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收购九龙仓对万科股权之争的启示
2016-05-14高潮
高潮
股权之争在全球证券市场向来都是最博人眼球的,但这一年来,A股市场上围绕着万科的股权之争格外引人瞩目。
去年7月,宝能增持万科公司股份第一次达到5%举牌线后,宝能又持续在二级市场增持万科公司股票,引发了万科管理层的不安。去年12月,王石公开表示不欢迎宝能做万科第一大股东。此后,围绕着万科的股权之争,博弈各方合纵连横,局势发展跌宕起伏,愈演愈烈。直至今年7月监管部门介入,当事各方才稍有克制,但股权的争夺战仍在继续。
1978年,港股市场也曾发生过一桩著名的九龙仓股权争夺事件。当年实力正处上升期的李嘉诚大胆出手购买英资主盘的九龙仓股票引起了控股股东怡和洋行的强烈抵制。此后围绕着九龙仓股权的争夺,李嘉诚纵横捭阖,进退有度,最终将九龙仓购并事件演绎为 “和为贵”的典范。
得九龙仓者得香港水运物流业
“九龙仓”原是一家英资企业,由凯瑟克家族创立,并在香港上市。在资本结构上隶属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与香港置地并称为“怡和双翼”。 当年,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其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由于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资产雄厚,九龙仓成了众多投资者窥测的对象。可以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在怡和系的执掌下,九龙仓虽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物业,但在经营方式上却不足称道。他们固守着用自有资金兴建楼宇的理念,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缓慢,使得集团陷入财务危机。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包括怡和在内的许多投资者并不看好九龙仓的发展前景。到1976年12月底,怡和只持有约5%的九龙仓股份,达到了历史最低比率。
但李嘉诚相反。他认为,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如果合理开发,未来价值不菲。于是,李嘉诚开始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吸纳了近2000万九龙仓股。
但毕竟李嘉诚持有九龙仓尚不足2000万股,距离控股股东还稍有一定距离。按照《公司法》,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其控有的股份在50%以上。否则被收购方反收购,会使收购方的计划前功尽弃。当时九仓股票的股价已被炒高,要想增持到51%的水平,已非李嘉诚的财力所能及。
而此时九龙仓的老板已经在布置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龙仓股,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实际上,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以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怡和也只得向香港第一财团英资“汇丰银行”求救。而汇丰银行同时是李嘉诚和怡和洋行收购和反收购资金的债主。虽然汇丰银行与李嘉诚已合作多时,双方关系良好。但汇丰银行与怡和洋行的战略关系似乎更加紧密,这使李嘉诚的进一步增持九龙仓陷入了困境。
以退为进 一石三鸟
正当李嘉诚与怡和正在为控股九龙仓暗中较量之时,有着“世界船王”之称的包玉刚亦正在积极争夺九龙仓。
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石油危机,导致越来越多的油船闲置,包玉刚不得不考虑“减船登陆”,准备套取现金投资新产业,而他瞄准的产业正是香港百业中前景最诱人的房地产。无疑,九龙仓最被包玉刚看好:九龙仓码头货仓,有利于发展海上航运;而它的地面物业,可为未来“减船登陆”施展拳脚。但当包玉刚真正将收购的目标锁定在九龙仓时,他才发现李嘉诚早已捷足先登。
对包玉刚而言,从李嘉诚手中接受了九龙仓的1000万股股票,再加上他原来所拥有的部分股票,包玉刚已经可以与怡和洋行进行公开竞购。如果收购成功,包玉刚就可以稳稳地控制资产雄厚的九龙仓。而从自身而言,李嘉诚以10-30港元的市价买了九龙仓股票,并以30多港元脱手给包玉刚,一下子就获利数千万港元。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包玉刚搭桥,从汇丰银行那里承接更多和记黄埔的股票,为未来将和记黄埔收于囊中奠定基础。
1978年8月底,李嘉诚秘密约见了包玉刚,秘密地订下了一个同样精明的协议:李嘉诚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以3亿多港元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则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
在对九龙仓的收购中,李嘉诚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通过一退一进,一石三鸟,真正成为了九龙仓并购大战中最大的赢家:通过低进高出九龙仓股票,净赚数5900万港元;与包玉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借助包玉刚之手得到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为下一步顺利吞并英资和黄、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退出九龙仓并购卖给汇丰一个人情,巩固了与汇丰的关系,使其日后力助李嘉诚吞并和黄,获取了更大的利益。
宝能能否步李嘉诚后尘
反观日下仍在发酵的万科股权战,由于资金链先天的不足,控股股东已经力不从心。7月初,万科复盘后持续的股价下跌,已使宝能系为增持万科而发行的理财产品面临爆仓的危险。当年,李嘉诚并购九龙仓非不想也,而是资金不能也。宝能如今也面临着李嘉诚同样的问题。从并购对象而言,当年英资之所以拒绝李嘉诚并购九龙仓还因为不认可当时李嘉诚的资质和名望。今天,宝能并购万科同样也遇到了李嘉诚当年同样的问题。王石公开表示,不欢迎宝能系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王石反对宝能入主万科的直接理由就是宝能系的经营记录的信用不够格。“无论如何,资本之外还有信用的力量、道德的力量”。
相同的股权之争,相同的竞争境遇,最终能否收获相同的结果?这对宝能系的万科股权之争来说还是个问题。其实目前宝能进一步增持万科也与当年李嘉诚增持九龙仓一样遭遇着资金的困局。但目前如果及时退出的市场环境也与当年李嘉诚转让九龙仓股份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7月以来,比宝能实力更强、名望更高的房地产大佬恒大集团强势加入了万科的股权之争。截止8月18日,恒大持有万科股份已超过7%。有分析认为,恒大来者不善,意在控股万科。而在恒大的介入下,8月中旬以来,万科股价持续上涨。以8月16日万科收盘股价计算,宝能所持万科股份市值约773亿元,浮盈已经超过320亿元。如果此时宝能能主动演绎当年李嘉诚向包玉刚转让九龙仓股份的一幕,向恒大转让自己持有的万科股份,宝能或许能在赚得钵满盆赢的同时,与恒大建立起更加密切的的合作关系,并借助恒大为未来更大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