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需要真正的阅读

2016-05-14樊立英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能力

樊立英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保障。通过阅读,学生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那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组织好阅读活动呢?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40

在当前背景下,小而言之一个人的人生,大而言之整个社会的繁荣,都离不开阅读。从小方面说,完美的人生就是以阅读求知识、求发展、求前程的进取人生。个人前程的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最后往往落在阅读能力的较量上。能读书、多读书、会读书的人往往最终赢得人生。相反,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输掉人生。现在的社会是知识富有者的社会,只有多读书才能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优先发展的机会。从大方面来说,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要系统地保留下来,并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并得以传播,都要靠阅读来实现。因此,要大力倡导阅读活动,尤其要从孩子们开始。

快速准确的答题离不开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阅读,语文素养的提高更离不开阅读,可以说阅读不仅是语文成绩提高的保证,还是所有学科学习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最佳学习时期,如果能够好好地进行阅读,必将使自己的综合素养得到巨大提升。阅读这么重要,但近期我在学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有45%的教师不太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60%的学生并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80%的学生没有意识到阅读能力不高是制约自身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需要重新认识阅读,让学生有真正的阅读。

2015年的中考题中有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的考查,问题是这样的: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谁,文段中“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什么,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2016年的北京高考说明中明确指出,12部名著(《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明后年纳入必考内容,对考生阅读经典的要求有所提高,将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经典”“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经典”的“理解、感悟和评价”。据业内人士分析,这12部名著主要依据高中语文课标建议的课外读物确定,很可能仅仅是高考阅读的“底线”,因为这12部经典只是“例举”,应鼓励考生在这些篇目的基础上更广泛地阅读。这也就意味着今后中学阶段的考试肯定少不了关于课外阅读的考题。也就是说我们的阅读必须动真格的了。

平时,我们也有阅读,会定时给学生找些美文、满分作文、砺志文章等,学生手里也有一些《文学与人生》杂志,我也鼓励学生读《读者》等,但与这些书相比,我们的阅读是远远跟不上的。别说学生需要增加阅读,就拿语文教师来说,以上这些书认真地读过几本呢?要让学生热爱阅读,有真正的阅读,还得从语文教师自身开始,我们应身先士卒,作为表率。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的阅读呢?笔者经常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鼓励学生多读经典

每周都会有一节专门的经典阅读课,在这节课上,我会把所有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览室或者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读书,自己则什么都不讲,不分析、不引导,由学生自行安排阅读古典名著。我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先累积而后提升的过程,正所谓“厚积薄发”,而这个累积的过程可能会比较长,甚至是感觉不到的,但这个过程必须得有,任何方法、技巧、窍门之类的灌输都只是拔苗助长。一位苏州名师说,他从来不让学生看什么满分作文,甚至不主张他们看诸如《读者》《文摘》之类的杂志,而是要求学生踏踏实实地读书,读《百年孤独》《黄金时代》《苏东坡传》《美学历程》,认认真真地读。我想能把这样大部头的书读下来的学生,他的语文素养自然是极好的。这种素养不是阅读多少满分作文能换来的,更不是大讲特讲写作技巧的结果。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踏踏实实的真正的阅读。

二、课内阅读目标明确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让学生明白这次阅读要达到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学生读了很多遍课文之后,我又让学生仔细读最后三段,这次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这三个比喻的运用,思考把春天比喻为刚出生的婴孩、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壮的小伙子有什么好处,品味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实践证明,有了目标,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有的放矢,不盲目,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课内阅读要有层次

很多教师都觉得有了读书声,课堂上便有了活力,于是挖空心思,变着法儿地让学生读书:齐读,总感觉有人滥竽充数,便来个体读,又感觉有的学生没动起来,又换做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学生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早自习读,阳光诵读,没完没了地读。诚然,读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没有书声的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可是课堂上出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读书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只会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反感。这样的“书声琅琅”我们宁可不要。我们提倡多读,但不是傻读、死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找到适合学生层次的内容或者问题。同样是一篇文章,对初一的学生和初三的学生的要求就不能一样,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高低层次是不一样的。同样一篇文章,学生阅读第二遍之后的理解跟阅读第一遍时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层次就应该再高些,并且每一次的阅读都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新的认识、理解和体悟。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以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自主探究、互助学习小组活动成为了课堂上的常态,笔者听课时常常见到课堂上多种形式的阅读和花样繁多的活动,但总觉得热闹过后就是空虚,形式背后没有内容。我想,课堂无论怎么改,语文教学的关键始终是阅读。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就是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阅读,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谈,我们切不能为了追求形式的变化和时尚的理念而忽视了真正的阅读。

参考文献:

[1] 周秀芳.例说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位[J].语文教学通讯,2007

(4).

[2] 贝学问.阅读教学,蕴含生命的教学——从散文《绿》的课堂教学说开去[J].新语文学习,2007(2).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阅读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四美赏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