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百鸟朝凤》之于传统音乐传承的启示意义

2016-05-14胡小东

人民音乐 2016年9期
关键词:焦三爷百鸟朝凤传承者

鸟朝凤”原是一首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行的民间器乐曲。乐曲充分发挥了唢呐的乐器表现功能,模仿许多类飞鸟鸣禽的叫声,活泼粗犷,欢快爽朗,富有生活气息。{1}现已成为专业音乐院校中唢呐学习者所广泛喜爱的一首专业器乐曲。而在民间,因为传统音乐发展的式微,能够吹奏这首乐曲的人已越来越少,了解这首乐曲的人也更少了。但它的名字却从2016年5月6日那天开始,随着一部与其同名的电影似乎一夜之间再次传遍大江南北。

电影《百鸟朝凤》由我国著名导演吴天明执导拍摄,剧本改编自贵州作家肖江虹的同名中篇小说。小说《百鸟朝凤》“聚焦了贵州修文县农村一支民间唢呐乐班的际遇,描写了两代唢呐艺人以及唢呐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化的挤压下正逐渐消亡的过程”。{2}影片把故事发生的场景搬到了西北农村。在西北一个叫无双的小镇,流传着吹唢呐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技艺。当地人吹唢呐不仅仅是出于娱乐,更重要的是用于故去者的丧事中。但“百鸟朝凤”却只为德高望重的逝去者吹奏。因此,“百鸟朝凤”就是当地人对远行故去者人生的最高评价,技术上也是难度最高,整个无双镇,只有远近闻名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能吹。随着焦三爷年岁渐长,培养接班人传承技艺的事情迫在眉睫,影片即是聚焦于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传承传统技艺这一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因为缺乏宣发费用等原因,影片制作完成后一直被搁置着。因为《后会无期》等电影的制片人方励义务为影片做推广,才终于定档于2016年5月6日在全国公映。作为吴天明导演的绝唱之作,《百鸟朝凤》尽管在行业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但全国院线对影片的超低排片率,使得影片上映后,很多观众无从“叫好”,票房一片惨淡。上映一周下来,尽管其在豆瓣等电影网站上的评分高达8.4,但票房却只有三百多万元。为了改变影片叫好不叫座的窘境,5月12日,便发生了方励在其微博上直播跪求“希望大家能在微博、朋友圈上推荐《百鸟朝凤》”的惊人一幕。方励的“惊天一跪”虽然挽救了影片的票房,截止到5月30日,《百鸟朝凤》票房累计已达7867万,但一石激起千层浪,也“跪出”了电影圈内外对此举的一片哗然与热议。本文无意在此一一评说其中的是非曲直,而主要从一个传统音乐研究者的角度去探析影片内外带给当下传统音乐传承的若干启示意义。

一、传统音乐的传承需要更多的传统坚守者

社会现代化以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带给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困境,大量传统音乐的发展因为后继乏人,日渐式微,甚至消亡。影片主人公焦三爷对当地早已没落的传统唢呐技艺坚守不渝,并引领弟子们用生命不息、传承不止的信念,奏响了新时代唢呐艺人独特的光辉,也是对当下传统音乐传承的一个重要启示。

