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成都话的结果补语“倒”的语音选择

2016-05-14王庆廖继超

课外语文·下 2016年9期

王庆?廖继超

【摘要】本文分析了成都话的结果补语“倒”,认为其用法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个层次,书面语层统一用“倒”,口语层用互补的“倒”“哚”。“倒”“哚”存在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区别。

【关键词】成都话;“倒”;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识码】A

成都话有一个用法非常复杂的“倒”①。张清源先生(1991)提到其三种用法:一是动词用法,包括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两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倒”和“着”zhao2、住、到等;二是动态助词(体动词)用法,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着”zhe0;三是词缀用法,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着”zhe0。张一舟等先生(2001,335页)补充了一个介词用法,放在动词后引出处所宾语,相当于普通话的“在”或“到”。之后,李苑先生(2008)就“倒”的语用作了较详尽地分析。在《成都方言语法研究》(65页)中体助词的“倒”记有两音:dao3或do3(本文记作“哚”)。并在六十五页说,动词“倒”与体动词同音同形,常作补语,只读dao3,不读do3。

成都话的口语中,结果补语多说“哚”,而与其语义相同的可能补语却说“倒”。那么,“倒”和“哚”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产生相同语义,语音形式却不同的现象呢?

一、成都话的“倒”和“哚”

成都话的“倒”存在两条线:一条线是较正式和庄重场合下使用,上述所有用法都统一用“倒”;第二条线是在口语和较随意的场合中使用,出现“倒”和“哚”的区别。关于第一条线,上述各家有详尽论述,这里不再赘述。我们感兴趣的是第二条线,请看下例:

第一组:②

搊(推)倒一个人(√)  吹倒一个电线桩(√)      弄倒一把椅子(√)

搊(推)哚一个人(×)  吹哚一个电线桩(×)      弄哚一把椅子(×)

第二组

他们开倒会在。(*)     哭倒哭倒又笑了。(*)     他一天到黑都想倒你。(*)

他们开哚会在。(√)    哭哚哭哚又笑了。(√)    他一天到黑都想哚你。(√)

第三组:

凭倒良心办事。(*)     背倒说闲话。(*)          跟倒大家走。(*)

凭哚良心办事。(√)    背哚说闲话。(√)         跟哚大家走。(√)

第四组:

车子撞倒一只猫儿。(*)  公安抓倒一个贼娃子。(*)  他买倒了电影儿票。(*)

车子撞哚一只猫儿。(√) 公安抓哚一个贼娃子。(√) 他买哚了电影儿票。(√)

站倒不要动。(*)        坐倒不要站起来。(*)      睡倒不要动。(*)

站哚不要动。(√)       坐哚不要动。(√)         睡哚不要动。(√)

第五组:

放倒桌子上。(*)        写倒纸上。(*)            丢倒柜子头。(*)

放哚桌子上。(√)       写哚纸上。(√)           丢哚柜子头。(√)

第六组:

撞得\不倒人(√)        抓得\不倒贼娃子。(√)    买得\不倒电影儿票。(√)

撞得\不哚人(×)        抓得\不哚贼娃子。(×)    买得\不哚电影儿票。(×)

第一组,成都人一致用“倒”而不用“哚”,显示“哚”与表示倾斜、倾倒的趋向动词无关。第二、三、四、五组,“哚”更符合成都人的口语语感。“倒”与“哚”在这四组的纠缠源于第一条线的干扰。第六组,成都人只用“倒”而不用“哚”。《成都方言语法研究》说作补语的“倒”不读“哚”,与实际情况略有出入。确切地说应是第六组不读“哚”,而第四组主要读“哚”。非常有趣的是,第四组和第六组都表示结果,但一组读“哚”,而另一组不读“哚”。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第四组就是我们所说的“动结式动补结构”,“哚”充当结果补语。而第六组是“可能补语结构”,“倒”充当“可能补语”。

这样我们归纳出“倒”和“哚”的分布情况如下:

趋向动词  体助词  词缀  结果补语  介词  可能补语

倒     +         -    -      -       -      +

哚     -          +   +       +        +      -

可以看出,“倒”和“哚”在第二条线中呈现出互补分布状态。如果我们把眼光扩大到整个四川,会发现成都话的两条线在四川分成两派:一派是统一用“倒”,另一派是“倒”与地位与“哚”相当的词对立。

