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足跟痛 中医专家给您支招
2016-05-14
最近一段时间,王老先生双脚跟一直持续地疼,开始没当回事,谁知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王老先生来到河南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病区找到邓素玲主任医师。邓主任在王先生叙述病情中发现一个问题:王先生的床尾是冲着窗户的,而且晚上喜欢开窗睡。他认为是引起足跟痛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足跟受寒造成经络淤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什么原因会导致中老年足跟痛
邓素玲主任医师介绍,足跟痛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易患此病。中医学认为,“肾主腰脚”,足跟痛多与肝肾阴虚、局部血脉不通有关。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又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具体分析,造成足跟痛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个:
跟骨骨刺:老年人足跟痛多和骨刺有关,跟骨结节处会有大小不一的骨刺,隆起的骨刺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会产生无菌性炎症,但足跟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足底脂肪垫萎缩:脂肪垫萎缩后,会使足跟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足跟处更易受到损伤而有痛感。
足底跖腱膜劳损:一些行走时间过长、负重过度的人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出现局部无菌性炎症而有疼痛症状,部位集中于跟骨结节跖腱膜起点处。
足跟痛的主要表现
邓素玲主任医师介绍,足跟痛的症状表现主要有:
脚尖朝上脚后跟向下用力时,里面有针刺感觉;
足跟外表皮红肿,用手碰触发热;
长途步行后疼痛加重,走路时踩在石块上或下楼梯时,足部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
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严重者每走一步都疼痛剧烈。
中医外治足跟痛
中医治疗足跟痛一般采用内服和外治两种方法并用。首先根据辩证用药,足跟痛基本分为三种症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和寒凝血瘀型。在辩证内服中药的同时进行外治,外治的方法有:
很简单也很方便的一种,是用每天煎过的中药渣子加适量醋,放入纱布袋里,热度以合适为宜,热敷足跟处,一次15~20分钟。
川草乌、伸筋草、透骨草等药适量(根据自身情况,请医生开出外敷处方),加醋适量,加入热水,以不烫为适宜,每天泡脚,每天泡15~20分钟,一副药可用3~5天。泡脚后用软膏剂或护手霜涂抹足跟处再进行按摩。或者用合适的圆棍放在脚下来回滚动,也是一种按摩。
使用足跟垫。在稍厚的鞋垫上画出痛点的位置,挖空,在空处垫上药包,可用威灵仙、白芷以1:1的比例打成药面做成药包。也可不垫药包使用。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邓素玲主任医师还提醒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
尽量避免穿底很薄的鞋。要选择橡胶底的柔软的鞋子。避免走在坚硬的地面上。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抗劳损的功能,减轻局部炎症。
尽量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不时抬高足跟减轻足跟负荷。
温水泡脚,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理疗。
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