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装过后的光伏现断崖?
2016-05-14李帅
李帅
“6·30”后的光伏市场似乎陷入了价格恐慌。事实果真如此么?企业和市场又该如何正确面对利好政策的空窗期?
“最近光伏产业的焦点话题就是价格问题,因为6·30之后价格下降的比较快,光伏从业者感觉比较突然,甚至有些恐慌。事实上说是突然,但这其中也有不突然的因素。”8月27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召开的2016光伏+能源互联网研讨会上,中国光伏协会的王勃华秘书长谈及光伏焦点时这样说道。
这样的“恐慌”绝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进入七、八月份后,光伏组件报价就开始走低。最低从七月份的3.16元/瓦进一步下降至3.06元/瓦;而且中位值基本在3.2-3.3元/瓦左右。相比上半年单、多晶组件价格的3.8-4.0元/瓦,近期的价格不禁让光伏企业感到一丝寒意。
价格是市场中最为敏感的数据。它不仅能够触动了企业的神经,而且在让企业紧张的同时,对于光伏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组件价格的下跌受到价格曲线迟滞效应的影响,从价格总的趋势来看,价格是一路下降的。但是由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比较好,所以从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期间的价格基本没有变化。在6·30之后直到现在集中爆发,价格下降的比较厉害,价格下降有一定的迟滞。
其次,整个过程存在价格预期作用。光伏项目招标的时候,往往都是几个吉瓦的大标,企业招到标后,会有几百兆瓦的规模在下半年或者第二年上半年的时候完成交货。组件价格的下降也代表了企业对成本下降的预期,等到交货的时候,组件的价格可能就没有现在感觉这么低。且招标规模大,业主又是大国企,报价下探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在这种时候依然会有很多大企业抢占市场份额。”
不管怎样,价格是出乎意料的。在光伏电站招标方面,国际市场开始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势,阿联酋出现了最低招标2.99美分/千瓦时的价格,智利也有6.5-6.8美分/千瓦时的价格。国内市场,像江苏、安徽这样的三类地区,其上网电价报价已经开始出现低于0.98元/千瓦时的情况。江苏现在是0.92-0.98元/千瓦时,安徽则是0.94-0.98元/千瓦时。事实证明,通过技术的提升,最终实现上网电价的下降是可行的。
价格是出乎人们的预料的。“甚至于我在和企业交流的时候,出现了八毛多的价格水平,总之上网电价下降是大势所趋。当然,国外光伏电站融资成本低,且非技术成本(如项目前期、并网等)也比国内要低。”王勃华说。
6·30之后,特别是上半年装机达到20GW的数据出来之后,光伏行业很多人产生了这样的错觉“下半年可能就没有项目了”。持有这种“断崖式”的判断的人和企业并不在少数。事实上情况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业内有许多声音在讨论下半年光伏是酷寒还是寒冬问题,其实秋天可能都达不到。”王勃华说。
那么下半年光伏的发展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情况呢?能源局官员曾表示,下半年能达到7——8GW。以往光伏项目都是每年1月份发布建设指标,今年直到6月份才发布指标,其目的也是为了迟滞一些,考虑为下半年的发展留些空间。此外,光伏领跑者计划的5.5GW是不占用指标的。按照大同的经验,起码会有一半的规模会在今年下半年发生,再加上光伏扶贫、建筑光伏等分布式光伏的装机,数量会更多。而这些装机也不占指标。
尽管7、8GW的规模可能和上半年的20GW没法做比较,但是也算尚可。不能只是追求光伏装机规模的增加,要求下半年要达到20GW或者更多,而是要考虑如何使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中国的制造环节曾一度占到全球的八成,但是不能仅考虑中国市场,去年中国市场仅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市场还在国外。美国、印度和新兴市场也是有希望的。
当然,光伏发展的老问题仍然存在,像补贴拖欠、限电和土地的使用。其中关于土地问题,王勃华透露,有一封信写到高层,现已责成一位副部长来协调四个司,最近召开的一次会应该说颇有进展,这个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是值得期待的。
诚然,抢装之后,市场降温,领跑者计划也爆出低价竞标的不良现象,质量保证问题引起关注。但是经过我们仔细的分析和判断,可以看出光伏进入下半年之后,市场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在上网电价下降的大趋势下,企业还是应该注重自身技术的进步,最终实现成本的下降,不再依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