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存在的问题探析

2016-05-14陈丽君

中国经贸 2016年9期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方法问题

陈丽君

【摘 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现阶段在受到地区差异、行业差距、平均主义并存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秩序与分配关系呈现出紊乱的发展局面。在新形势下积极完善新的工资分配模式,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成为了解决机关事业工资分配的重要内容。本篇文章从多个方面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结局措施,措施内容涵盖范围较广,包括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人事制度、完善工资制度、实施地区津贴等,旨在推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问题;方法

众所周知,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在我国工资分配关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涉及到机关事业人员的利益,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在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发生重大变革,职工工资水平得到增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偏低现象得到缓解。但是从全局出发,因受到地域性、行业差距、平均主义并存的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中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因此,积极探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改革的基本原则

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中,工资分配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政策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需要遵循三点原则:

1.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

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改革要想打破其中所存在的弊端,实现有序发展则需要在公平与公正的基础上完成,另外以及员工的个人能力以及实际成绩之间所存在的差别,将差距拉开,从根本上打破平均主义,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良性循环,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2.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互结合的原则

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中,坚持按劳分配以及多劳多得的同时,需要将同行业以及单位内部的单一工资制度打破,利用各种有利的要素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判定,从根本上保证参与分配权重比例的权威性以及全面性,并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发展的特点,制定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分配制度,并将生产要素的参与分配加以体现。

3.坚持区分对待,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

从当前我国机关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积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分配自主权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发展举措,尤其在国家政策指引以及主管部门调控的工资总额内,从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工作性质、任务、特点以及经营方式等角度出发,选择有效的内部分配方式,推动工资分配的公平与公正。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存在的问题

1.工资分配依据不合理,体制不符合发展需要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所采取的工资分配制度主要是依据员工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作为主观因素,这种制度仅仅将员工的资历、岗位、工作量、对企业的贡献进行体现,如此一来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资分配依据不合理,会对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造成影响与偏差。另外,在时代的发展下,虽然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经过多次调整与变革,但是仍旧无法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明确的任务目标,且工资水平与服务质量、经济效益无任何联系;二是当前诸多机关事业单位仍旧吃“大锅饭”,无法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无法留住高层次人才。

2.工资形式未根据单位职能变化而调整,平均主义依旧存在

当现阶段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现状分析,很多机关事业单位所采取的工资形式并没有严格按照职能的变化而调整,比如在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发生调整与变革,主要是依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但是当前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性质与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工资形式却仍旧采取传统时代所规定的,这便无法推动机关事业单位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与进步。除此之外,另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便是平均主义依旧存在,工资平均化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资平台现象十分严重,职务、学历、工作资质差距较大的人聚集在几个工资平台上,虽然工资改革对该现象加以调整,但是因受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平台问题仍旧存在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之中。二是因机关事业单位中不同职务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比较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平均主义。这种情况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会诱导员工出现心里不平衡现象,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会造成诸多影响与不足。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问题解决的方法

1.依据经费来源与职称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工资形式

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出政府的作用与职能,需要对政府授权,使其具备管理职能、审批职能,并将执行全额事业工资的单位调整为执行机关工资;其次,需要依托政府开展经营性活动执行差额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最后,要对财政实施补贴的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全额事业单位工资。

2.积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新工资制度

在新形势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所颁布的工资改革制度与文件,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有效运转。除此之外,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依据新工资制度在运转中所出现的平台现象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偏低的问题,将完善新工资制度作为主要的内容,保证制度内的工资增长是现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并且要充分发挥出“开正门、堵旁门、关歪门”的重要作用,将不合理的工资结构关系加以改革与完善。

3.调整地区津贴实施方案

正如上文所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会受到地区差异性的影响,在新工资制度中需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地区津贴实施方案,并集中解决高度统一的地区差异矛盾。其中地区津贴补助需要严格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物价水平的基本现象进行确定,比如对于比较艰苦的边远地区则需要给予倾斜政策,并调节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还需在之前地区津贴的基础上完善津贴补助行为,避免出现互相攀比津贴方法的现象,进一步打破地区之间不合理的分配现象。

