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有效家访的三个基本要素

2016-05-14顾湘江

课外语文·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真情计划艺术

顾湘江

【摘要】家访是家校沟通的传统方式,这种面对面的家访能拉近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的心理距离,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访要有诚意,有计划,讲究艺术。

【关键词】真情;计划;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传统方式,能让班主任切身感受到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人文素养,从而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虽然信息时代的今天,通信十分便利,电话一拨,什么意见都可在电话中与家长交换,但我们的教育浸透着人情味,这种温馨是无法通过电话传递的,因此,我们不能忘记这种传统的面对面的家访,并努力做到和谐、高效。

一、明确家访目的,送给家长真情,给予学生温暖

对于家访,不同层次的学生抱有不同的心态。优秀生十分希望老师去家访,因为他们不用担心会被老师责备,能在家长面前露脸。而中差生,特别是差生,他们心里也十分希望老师家访,因为老师家访是说明老师“看得起”自己,自己并不是“被遗忘的角落”,但心里又十分害怕老师在父母面前告状。同样,这些学生的家长也抱有矛盾心理,既想老师来家访,又怕到时老师说出诸多不是而难堪。我十分了解这些学生、家长的心理,家访前,我明白地告诉学生,老师不是去告状的,只是想认识他们的父母,认识他们的家庭。当然,我说到做到,家访时,总是先肯定他们的优点,表明自己喜欢他们的态度,把初上门时的那种“紧张”气氛缓和下来,再让学生坐下来,诚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用行动表明自己没有唾弃他们。这样的家访,不但气氛和谐,而且效果良好。学生在家长面前满足了自尊心——我的老师并没有看不起我。家长可以放下悬着的心──我的孩子在这样的老师手里还有希望。而老师呢,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种三方得益的家访何乐而不为呢?

记得学期初,我到一位女同学家家访,这位学生成绩一般,但为人老实,有忍让精神。可她的父亲觉得女儿老实,会受同学欺负,也曾为了座位跟前班主任闹过矛盾。那天,我几句开场白后,家长果然向我大发牢骚,说了前任老师的许多不是。我听了没有生气,也没有反驳,真心实意地肯定孩子的优点,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和对孩子的要求。等到我回来时,他给我的一句话是“我听了顾老师的话,觉得把女儿交给你可以放心了!”

二、制定家访计划,提高家访效率,把握教育契机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道德良心,职业良心的体现。有计划的家访能有效实现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家访首先要制定好计划。我接到一个班,通过向前任班主任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分为三批进行家访:学习成绩差,道德素质差,家庭环境差的为第一批家访对象;学习成绩差而道德品质好的为第二批家访对象;其余的为第三批家访对象。其次,认真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每次家访前,都要对孩子的近期情况做个总结,对孩子的特点进行仔细分析,免得在家访中手足无措。第三要做好充分的交谈准备。在交谈中做到语气亲切、自然,言辞得当,始终以朋友的身份面对。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耗费了家长的热情。

班中小陈父母离异,兄弟俩跟祖父母生活,家庭经济困难,而且自由散漫,不爱读书。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把他列为首批家访对象。那天晚上,我来到他家,发现他祖父母年迈,还有个九十多岁的曾祖母。于是我决定从关心三位老人的身体入手跟他们聊天,一下子就赢得了三位老人的信任。祖母告诉我孩子实在太顽皮了,跟他讲道理已经没用了,所以在房角里放了一根木棍,随时准备教训他。到此,我明白了造成孩子现状的原因是管教粗暴,缺少温暖,我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用爱打开孩子的心扉。接着,我又按照计划连续两次去家访,了解到孩子特爱唱歌。于是,我跟他约定如果不逃学,肯做作业就给他开“个人演唱会”。他坚定地点头答应。这就是有计划的家访让我找到了转变孩子的契机。

三、讲究家访艺术,赢得家长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家访时老师的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不能一味地告状,也不能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应该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缺点,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才能拉近老师与家长的距离,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家长的性格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等各不相同,而且对孩子的要求也有差距,所以我们要对不同的家长用不同的谈话方式。面对“望子成龙”型的家长,家访中不要在家长面前强调分数。学生已然被分数压得抬不起头来,老师再一宣扬,学生的心理负担就更加重了,对老师也会产生对立情绪。也不要将学生的隐秘性心理告诉家长,更不可对这种心理任意夸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敏感的,他的隐私一旦公之于众,轻则导致师生关系紧张,重则导致学生对这个失去信心,而这样的结果肯定与教育背道而驰。面对“顺其自然”型的家长,教师就要有一颗平常心,不应该一味地抱怨家长。要用真情来打动家长,与家长真心换真情。同时还要对家长提出适宜的要求,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

总之,家访绝不是班主任向家长转移教育任务,也不是“告状”,而是教育过程中的寻求最终教育方法的过程。在有计划的家访中,老师要明确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用真情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从而达到更好地教育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谦民,黄正平.小学班级主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真情计划艺术
我用真情守护你
以心换心见真情
纸的艺术
暑假计划
真情扶贫见实效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真情关爱十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