焦三爷对传统唢呐技艺的坚守首先体现在对传承人选择标准的坚守。尽管社会经历重大变革,传统唢呐技艺早已没落,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处境,但焦三爷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对传承人的标准要求:德行、天赋及兴趣三者缺一不可,尤其把传承者品行的要求放在了首位。因此,被焦三爷同时选中的两位接班人中,尽管蓝玉要比游天鸣聪明伶俐,且天分过人,在悬空运气吹羽毛、不换气吸满瓢水、芦苇杆吸河水等基础训练方面都要技高一筹,但因为性格上的玩世不恭,最终没能传承衣钵,还终被师傅赶出焦家班。而游天鸣尽管天资稍差,但品行端正,毅力坚定,学习不知疲倦,从骨子里做到了“唢呐离口不离手”,从而历经磨难最终成为焦家班传统唢呐技艺的唯一继承人。焦三爷对传统唢呐技艺传承人的选择无疑值得当下其他传统音乐形式的传承去借鉴。在传统音乐后继乏人的当下,因为急于开展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往往会放宽对传承者候选人的标准要求,把兴趣、天赋摆在了第一位,而忽略了品行的重要性。但这些在品行方面有所欠缺的传承者,往往不会很好地去遵守传统,甚至肆意破坏传统。如,在传统音乐使用的仪式程序方面出现或者省略、或者篡改原有的程序,或者在某一程序中加入原本没有甚至犯忌的内容等行为。从而使传统音乐逐渐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此物已非彼物,却还要冠冕堂皇地冠以创新的名义。另一方面,当下传统音乐类非遗的县一级法定传承人(本文把传承人分为由官方认定的“法定传承人”以及没有得到官方认定的“自由传承人”两种)的认定程序往往不够严谨。在现实中,被当地民间公认为技术最好的传统乐人,却往往得不到官方的认定。而那些因为某些利益关系被认定的法定传承人往往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其传承职责与任务,反而会利用其“特权”做一些违背传承宗旨的事情,如以传承为名,有偿招收徒弟或学员,或以牟利为目的进行商演等行为。因此,对于县一级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的认定,认定机构应该先由当地民间推举出若干人选,然后再去做进一步的认证,但在认证时一定要有影片中焦三爷那种不怕与徒弟心生芥蒂甚至发生利益冲突的坚定原则。

焦三爷对传统唢呐技艺的坚守其次体现在对用乐程序及规格标准的坚守。影片中无双镇上传统唢呐的吹奏,既用在岁时节庆、日常生活中娱人娱己,更是当地人办丧事时对逝者的一种人生评价。对于道德平庸的逝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享用“百鸟朝凤”。焦三爷及其弟子一直在坚守着这样的“用乐规矩”。如果逝者不是在地方上德高望重,即使他的家人出再多钱,焦三爷及其弟子也不会去吹奏。这在社会变革、物欲横流的当下,要把持这样的坚守非常不易。反观当下,不少传统音乐的传承者们往往会受利益的驱使,省略或简化用乐的礼仪程序甚至篡改礼仪程序及内容,使其行为远远背离传统。

焦三爷的坚守还体现在对传统表现形式以及对本行的坚守。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传统音乐中加入一些西式或电声化的元素,如加入一些西洋管乐器、电子琴等,一直是一些传统音乐艺人们乐此不疲的做法。很多地方更是直接用西式管乐代替了传统吹打乐形式。但不管其他人为了利益如何花样迭出,焦三爷依然坚守自己传统的表现形式:一件或几件唢呐再加几件笙、笛、胡琴以及打击乐器的组合形式。焦三爷也始终固守自己作为唢呐艺人的身份,不去学习什么西式管乐器或者组织西式管乐队,尽管对其而言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收入也会更多。由焦三爷精心挑选的接班人游天鸣,作为年轻一代唢呐手中的佼佼者,尽管面临很多的诱惑与压力,但同样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反观当下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受利益驱使肆意篡改甚至抛弃传统者甚众。他们认为,这些传统的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人听了!但于焦三爷及其弟子而言之所以能够始终坚守传统,是因为他们觉得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而是吹给自己听的”。传统唢呐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他们生活甚至身体、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把唢呐吹到骨子缝里”的。正如在片中饰演游天鸣的李岷城说:“影片传递出的工匠精神才是更重要的。”{3}当下传统音乐的传承正需要更多像焦三爷与游天鸣这样具备“工匠精神”的艺人。正如影片的义务推广人方励所言:“这部电影讲述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意境——不管外界多么喧嚣,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坚持,这是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4}