4.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中存在无序的现象,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原因便是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在抓好新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地区、部门之间工资的分配与调控。依据相关政策得知现阶段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调控的关键点则是实现“福利的工资化、工资的货币化、发放的规范化”,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外的收入积极纳入到宏观调控轨道之中。另外,因为我国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受到多种因素,长年累月出现的,如果仅靠其中的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整的,所以需要结合机关事业单位人事、财政、审计、税务、统计等部门,形成一股合理,提高调调控力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此外,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同样需要积极做好工资分配问题,在传统工资制度运转的基础上加强对部门以及地区间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在疏通工资增长渠道的同事,将各种非正常收入分配方式进行制约与杜绝。除此之外,机关事业单位需要构建切实有效的制度化总量调经办法,进一步健全调控手段,加强国家工资总额计划的重要意义,构建有效的工资基金监察制度,强化工资基金的管理力度。对于工资外的收入需要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到工资总额计划以及工资基金管理之中,或者将单位福利性支出积极纳入到职工工资范畴之中,对机关事业单位以各种名目发放实物的现象打破。

5.加快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在新时期加快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是极其重要的,因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与认识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单纯的考虑分配是行不通的,需要充分考虑人事制度与工资分配所造成的影响。一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比较低,且存在非常严重的平均主义,尤其在每一次调整的时候面对广大的职工队伍,无法保证决策者决策的正确性。因此,需要加快认识制度改革,并构建符合实际需要的公务员制度与分类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减少财政供给人员,积极构建一批高效的人员队伍,制定严密的认识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6.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在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尤其是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导致机关事业单位过分强调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分配对经济以及社会所带来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国家政府在各个年度能够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增加工资主要取决于财政状况,并非严格按照国家的中长期计划进行安排,不论是工资计划还是分配决策,均存在一票否决的现象。如此一来则会导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无法按照比例增长,并且也无法保证与经济增长形成合力的比例关系,致使工资增长不均衡,员工心理呈现出不平衡,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激励作用。在此发展背景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职工工资计划的合力安排,积极遵循党中央、国务院所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合力安排工资的增长幅度,在保证宏观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年度之间的均衡增长。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保证机关事业单位新工资制度运转灵活的基础,也是汲取机关事业单位历史经验与教训所获得的重要分配方式。

7.搞活内部分配,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

机关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在核定工资总额的范围内开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且在领导人员的指导下搞活工资部分,实施重新分配,并且要将机关职业单位员工的津贴以及各类补贴进行捆绑,实现重新分配。此外,对于构建健全制度的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在工资总额基础上实施内部分配制度,比如采取岗位工资制度、协议工资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年薪制度以及量化计分制度,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分配模式才能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的有序发展与全面进步。当然,机关事业单位还需要结合产权制度改革,构建股份制公益性事业,按照股份制的形式确定分配的形式,并在成果中取得收益,允许机关事业单位能够高新聘用优秀的人才,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以及一流报酬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是关系到职工自身利益,完善人事制度的关键因素,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虽然在上个世纪历经多次调整与改革,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中仍旧存在非常多的不足,因此在新形势下需从多个方面加以考虑与分析,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在本次研究中笔者结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认识,从3个方面提出问题,从6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因所提出的解决措施具有一定的缺陷,在部分区域无法得到有效应用,所以还需要他人能够继续补充与完善,实现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合理性、科学性、公平性。

参考文献:

[1]张楠. 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与绩效工资分配问题探讨[J]. 知识经济,2015,No.34906:63.

[2]胡杰军. 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与绩效工资分配问题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5,No.10506:100.

[3]陈光明. 浅谈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湘潮(下半月),2012,No.37703:96.

[4]孙仁美. 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问题与对策[J].商,2013,24:74.

[5]王金曼,颜彭丽,牛志盼.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2:181-182.

[6]郭飞,王飞.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改革:成就、问题与对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3:27-40+160.

[7]傅志茹,刘薇. 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历程和关键[J].天津水产,2010,01:41-47.

[8]孙小琴. 浅析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9:66-68.

[9]王军. 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探析[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04:24-25.

[10]刘宇. 对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探讨[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03:150-151.

猜你喜欢

机关事业单位方法问题
浅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
初探实现公平分配目标进一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用对方法才能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