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明天
2016-05-14
最近一段时间里,煤炭业似乎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每每提到煤炭,都是些下岗职工上街、发不出工资、污染大这些负面消息。
而在公众视野之外的专业领域,能源行业似乎更加在“边缘化”煤炭。各类能源会议、论坛上,煤炭的身影日渐稀少。“煤炭越来越不重要。”这似乎已经成为整个能源行业正在形成的约定俗成。
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煤炭依然占据中国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二,是最主要的能源类型。
这样巨大的差异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煤炭在中国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多达40亿吨标煤的消耗如此忽视是科学的么?数百家企业,几百万从业人员的未来真的就像表现出来的这样黯淡无光么?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煤炭行业陷入如今这样糟糕境地的根源,并不在于碳排放、环保、大气污染,本质还是在于极度过剩的产能。
而去产能也确实是今年国家政策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依然遇到了许多很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衡量落后产能的标准如何确定?历史悠久、旧矿多的国企如何应对重大负担?
最终我们看到,政府最拿手的还是“一刀切”的方法。简单粗暴的规定所有煤炭企业只能生产276个工作日。不仅直接减少了煤炭产量,而且间接刺激了煤价上涨。
对于政策所造成的“恶果”,本期《能源》杂志的封面文章《“还原”煤炭》已经做了详实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能源转型、过剩加剧的时代里,行政的力量已经不再是一部分企业的灵丹妙药了,即便是政府有意通过政策来“扶持”甚至是“保护”某些企业,在市场力量的面前,依然是渺小的。
我们都说从2002年到2012年(大约数)是煤炭产业的黄金十年。但是至少对于很多国有企业来说,由于保障性煤价、政府干预、管理粗放等原因的存在,并没有能够获得极大的“暴利”。
因为政府干预而没能在黄金年份赚取更多暴利的煤炭企业有权利在当下诉求更多的利好政策。政府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有针对性的更多更恰当的政策,而不是在一刀切之后到处补漏。企业应当思考的是,政府“输血”用尽的那一天,该怎么办呢?
年初龙煤的事件历历在目,煤炭企业的人员安置难题也被彻底曝光。也许,产能、价格、转型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体制内收保护太久、且数量巨大的煤炭企业员工(非矿工),他们能够真正的适应残酷而又真实的市场环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