二、传统音乐的传承需要更多的传播与推广者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影片中讲述的两代唢呐艺人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坚守更像他本人对电影事业的写照。吴天明生前曾说:“中国电影不缺钱,缺的是创作者对艺术的真诚、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5}因此,在商业大片一统票房的当下,吴天明导演才又拍摄了这样一部可能叫好不叫座的影片。这实际是对电影事业的一种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正应了影片中的那句话:“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在《百鸟朝凤》的首映式上,几十位唢呐艺人专门从陕西赶来北京,为吴天明导演——这位最懂他们的人,集体吹奏一曲“百鸟朝凤”,再现了电影中的感人一幕。吴天明导演无疑是有资格获得这样“高规格”待遇的。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吴天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也一样。正是这样一部影片,让更多的人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对在中国大江南北广为流布,却日趋没落的传统唢呐技艺的生存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电影等艺术作品的形式无疑更能够激发传统音乐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觉力。影片首映式上陕西传统唢呐手们那感人一幕的出现无疑是很好的诠释。试想,如果有更多的吴天明能够怀揣一种奉献的精神去拍摄更多类似题材的影片,就能让更多的观众得以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性以及其当下传承的危机性,从而激发更多人的“非遗”保护意识。每一个乐种、戏班或乐社都有自己或长或短的发展历史,都要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演绎着自己的荣辱与兴衰。因此,我们的传统音乐工作者或研究者,除了一如既往要重视传统音乐的本体艺术研究之外,是否也应该多去关注传统音乐传承者传承路上的点点滴滴,提取它们的闪光点,联合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把其做成纪实性或影视艺术作品发布,从而可以在更广范围内对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进行传播。我们已经有了《百鸟朝凤》《变脸》《老班主》《一个人的皮影戏》等电影形式,但我们还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的出现。

方励在看完影片后对吴天明导演的女儿吴妍妍说:“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推出去,哪怕头破血流,也要为了这部电影跟市场打一仗,让观众都看到吴天明导演这么好的一部作品,这样才对得起这位艺术家”{6}——这么好的影片可能就要束之高阁,尘封历史。在影片最初只获得有限的观众的叫好声后,如果没有方励的“惊天一跪”,同样也不会出现作为一部文艺片来说上演两周就能获得“天文数字”般票房的“奇迹”。自然,没有这样的“叫座”,就不会有更多的人能够得以深刻地了解到当下我国传统音乐生存发展的现状。正如当年田青老师对原生态民歌的力挺,才有了后来央视青歌赛对原生态唱法组别的增设,全国的观众才能得以欣赏到这么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以及原生态的演唱。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而言,尤其如此。在娱乐至上的当下,对传统音乐单一形式的推广已经难以起到多少直接的效应,而像电影《百鸟朝凤》这样的影视作品的多样化艺术形式,也许值得大力提倡。但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多属于小众题材的农村戏。正如观众所言:“有多少人愿意在周末花钱买票,去看一个农村老头教农村小孩吹唢呐呢?”因此,于传统音乐的传承而言,我们既需要更多怀揣奉献精神的吴天明,也需要更多同样怀揣奉献精神的义务推广人方励。

三、传统音乐的传承需要适宜的

社会土壤及制度保障

传统音乐的展演大都以集体的方式伴随民间婚丧嫁娶、寿诞立房等礼俗活动,都有一定的用乐仪礼程序,积累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传统音乐形式所依附的集体组织,民间一般称之为乐班或乐社,如影片中的焦家班、游家班。这些乐班(社)中通常都有技术上的佼佼者,他们一般都是乐班(社)的当家人。但其技艺再高超,也不可能独自撑起一个乐班(社)的集体展演,更无法呈现一项集体用乐仪礼活动的全部功用及内涵,自然也无法满足主家的用乐需求。因此,在各种民间礼俗活动中,个体性的传统音乐展演活动通常不存在,也不具任何实质性意义。当传统音乐集体展演的形式没落或消亡后,作为纯粹的表演技艺,如唢呐吹奏技艺,则有可能留存于某一乐手个体。诚如电影《百鸟朝凤》中的那句话“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唢呐的吹奏便逐渐成为传承者个体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这或者可以诠释为传承者个体对传统的一种坚守,但也仅仅是技艺上的保留与坚守而已,与民间礼俗活动所需要呈现的功用与内涵并无多少关系。当留存有传统音乐技艺的某一个体,因为身体的疾病,或者疲于生计的奔波而导致无力“自娱自乐”——“吹给自己听”时,这一纯粹的技艺也将很快消亡。