趋向补语  体助词  词缀  结果补语  介词  可能补语

广元  倒     +         +     +       +      -      +

待     -        -     -      -      +      -

中江  倒     +         +     +       +       +      +

重庆  倒     +         +     +       +       +      +

雅安  倒     +         +     +       +       -     +

得     -        -     -      -       +     -

自贡  倒     +         -    -       -       -    +

dou3    -         +    +        +       -    -

得     -        -    -        -      +     -

宜宾  倒     +         -    -       -      -     +

dou3    -        +     +        +       -    -

待     -        -    -        -       +    -

高县  倒     +         -    -        -       -   +

dê5   -         +     +        +       -    -

待\得dê5  -         -    -        -       +    -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介词用法有“待”“得”“倒”的变化外,其他各项规律性比较强。归纳如下:

趋向动词和可能补语两项各地都用“倒”,体现出极强的一致性。

体助词、词缀、结果补语三项,各方言内部统一一致;但方言之间有dê5、dou3、dao3和do3(成都)的差别。

广元、中江、重庆、雅安为一派,我们称之为重庆派,这一派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一致,分布在川北、川东、川中和川西的一些地方。另一派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不同,分布在川南、川西(成都),我们称之为自贡派。

成都话“倒”的两条线实际代表了四川方言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合并,一是分离。

在语音形式上,以体助词和可能补语为两个点,结果补语始终与体助词保持一致。而不是与可能补语一致。从语义来讲,成都话结果补语的“哚”与可能补语的“倒”是一致的。为何语义相同却读音不同?

二、“倒”“哚”有别的原因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重庆式“倒”(包括成都文读层),我们会发现存在着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的歧义。比如:“搊(推)倒一个人”我们既可以理解为推倒了一个人,也可以理解为推到一个人或推伤了一个人。“吹倒一个电线桩”既可以理解为电线桩被吹倒了,也可以理解为吹中了一个电线桩。“弄倒一把椅子”既可以理解为椅子被弄倒了,也可以理解为搞(或找)到一把椅子。

而这种歧义在自贡式方言(和成都口语层)中是没有的,比如:

自贡:

趋向补语:搊(推)倒一个人       吹倒一个电线桩         弄倒一把椅子

结果补语:搊(推)dou3一个人     吹dou3一个电线桩      弄dou3一把椅子

成都口语:

趋向补语:搊(推)倒一个人       吹倒一个电线桩         弄倒一把椅子

结果补语:搊(推)哚一个人       吹哚一个电线桩         弄哚一把椅子

所以,在体助词与可能补语(实际应该是趋向补语)有别的时候,结果补语与体助词一致可以使之与趋向补语区分开。这种情况在湖北方言中也有体现,比如:

湖北襄樊方言

趋向补语   体助词   词缀   结果补语   可能补语

倒     dao3     dao0      dao0     dao0        dao3

湖北英山方言

趋向补语   体助词   词缀   结果补语   可能补语

倒    dao3        dao0     dao0    dao0       dao3

襄樊和英山方言的体助词都读轻声,而结果补语也读轻声,与趋向补语有所区别。

昆明话有趋向动词“倒”,但是可能补语并不使用“倒”,因此结果补语不与进行体助词相同,而与可能补语相同。比如:

趋向补语     体助词    结果补语    可能补语

倒dao3       着de1     着zho2      着zho2

与昆明话类似,普通话也是如此:

趋向补语     体助词    结果补语     可能补语

倒dao3       着zhe0    着zhao2      着zhao2

所以,在自贡式的“倒”中结果补语的语音形式与体助词相同,而不与可能补语相同,实际体现的是与其同结构的趋向补语的区别。成都话的口语层区别“倒”“哚”也是这个原因。自然,趋向补语可以与可能补语同音,是因为两者表现的句法形式不同,不会产生混淆。

三、结语

语言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音形式承载着区别意义的作用。不同的语法意义,具有相同的语法形式就需要选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加以区别。语法形式的区别甚至可以高于语法意义,换句话说,语法意义相同的句法单位也要服从于句法形式的区别。当然,没有区别的手段,则只能依靠语境,如同重庆式的“倒”和成都话的文读层。不过依靠语境区别显然使句法结构的区别度大大降低。

注释

①“倒”“哚”都是记音字。“哚”也写成“哆”。

②√表示最符合成都人口语习惯的。×表示不符合成都人口语习惯。*口语语感表示相对较弱。

参考文献

[1]张清源.成都话的动态助词“倒”和“起”[J].中国语言学报,1991(4).

[2]张一舟.成都方言语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3]李苑.成都话的“倒”和“起”[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2).

[4]杨琳.湖北襄樊方言中的“倒”字[J].现代语文,2006(7).

[5]项菊.湖北英山方言的体成分“倒”[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1).

[6]丁崇明、荣晶.昆明方言的“着”字[J].方言,1994(4).

作者简介:王庆,1975年生,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及方言研究;廖继超,女,1967年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