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害的不只是下一代
2016-05-13
3月,澎湃新聞報道2015年山東濟南市警方查獲的一起特大型食品藥品安全案件的“標題黨”新聞震驚了全國,有疫苗犯罪前科卻被地方司法機關判處緩刑的一對母女自2010年開始大量非法經營人用(兒童、成人)二類疫苗,200萬未經嚴格冷鏈存儲的失活疫苗經由193條下線組織人銷往全國24個省市,北京、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內蒙古、黑龍江,天南地北幾乎無一倖免,一時間全國人心惶惶,家長們紛紛擔憂子女接種了無效疫苗可能帶來伴隨一生的不良後果。過往曾有問題疫苗接種者,因為疫苗的失活、無效導致像狂犬病這類致命性傳染病,因為免疫無效而快速感染發病死亡。“毒疫苗”事件不僅成為兩岸四地關注的焦點,更引發世界衛生組織的關注與介入,國務院李克強總理更公開指示:“將徹查問題疫苗流向使用情況,對失職瀆職行為嚴肅問責,絕不姑息”。
“毒疫苗”事件的真相尚未水落石出,一個月後,央視出手曝光了常州外國語學校搬遷新址不足200天,493名學生先後被查出皮膚病、血液指標異常等情況,更有學生罹患白血病、淋巴癌等惡性腫瘤疾病,揭開了“毒地”事件的大幕。事發後常州市政府公開否認污染,外國語學校更發公開信指責央視報道有誤,意圖先發制人而為毒地蓋上的“遮羞布”。隨著國家環保部、教育部的先後介入,這塊曾經被包括劣跡斑斑的常隆化工在內的三家化工廠使用過的劇毒土地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2008年常隆搬遷後毒地被常州市政府劃為商住用地,並因未達標準而進行土壤修復,直到事件曝光前兩個月地方部門還在指示要覆土封蓋,種植綠地。今年2月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常州大學組成專家組在常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的組織下進行了常隆化工地塊的土壤修復調整工程竣工驗收,令人驚訝的是竟得出“工程已達到預期環保治理效果,空氣質量檢測達標”的結論,然而事發至今,涉及的學者專家們紛紛避而不談這個“達標”的結論了。令人憤慨的是,眼下的現實似乎是環境評估與保育在商業利益面前到了幾乎一文不值的地步。試問當政府良知與學界良心都在利益的王國裡煙消雲散的時候,還有誰能捍衛民眾基本的生存權利?
其實,地方媒體在今年1月就開始曝光毒地事件,但一次一次被壓制下來,直到國家級媒體央視的介入才開始引發全國關注,讓這500位年輕的生命還有生的希望,試問全國還有多少類似的事件,難道都只有央視的報道才能引發政府與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嗎?如此一來,民眾對於未來無從知曉更心存恐懼,在廣州、武漢等地先前就曝光出類似的毒地新聞,試問下一塊土地是在侵害居民的商用住宅區,還是存乎於農業用途的農地上,全國範圍內的排查毒地、治理毒地必須快速提上日程;相關事件的調查與處理結果也要盡速公佈,安定人心;環境法律的修訂與地方政府環境治理標準的進一步細化也迫在眉睫,只有治標與治本雙向結合,常州外國語學校500位學生受害的震撼案例才有可能成為類似事件的終點。
前不久江蘇靖江就爆出“養豬場毒地事件”,雲南商人周建剛在自身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後意外調查發現自己新購的“養豬地”被嚴重污染,開始了一場無畏無懼的舉報才引發媒體與社會關注這塊超過24個籃球場面積的毒地,氣體數值更嚴重超標,對於居民以及土地上的農用、食用種植物也是超級污染,其危害程度之廣難以想象。江蘇作為化工大省屢屢爆出此類環境污染事件,相信在過去長期奉行GDP增長靠化工企業的地方省市也會逐漸浮上水面,當越來越多的“毒地”事件陸續曝光,一方面反映出污染的嚴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百姓的知情權在逐步提高,媒體的監督力量也在逐漸加強,這是習總書記強調的“中國夢”中百姓安居樂業的重要一環。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把“青山綠水還給人民”,因此未來的中國更應該在源頭上禁止類似“毒地”、“毒疫苗”、“毒奶粉”事件的發生,還給民眾一個安全健康的生存環境,這一樁樁的毒事件已經從成人蔓延到兒童甚至是剛剛出生的幼童,如果不加以快速治理與預防,“毒”害的還僅僅是我們的下一代嗎?民族體質與國家實力都在無形中被坑殺,這絕不是中國應該走的道路。
同樣反觀澳門,在加速與內地商貿互通有無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會遭遇到毒地農副產品等二次污染的傷害,毒疫苗對於居住在珠海、中山等地的澳門幼童是否產生影響?特區政府同樣要積極主動防範,在這個一體化時代看似距離我們十萬八千里的事件也許就隨時發生牽連影響。在澳門內部,包括路環的一些工廠,氹仔區的製藥廠相關的廢水、廢料與空氣排放是否有專門的監控,對居民的長期影響又是如何?也許,政府也應該盡快給出答案讓民眾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