因此,传承人对传统的坚守是应该有前提条件的,即传统音乐的传承人不能因为实施传承活动而影响到自己及家人的生计问题,这是必须满足的最起码的条件。在传统音乐发展式微的当下,政府通常会对各级法定传承人发放一定数额的津贴,但这些津贴,即使于国家级法定传承人而言也无法保证其与家人能够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于其他层次的法定传承人而言则更显捉襟见肘。因此,这些法定传承人必然要分心去从事其他营生,于自由传承人而言则更是如此,这必然会影响到传承活动的有效开展。影片中的游天鸣之所以在多方压力及诱惑下,仍能坚守自己对师父的承诺,把持对传统的坚守,笔者以为与其没有成家,还在父母的庇佑下生活,没有真正感受到生存的压力有重要关系。一旦游天鸣感受到了生活上的沉重压力,他的选择也可能会和乐班其他成员一样去寻求其他的营生方式。因此,政府对传统音乐法定传承人发放津贴并不是解决传承问题的关键,况且更多的自由传承人享受不到政府津贴,而传统音乐的有效传承却需要所有传承人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因此,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除了给法定传承人发放津贴外,还必须通过电影《百鸟朝凤》等影视作品形式的制作与传播去激发更多的人,尤其是传统音乐所属地域的当地人的关注与热爱,把传统音乐重新视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传承人才有更多的机会通过集体展演等方式呈现出礼俗活动所包含的功用与内涵,才可能在展演中获得广泛认同,并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以维持自己与家人稳定的生活。如此,传统音乐的传承人才可能安心于传承活动。于传统音乐的传承而言,虽然传承人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地方政府、民间力量、专家学者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都很重要,但“涵养适合优秀文化生长和优质内容传播的社会土壤以及构建相关的制度保障”{7}才是长久之计。当然,在商业化、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当下,要做到这点,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需要非遗保护部门和相关专家去做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结 语

电影《百鸟朝凤》所讲述的中国民间广为流行的传统唢呐技艺传承的故事,不过是浩如烟海的传统音乐事象中的沧海一粟,更多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也许“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像影片中的传统唢呐技艺那样“风光一把”。而传统唢呐技艺依凭这短暂的“风光”也不可能彻底改变其传承命运,诸多仅是从影片中获得若干“启示意义”的其他传统音乐的传承命运则更是不难想象。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当下,电影《百鸟朝凤》带给我们的也许不仅仅是文中所述的若干启示意义,还应该有“启示意义”之外的启示。即,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本就是一个主要由其自身完成的不断创新、更迭的过程,因此,也许我们可以不必过多地为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窘迫现状扼腕叹息,而应该更多地去考虑怎样科学合理、有良知的,尽我们所能地对现存濒危的传统音乐做好其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工作。

{1} 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2} 《百鸟朝凤》,小说作者陶泽如为角色学吹唢呐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522/c1013-28369367.html)。

{3} 《百鸟朝凤》票房低迷,主创:传递工匠精神足矣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512/c40606-28343697.htm

{4}{6} 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将映,张艺谋冯小刚等支持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428/c40606-28310483.html。

{5} 《百鸟朝凤》文艺片除了跪求票房,还能怎么办?

http://www.7thui.com/lvyou/4572827.html。

{7} 《百鸟朝凤》逆袭谁最尴尬? 《百鸟朝凤》放大了文化的尴尬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518/c40606-28358518.html。

胡小东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猜你喜欢

焦三爷百鸟朝凤传承者
弘扬中国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 树立民族形象 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蔡思雅 古老木偶背后的年轻传承者
白马湖的春天(小说)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
民族艺术的坚守者与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