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6-05-14罗及红
罗及红
我院确立以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 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提出“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实践教学,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四步教学法”,即讲、做、测、补四个教学环节。会计专业的实践证明,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特色明显,效果显著:我院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证中,会计电算化课程合格率高达95%以上;连续两届在湖南省教育厅会计专业毕业生技能抽查中,合格率100%;2013年荣获全国大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一、确立实践教学目标
高职学院会计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而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获得,需要高职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其中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特色之一,企业信息化更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而会计信息化又正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目的, 就是为适应会计信息化的需要, 培养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熟练掌握和运用财务会计软件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我院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确立如下:以培养会计信息化领域高技能人才为导向,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财务软件操作技能训练,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契合性,在仿真任务、项目环境中完成教学内容,兼顾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盯就业岗位群要求,使课程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需要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毕业生“零库存”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师经过充分调研,认真听取企业专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建议,高度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一个与课堂理论教学体系相互平行、相互联系、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模式 ,即“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学模式。
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性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通过由基础到综合、由实训室到企业现场、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提升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形成理论、实践教学交融渐进模式,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实施“三结合四阶段”教学方式。“三结合”是指课堂教学、实训室操作和课后学生自主实训相结合。“四阶段”具体如下:教师在多媒体教室里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堂讲授);在多媒体机房利用多媒体演示设备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跟着老师操作软件,处理会计业务(演示教学);教师在模拟实验室里指导学生操作软件,处理会计业务(实训教学);学生在课后利用校园网提供的实训教学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训操作练习(自主实训)。
理论教学中融合模块式实训教学,并强化职业资格考试,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应知应会内容接轨,从而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职业认证、‘零距离上岗”的完美结合,并将课内单项实训、课内综合实训、课后学生自主实训、专业岗位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有机结合,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师进行了多年教学与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四步教学法”,即讲、做、测和补四个教学环节。
1.讲
虽然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如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以学生实验实训为主的课程,但教师的讲授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少走弯路和错路。至于是先讲授还是先实验实训并不重要,关键是教师首先要解决好“讲什么”和“怎样讲”的问题。
笔者认为,“少而精”应当作为“讲什么”的主要原则,即以学生实习的“必需、够用”为标准取舍讲授内容。至于“怎样讲”,则要根据技能项目的内容及特点而定。如会计电算化中“普通采购业务”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就应该先介绍业务流程,即“订货→到货→入库→发票→结算”;再介绍财务处理步骤,即“在存货核算系统做正常单据记账、生成凭证”和“在应付款系统审核单据并制单处理”;讲解结束后再用案例操作演示。再如“各系统初始化设置”,则可以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以学生边做教师边讲授为好。这样的“讲”,课时少,方法活,内容精,指导性强,教学效果好。
2.做
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最终还是为学生的“做”打下基础,学生现场“做”才是会计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因为教师“讲解”和“演示”得再好,也不能保证学生“做”得很好。
教师应该尊重和理解实践性课程教学的这一特点,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对畏首畏尾的学生要鼓励,对眼高手低的学生要督促,对骄傲自满的学生要鞭策,对调皮捣乱的学生要批评,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会计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目标。
另外,教师对于实验实训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在“做”的教学环节中也很重要。比如,在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对“基本操作技能”的强调,如账套的引入输出、电脑桌面时间的设置、电脑死机的处理等。在“两人一组”互助互学的实验实训中,教师可安排几位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当“小老师”,他们既能及时帮助其他学生解决一般性、普遍性的疑难问题,又能使自身的操作能力得到极大地锻炼与提高(这是我系教师培养和选拔专业竞赛选手的经验做法之一)。这些在实验实训上的组织和管理措施,既能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又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3.测
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如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内容应从以理论为主转向考核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方式应从以期末笔试为主转向实际动手操作与笔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则应采取校内考核与社会考证相结合。由于强化了平时的实践环节考核力度,重视了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
加强对学生已做技能项目的及时测试与总结,是检查与促进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质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为此,在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这一教学环节。
按照“会、精、快”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要求进行严格的测试,并将所测试的成绩作为期评成绩的一部分(笔者主张技能的“应会”测试占期评成绩的80%,而期末“应知”考试只占20%)。
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可将技能项目分总账系统(含报表)、薪资资产系统、应收应付款系统和供应链系统四大模块进行“应会”测试,各占期评成绩的20%。
每当学生学完一个技能模块之后,教师就要及时组织测试。为防止学生作弊(如拷贝他人的账套,调换别人的电脑等),教师必须事先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姓名作为制单人,在检查提前交卷学生的账套资料并登记成绩后及时关机,并要求提前交卷学生及时离场。
4.补
“补”是对以上三个教学环节的补充,其内容及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组织与开展实践性课程技能比赛,即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活动,它能促使学生把所学的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能丰富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它与上述三个正常教学环节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可以使实践性课程教学取得最佳效果。这也是我们培养和选拔会计专业竞赛选手的经验做法之二。
期末对平时所进行的技能教学模块“应会”测试集中安排一次补考,使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其中一两个技能教学模块的补考。笔者认为这样能真正体现“考试不是教学之目的,而是促进教学之手段”,因有补考机会,学生会对自己考试不理想的技能模块进行强化训练,最终使该项技能达到合格的水平。
(责编 周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