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教学之我见
2016-05-14王剑明
王剑明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要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多年来,我正是在实践这一目标中走出一条本色的教学之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兴趣,讲求规范,掌握方法,训练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养成乐于记诵精美诗文的习惯,使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语文的素养。
关键词:激其趣 导其法 养其习 背诵 教学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一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能成其为技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也不能成其为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显然,背诵是使语文技能达到熟练的有效方法之一。理解了课文,如不反复诵读,熟记于心,印象就会渐次淡薄,以至遗忘,这样,语文教学过程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理直气壮地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背诵训练。这一是出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需要,一是因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都需要有几百首诗篇,几十篇名文熟记于心。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和素质,加强对学生的背诵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
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背诵能力的培养,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一些体会。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三个方面:激其趣、导其法和养其习。
一.激其趣。
何塞·马顿说:“谁敢猛攻天堂,谁就有资格登上天堂。”卡耐基认为:“不论意见多么中肯,被人强迫而接受的意见,总是不如自己想出来的精辟。”前一句话说明自信心、意志力在事业成功中的重要作用。后一句话则表明自觉的主动精神是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培养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完成背诵任务。可以认为树立信心和克服畏难情绪是培养兴趣的前提。
我有这么一次经历,在教学《观沧海》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时,我请了一个当时不够认真听讲的学困生,让她试背,起初,她没什么信心,我对她也不抱很大希望,但是,我还是鼓励说:“你怎么就看不起自己呢?你能行,来,请按其景物线索试着背,我们一起帮助你,背错的地方改过来就好了!”她竟然磕磕碰碰的背了下去!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当时如果是一味责骂,只会使她失去信心,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恰当的鼓励,树立了信心,学习困难生也会获得成功。
又有一次,我教完《春》一课后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一些学生流露出畏难厌恶的情绪。这种情绪对学生今后学习语文会产生许多副作用。我就从教材要求和个人素质培养等角度给学生做了引导:“这篇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语言典范,文句优美,是描写春天的精美散文,写春天,至今无人能及,我们怎么能不背呢?二是从个人气质养成方面来说,记诵名篇能培养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优雅气质,是一种好习惯。我们不能把它当作是自己能力训练的一次机会,努力把它背好,甚至默写下来吗?”学生听完这番话后,都心悦诚服地完成了背诵任务。晓之以理,我又获得了教学上的一次成功。
狄德罗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人只要克服了性格中软弱、盲目、渺小的一面,他就会变得坚强和伟大起来。指导背诵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树立“我能行”“我最棒”的坚定信心,保持足够的激情,是决定背诵指导成败的关键,是测量背诵指导效果的温度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是使学生长久保持学习语文、主动进行背诵训练的动力。为了保持学生兴趣,长期以来,我经常开展语文活动。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拟对联、背诵竞赛、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小型辩论会等,并要求学生脱稿发言,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记忆能力得到了空前的训练。这些完全得益于平时的广泛积累,得益于对阅读材料的充分理解和记忆,得益于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这正印证了查尔斯·史考伯的一句话:“一个人几乎可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二.导其法。
好的方法让人事半功倍,而方法不对头,往往事倍功半。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的方法,道理也就在这里。初中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其语言本身就犹如扣人心弦的乐曲,其逻辑过程又常常天衣无缝得让人拍案叫绝。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音乐美、逻辑美,并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对提高学生背诵品质都有好处。我从理解内容和掌握方法两方面做了尝试,未尽完美,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1.深入分析、深刻理解背诵材料。
我深信:兴趣是建立在对对象的深刻理解上的。对对象一无所知,就不存在兴趣(充其量只是好奇)。死记硬背不牢靠,也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而理解背诵能把学生带出死记硬背的死胡同。我很强调理解背诵。
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对材料的分析、分类、整理,并区别对待。有的文章宜从感情上感染,有的文章宜从语言上感受,有的文章宜从逻辑上感悟。不一而足,不宜搞一刀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背诵材料理解越透彻,背诵就越迅速,记忆就越持久。背诵中,教师的指导可以避免学生认识上的误差,否则,费时费力,影响了背诵的效果。
2.逐步教给一些背诵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要求背诵的内容也多姿多彩,而我们指导背诵的方法当然要灵活多样。在此,我谈谈教学中常使用的几种方法:引诵法、听诵法、读写法、再现情境法等。或许不尽完善,也不够科学,但我很欣赏第斯多惠说过的一句话:“凡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主动精神的方法,都是最好的方法。”因此我也就不怕贻笑大方而不分巨细地略作阐述。
先说引诵法、听诵法、读写法,这三种方法都与诵读有关。不同之处是读的主体不同。引诵法侧重于“引”,即由一个人领读,其他同学跟着背诵。可用于古诗和过渡语句暂时遗忘的提示背诵:前者,类似于唱歌中的领唱,后者则类似于点拨了。听诵法,突出“听”,即听别人背诵,自己也跟随着默背。听要全神贯注,同时还要比较,每遇错漏之处应及时查阅、及时更正。这对于负责检查别人背诵的组长等同学比较适宜,可使他们在检查中熟练提高、省时省力,一举两得。我在班上推广了这个方法后,许多同学都踊跃要求当检查背诵的组长,足见这种方法的实用价值。读写法,是要求学生自读自写、边读边写成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效果好,几乎在成诵时就能默写,但一般只适合于短小精悍的文章。
再说再现情境法,此法适用于诗歌和写景抒情的散文。好的诗歌和散文都有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背诵时,可在脑中回忆其形象和意境,如有图片的提示,效果更好。如我在指导学生背诵《天净沙·秋思》时,先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这首小令所描绘的景象,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显现出一幅深秋暮景图,有了这一情景画面,就能酣畅淋漓地背诵它。此法也适用于写景抒情散文,我在指导学生背诵《醉翁亭记》一文第3段时,就是要求学生在脑际里重现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具体情景,然后以画面内容为线索,边回忆边背诵,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指导背诵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记忆较为长久。
三说限定法。可分为限量、限时和“限遍”。限量部分不加阐述,课文中的背诵都有这一类。限时指定在规定时间内要求立即成诵;“限遍”,指要求限读几遍(如三遍、五遍等)立即背诵。限时对阅读速度不快的同学不利。“限遍”难于统一时间。应该说各有优劣。我在教学中也都有试用过,总体效果良好。如果能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如在男女之间、小组之间等进行限定背诵比赛,那效果又往往出人意料。
背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背诵了大量的诗文,实现“量”的累积,才能形成语感,增强感悟能力,积累文学素养。“用力多者收工远”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准确熟练地背诵《课程标准》规定的诗文,另外还可推荐背诵一些课外优秀诗文,学生有了这些“量”的累积,就会水到渠成,融会贯通,一旦应用时便犹如源头活水般涓涓而来,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聚沙成塔,积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教学的效果是一项长期累积的过程,任何急于求成和机械搬用方法都无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以上所讲种种方法,实施一两次容易做到,但要培养成为一种习惯,却是相当难的,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愿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能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使学生真正获得学会学习的本领。
参考文献
1.《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八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用书》。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葛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