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进谏有一套
2016-05-14马少华
马少华
提起古代的“谏臣”,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都是魏徵。这位贞观名臣在跟唐太宗共事的17年中,共提了264条建议,被唐太宗全部采纳,魏徵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谏臣”的最佳代表。
然而,像魏徵这样敢于“犯颜直谏”的硬骨头,虽说历朝历代都有,但几千年累积下来却没有一个人能像魏徵这样受到推崇、重用,反而动不动就被砍了脑袋,甚至被夷三族、九族。究其原因,除了唐太宗“善纳雅言”,还得力于魏徵独特的进谏之道。
第一,奠定理论基础,即让唐太宗明白什么是明君和昏君,什么是良臣和忠臣。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什么是明君?什么又是昏君?魏徵回答:“明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广开言路,听取不同意见;而昏君的共同特点则是闭塞言路,偏听偏信。即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后来,魏徵又提起了良臣和忠臣的区别:“良臣既能使君主赢得明君的美名,又能使自己获益,福禄双全;而忠臣却只能以忠君为名,让君主背负昏君的恶名,自己也身首异处,空有一腔热血,却让国和家都同归于尽。所以,陛下一定要让我成为良臣,而不是忠臣。”
只要让唐太宗明白了这套理论,也就为以后的进谏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即使双方出现了一些矛盾,唐太宗也不至于跟魏徵完全闹翻。
第二,给唐太宗树立一个目标和榜样。
唐太宗是一代明君,是无数人的偶像,但他心里也有自己的偶像。他曾多次说过:“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有了这句话就好办了,聪明的魏徵在日后的进谏中就经常拿尧、舜来做比较,自然屡试不爽。
比如,有一次唐太宗实在被魏徵惹烦了,就指责他说:“以后我说话的时候你能不能别老插嘴?有问题不能下来再说吗?我好歹也是个皇帝,当着大家的面你就不能给我点面子吗?” 魏徵眨了眨眼,说:“当年圣君大舜曾对群臣说:‘你们有什么意见要当面说,不要开会的时候都不说,下来又乱说。陛下您想做尧、舜那样的圣君,却不让我们做尧、舜的臣子,这也太自私了吧!”
听了这一番话,唐太宗的气自然也就消了。
这就是魏徵的主要进谏方法之一。在古代,皇帝毕竟是皇帝,聪明的大臣绝不会跟皇帝针锋相对,让皇帝下不来台,而是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让皇帝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进谏。然而,历史上的大多数谏臣却不明白或是不愿明白这个道理,动不动就“犯颜直谏”,恨不得扇皇帝几个耳光,硬逼着他认错,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但对进谏毫无用处,而且对自己的生命也造成了威胁,典型的误国误人。
或许有人会说,魏徵的美名都是因为遇上了唐太宗这位千古难遇的好皇帝,要是碰上一个昏君就很难说了。但是同样在唐太宗时期,还有很多跟魏徵一样的谏臣,却远远没有魏徵的身前身后名,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比如贞观四年,唐太宗想重修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写了一道奏折,洋洋洒洒地历数了历史上的成败经验,最后还说,陛下您没有去学历代帝王的优点,反而专门学他们的缺点,真是比隋炀帝还过分!唐太宗耐着性子看完,瞅了瞅张玄素,说:“你说我比隋炀帝还过分,那比桀、纣呢?”
桀和纣是历史上典型的昏君代表,张玄素想也没想,直接答道:“如果陛下真的重修乾元殿,就跟桀、纣一样昏庸了!”
唐太宗被这句话噎了半天,好在他还没忘“兼听则明”,便强忍了下来,下令停止重修乾元殿,还专门赏赐了张玄素。
就在唐太宗赏赐张玄素一年之后,又提出要重修乾元殿。这时,民部尚书戴胄站了出来,进谏说:“现在刚建国不久,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陛下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简直太过分了!”唐太宗虽然不高兴,但还是碍于面子,收回了命令,还赏赐了戴胄。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又想重提修殿之事。
唐太宗既然知道自己错了,也接受了大臣的进谏,为什么还要三番两次地反悔呢?
在这次事件中,无论是张玄素还是戴胄,进谏的方式和内容都是历史上很常见的,即把皇帝当成小学生,动不动就跟他讲一堆大道理,脾气来了还要痛骂几句。可想而知,没有一个皇帝喜欢这样的进谏,即使英明如唐太宗,表面上答应下来,心里还是不痛快,也就有了三番两次的食言。
第三,给唐太宗讲明利害。
贞观六年,大唐已开始步入盛世,唐太宗一膨胀,就想去泰山封禅。消息一出,群臣纷纷表示祝贺,头脑灵活的已经开始准备行装。当然也有几个头脑清醒的,想反对却又想不出合适的理由,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魏徵。
这时,魏徵咳嗽了一声,说:“陛下,先别这么兴奋,我觉得还不到封禅的时候。”
唐太宗早就料到魏徵会反对,所以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你觉得还没到封禅的时候,是认为我功劳不够高、德行不够尊、中国还未安、四夷还未服、年谷还未丰、祥瑞还未至吗?”
这就是所谓的“六德”。唐太宗说完,得意地看着魏徵:这下没话说了吧?你总不会说我没有这“六德”吧?
这时,魏徵不慌不忙地说:“陛下有这‘六德是天下共知的,去封禅完全没问题。不过,去泰山的沿途,因隋炀帝无道,连年兵火不断,千里无人烟,虽然这几年陛下治国有方,民生逐渐恢复,但仍然很萧条。陛下如果去封禅,周围很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者也都要跟随,要是让他们看到这沿途的萧条景象,他们会怎么想?我大唐的国际形象还怎么维持?”
这一番话下来,唐太宗的冷汗也下来了。本来想借封禅扬威国际,却没想到起了反作用,赶紧取消!
这就是魏徵的进谏智慧。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只是用“劳民伤财”这样的陈词滥调去劝唐太宗,作用几乎等于零,那就讲讲其中的关键利害,最急于展示的东西恰恰会成为最怕暴露的东西。别说是英明的唐太宗,就是一个昏君,也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进谏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
难怪唐太宗曾笑嘻嘻地说:“人言魏徵举动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