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生活实践,让作文栩栩如生

2016-05-14陈静

课外语文·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兴趣作文

陈静

【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写作文,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写作体验,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栩栩如生,内容丰富,情真意切。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让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一点点涌上笔尖。

【关键词】作文;生活实践;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是对生活的再现,更是对生活的再创造。它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创设一个个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想象、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水平呢?

一、亲近大自然,用吾手写吾观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看到平时不常看到的或是被自己所忽视的景色。听到了许多不曾留意的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丰富学生的写作生活。让学生在观察自然的同时感受自然、欣赏自然,才能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作文则情溢于文”的境界。

为了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景物,我精心组织了一次秋游活动。我们首先来到了枫桥风景区,选取了寒山寺、古运河、枫桥为主要观察点。寒山寺是不能进去的,我就指导学生以不同角度远望和近看。学生第一次领略到寒山寺之美,兴奋得又蹦又跳,发出阵阵赞叹声。这时,我讲述了寒山寺的民间传说,学生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看法,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动。随后,我们来到了古运河畔。学生们一来到运河边,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有的问那来来往往的大轮船驶向何处,有的问运河是怎样开掘的……在秋游回来后,学生们写的作文构思新颖、内容精彩。不再是如流水账一样记录自己一天的行程,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和想象,写出了《古运河边的畅想》、《枫桥寻梦》等作品。如一位女同学写的《雕像前的遐想》,笔者摘录了一部分内容:

一千多年前,你置身于孤舟,黯然神伤;一千多年后,你声名大振。现在,我站在你的雕像前,瞻仰你的容颜,聆听你的心声。

仿佛回到了那久远的年代,我看见你蜷缩在船舱里,神情凝重,默默望着那昏暗的烛火。蜡烛燃尽,你一个人走到船头,望着那缥缈的夜色心事重重。在一声声的鸟鸣中,明月渐渐滑落,苍茫一片。夜已深,而人未眠。从远处传来一声声的钟声,一下又一下打在你的心上。此刻的你,已经在封建科举制度下心灰意冷,衣锦还乡的梦也瞬间破碎。身处异乡的你,想不通自己十年寒窗却落得如此狼狈,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才华却无人赏识……懊恼、无奈、失落一起涌上心头。

其实你大可不必,试问当初和你一起应试的人中,谁的名字还被人铭记,谁的诗作还流传于世?而你,尽管名落孙山,可你的名字、你的《夜泊枫桥》又有谁人不知?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不仅正确解读了古诗,还发挥了想象,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二、参与社会活动,用吾手写吾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作为社会的一员,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去发现社会的真善美。汶川地震时,学校开展了为汶川小学生捐书的活动。这次活动是引导学生融入社会、体验真善美的好机会。在捐书活动后,我先让学生闭上眼,静静回忆这次活动。然后请学生诉说自己的所思所想。由于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因而这次活动对他们的触动很大,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有了深刻理解。许多学生都对灾区小朋友表示了同情,也产生了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的美好愿望。如一位男同学所写的《我们是一家人》,笔者摘录了一段:

我们从未见过面,我们从未聊过天,但是天各一方的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因为有了你们,有了我们,祖国才是如此的美丽迷人。少了你们的存在,我们是孤独的。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现在的你们,处在灾难之中,我们也为之心痛。多么希望插上翅膀,去看望你们,为你们鼓气;牵起你们的手,一起奔向美好的未来。

由于学生经历了捐书的全过程,并且通过资料了解了汶川学生的现状,因而情动于心,词由情发。

三、活用教材,用吾手写吾想

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千挑万选选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课文就是一篇优秀的范文。在教授课文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引导,进行读写结合。这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想象力。学完《少年王冕》后,我就结合课文,补充了王冕的材料,以丰富学生对王冕的认识。然后问学生:你对五冕有怎样的认识到?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最后,我让学生以《我心中的王冕》为题写一篇习作,这时学生的思维开阔,通过课本的再创造,让学生入情、动情、移情进而抒情,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喷发。

如一位学生在《我心中的王冕》中写道:

在和煦的春光下,他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宽大的白衣,宛如飘逸脱俗的仙人。他手中执着牛鞭,乘着牛车载着母亲去河边玩耍。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王冕。

王冕是一个刻苦好学的人。由于家中贫穷,母亲再也供不起他上学,就让他去大户人家放牛。在放牛的时候,王冕总是一边放牛一边看书。趁老黄牛在河边饮水时,王冕总会在树荫下孜孜不倦的看书,连夕阳西下了都浑然不觉。有时候路过私塾,王冕总会停一会赶牛,溜到私塾外静静地听先生讲课,最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有一回,王冕骑在牛背上入神地看书,任由老黄牛走回去。忽然,老黄牛猛地停住了脚步,王冕被夹在牛的两个犄角之间,差一点就要被犄角戳穿胸部了。王冕好学,竟到了置性命于不顾的地步!

显而易见,通过活用教材,不仅使学生运用素材、组织语言的能力大大提高,更难能可贵的是,字里行间渗透了学生对王冕的真情实感——敬佩、喜爱。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自己的所悟所想。

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写作文,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写作体验,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栩栩如生,内容丰富,情真意切。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让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一点点涌上笔尖。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兴趣作文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