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指导下的校企合作是校企共同发展

2016-05-14史文生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9期
关键词:校企人才职业

史文生

2012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成立。2013年以来,河南省分3批相继成立了25个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即行指委,以加强行业指导,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走向深入。

为什么要行业来指导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首先,行业主管部门具有专业权威和管理职能。专业权威表现在其具有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同时,大部分行业主管部门是本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者,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在推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行业主管部门能够调配市场资源,提供有关服务,协调各类关系,规范相关行为。其次,省政府对行指委在校企合作方面提出了要求。《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豫政〔2012〕48号)赋予了行指委“引导、协调、指导本行业的校企合作工作”的职责。再次,行业部门有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经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是由行业来主办的,而且办得相当好。最后,校企合作需要行业给予指导。在职业学校、企业之间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单一学校与单一企业的校企合作往往不够全面,或者针对性不强,难以形成聚集优势。行业主管部门站在行业发展的全局,能够在人力资源培养和人力资源需求方面宏观把握,而且校企双方对行业部门都比较信任,行业部门对双方都比较了解。通过行业搭建平台,能够挖掘双方的共同价值、观点和利益取向,找到利益的结合点,构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机制,使校企双方达成深度合作。

行指委的工作目标,是推动校企共同发展。第一,行指委应积极履行职责。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关于成立首批河南省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通知》中赋予行指委的职责是:分析行业人才需求、推动校企联合办学并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习和企业培训质量、推动校企间高技能人才和教师的沟通交流、提出本行业专业设置、建设标准等。对于上述职责,行指委应立足于为全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服务,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行指委应把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作为工作重点,分析行业人才需求与供给现状,顺应本行业的发展规划与职业岗位前景,对人才需求规模与知识素质结构作出较准确的定位,为行业内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提供服务,为行业内企业用人提供服务,适时发布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第二,行指委应当全方位指导校企合作的全过程。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行业仅仅是参与。现在为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行业应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专业建设、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教材编写、课程开发、课堂教学、顶岗实习等各个环节给予指导,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服务于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第三,行指委应指导技术技能人才的就业。就业是联系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关键环节,行指委应着力加强协调和指导,促进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第四,行指委应发挥好纽带和桥梁作用。行指委在指导、协调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中,应积极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推动校企双方共同研讨、产教对话,促进本行业的产教融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此前我们说“校企合作”,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职业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新形势下,我们应提出“校企共同发展”。通过行指委这个平台,职业学校可以获得有关行业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的相关信息,获取人才培养工作的参考依据;企业可以了解学校的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情况,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省教育厅应加强指导、协调和督促,促使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校企共谋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成人教育处副处长)

(责编 张红延)

猜你喜欢

校企人才职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毛遂自荐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