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试题编制的三个“体现”

2016-05-14柯建州

新教师 2016年9期
关键词:体现试卷命题

柯建州

好的语文测试题,不但能准确检测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水平,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爱读书、好思考,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引领教学的作用。如何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评价理念,进行试卷编制,使书面考试发挥应有的检测、改进、引领等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笔者以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体现“依标扣本”与“拓展延伸”的有机融合

试卷编制要依据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力求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言积累、认识能力和思维品质,使“依标扣本”与“拓展延伸”有机融合,为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发挥最大的功能。

1. 依标扣本,把握重点。心中装着新课标,试卷命题才有方向,才有尺度;心中装着教材,试卷命题才有重点,才有针对性,才能在试卷中体现出在教材中所学到的知识、能力、方法和品质。请看六下期末检测题《感受优雅》:(1)“我当时就想:完了。”句中“完了”是指__ 。(2)文中有这样的文字“对不起,又是一个外国人”,分析这些文字表达作者什么情感。(3)“听众们暂时还没有达到双重享受的阶段。”句中“双重享受”是指什么?(4)画线句子中的“淹没”和“盖住”有什么表达效果?(5)大连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有名的指挥再也无法忍受乐曲演奏中毫无顾忌地打电话的声音,于是声色俱厉地请一位打电话的观众离场。你赞同这种做法吗?以上几道试题牢牢把握新课标的要求,紧扣中高段阅读训练重点,检测学生的概括、理解、感悟、表达等能力。

2. 依标扣本,把握“标高”。这就要求命题者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握“标高”,针对不同年段的要求进行命题,不出怪题,偏题,不随意拔高要求或人为降低要求。例如,四年级试题——阅读《阳光是一种语言》作答中的第4小题:归纳第4自然段的段意。第5道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阳光是一种语言》是一篇抒情散文,意思比较抽象,让四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因此概括段意、主要内容就显得比较难。这是一种无形的拔高,当然,也不能人为降低教学要求,要确保试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3. 依标扣本,适度拓展。试卷命题应以课标为准绳,适度地拓展延伸,才能让思维与语言共生,让课内与课外相得益彰。例如,阅读《论语》中的一段话,借助注释,选择一句写出它的意思:子①曰:“三②人行③,必有我师④焉⑤。择其善⑥者而从⑦之⑧,其⑨不善者而改⑩之{11}。”(注释略)这样的试题可以检测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学文言文的习惯,检测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既可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又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让课内外有机融合。

二、体现“基础积累”与“迁移运用”的相得益彰

命题应力求体现对生活的链接,让学生在“基础积累”的基础上“迁移运用”,让“迁移运用”和“基础积累”相得益彰。

1. 立足根基,抓住本质。试题要考查学生所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这些是语文的保底工程,不能忽略和放松。例如,省小学语文四年级学业质量监测中有这样几道试题:(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不正确的是哪一项?”“下列词语中,有别字的是哪一项?”(2)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默写杨万里《小池》(要注明诗人的朝代)。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素养的形成,首先要靠实实在在的语文积累。字音字形、语言材料的积累情况、学习方法的积累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

2. 链接生活,培养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试卷编制既要坚持夯实基础的价值追求,更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基础知识测试,要为实现这种教学目标导向、发力。请看试题:(1)下列各场所宣传标语不得体的一句是哪项?(2)一家书店开张时准备在墙上贴一句名言,请你替店主人选一句。(3)教师节即将来临,请你给自己的老师编拟一则短信表达祝福。以上试题通过创设运用性的情境,让学生“学有所用”,并从中检测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

三、体现“顾及整体”与“加强综合”的齐头并进

新课标指出:“语文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品质、方法习惯等的融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命题应加强整合,在有限的试题中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关注“三维达成”,力求多元考查。命题要突出课程目标的整体性,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考察。如以下试题,(1)咏物的古诗也不少,如,梅、竹、石等,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咏物诗名句,如,____。(2)鲁迅先生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不禁想起了他的名言(课内):____;我还从课外知道了他的名言:____。(3)下面哪句话是“教我们做人”的名句,请抄写出来:____。这几道题目中,第(1)小题既暗示知识的归类,又检测掌握的情况;第(2)小题既考查学生课内知识的积累,又有适当的拓展;第(3)小题从“第三个维度”体现对学生主流价值和健康成长的引领。

2. 指向核心素养,考出阅读能力。就阅读能力测试来说,省普教室黄国才老师提出的五级能力层次(检索、理解、运用、评鉴和质疑·创新)以及细分的17项能力,可以作为编制试题的依据。命题者要按照这个框架给试题归类,并把备测问题放到“双向细目表”中去筛选,确定题型。例如,以下试题:(1)树答应谁来年在它身上做窝下蛋孵娃娃?(2)“枝丫间,还开着几朵小红花,远远望去,像绿叶间跳动的几簇红火焰。”作者在这里写“红火焰”在表达情意方面有什么作用?(3)用自己的话简练概括第25自然段到第30自然段的内容。(4)请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在故事的结局处给树根补一个情节。这组试题,有让学生找到显性信息的“检索”能力检测,有让学生评价遣词造句表达效果的“评鉴”能力测试,有概括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测试,还有借助想象,补写情节的“运用”能力检测。这样的试题能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行为。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体现试卷命题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