善环境。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大。我们乡的所有学校(包括村小)都是漂亮的楼房,教师配备电脑,教室用电子白板取代了使用年代久远的黑板,硬件设施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但在幼教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指在傈僳族集中居住的一个村,中心校一直有标准规范的幼儿园),直到近几年才办起了学前教育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有待提高。

4.环境和意识较差

由于经济差、环境差,家长观念、意识的落后,导致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差,卫生习惯差,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自然不好。由于相同的原因,处于高寒山区的另一个比较贫困的汉族村的教育问题也不是很好。

二、要全面振兴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如今年暑假期间米易县举办的《2016年全员教师规范性岗位培训》就做得非常好。还要就加强老师的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学习、考试、请优秀老师和教育教育学专家讲课等形式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并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

(2)通过家长会、印发宣传小册子等形式指导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把孩子培养成才的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前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要超过老师。

(3)政府除了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对老师的培训,也要想办法加强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家长的培训,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疏忽对孩子的教育等同于犯罪,学会教育孩子。加大学前和幼儿教育的投入。

(4)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少数民族本民族的语言仅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承。在家里,家长跟孩子尽量汉语来沟通和交流。在学校,必须是老师和学生都讲普通话,杜绝方言和民族语言。让学生过好语言关。

(5)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乡村的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城区的优秀骨干教师到贫困地区去支教,为贫困地区带去好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理念。

展望未来,笔者相信: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一定能变教育和经济的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