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進兩岸香港:媒體變革——運用與思考

2015-08-26宛婷

澳门月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聞傳統媒體

宛婷

時至今日,傳統媒體都在新媒體領域中另覓出路。在香港,《蘋果日報》率先突破傳統媒體模式,推出“動新聞”引發網民追捧;網絡媒體順應新媒體潮流應運而生,獨樹一幟的言論風格,拓展了言論空間。新媒體時代來臨,網絡在手,平民百姓都可以變成記者,新媒體的出現是否為社會帶來更多思考?

轉型路,尷尬前行

香港新媒體在過去的十年一直蓬勃發展,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普及,利用新媒體平台創建一個網絡媒體,相對而言成本較低,也無需拘泥於版面內容的多少,很多新興的網絡媒體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業餘愛好者為了興趣,為了表達自我立場的一個工具,造成香港很多網媒如雨後春筍般大批湧現。

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正被網路媒體追趕和侵蝕。讀者加速腳步投入社交論壇和網路媒體的懷抱,面對新媒體的出現,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新媒體浪潮的驅動下,香港湧現出不少新的網絡媒體,但這類網絡媒體利潤收益不大,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前期要面臨虧損的狀況,需要一段長時間去平衡收支。一個媒體單依靠廣告收入運營是比較困難的。儘管新媒體現在備受追捧,譬如《蘋果日報》的動新聞,目前看來是很受讀者的歡迎,但當中所得的利潤甚微。可以說傳統媒體利用新媒體可以擴大其影響力,讓很多年輕讀者追捧,但其收益與受歡迎程度是不成正比的。而另外一些傳統媒體機構如《信報》等等,背後亦有一個工作團隊在運營網絡平台,但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之路并不容易,很多傳統媒體仍未抓住新媒體的特點,用舊有的傳統媒體思維去經營新媒體,導致這一類傳統媒體的網絡平台影響力有限。

而香港大部分傳統媒體仍未懂得如何抓住網民的心理和喜好,香港網民對一些搞笑或者惡搞的話題興趣較大,傳統媒體仍遵循著過去報道新聞的方式,這樣的傳統媒體并沒有真正的轉型,而只是轉換了傳播的媒介。利用網絡平台傳播的同時,在報道的方式上應更加貼近網民的胃口。大部分的網民都存在著"食住花生等睇戲"這樣的心態,傳統媒體在網絡平臺製造話題時未必懂得抓住這一點。傳統媒體舊有運作模式開始萎縮,盈利空間越來越小,向新媒體轉型又需要投入另一筆資金,需要運營多久才能回本仍是未知之數,導致媒體在轉型過程遭遇尷尬局面。目前香港整個媒體環境正處於新舊交替之時,傳統媒體在不斷萎縮,新的媒體正來勢洶洶,但兩者覆蓋的受眾各有不同,傳統媒體的受眾多為中老年人,新媒體的受眾多是活躍在網絡世界的青年群體。在傳統媒體的市場日漸萎縮,目前正處於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的過渡時期,但邁向新媒體的變革之路,仍未找到一個盈利的運營模式持續發展。

網絡媒體 嶄露頭角

新媒體的蓬勃發展,社會大眾熱衷於在網上討論話題,帶動了一批網絡媒體的出現。這類網絡媒體亦各自擁有一片領域,有固定的受眾,但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網絡媒體卻寥寥可數。而網絡媒體內容多偏向本土化,各個網絡媒體的立場觀點呈現“一面倒”的形態。而絕大部分的人接收資訊仍以主流媒體為主,對網絡媒體抱觀望態度。總括而言,網絡媒體所覆蓋的受眾較少,外來投放的資源也不多,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網絡媒體小本經營的模式,較容易維持,無需太多廣告支持,大部分經營者都另有財源,並非靠此維生。導致更多新的網絡媒體前赴後繼地出現。繼《主場新聞》去年停止運營之後,後繼亦有不少新的網絡媒體出現。《主場新聞》給後來的網絡媒體做了一個很好的範例。《主場新聞》出現前,很多人對於網絡媒體的運行模式處於摸索階段。《主場新聞》出現後,後來的網絡媒體有一個固定模式可參照,越來越多的網絡媒體依照這一模式相繼出現。曾經具有代表性的《主場新聞》倒下了,但網絡媒體的市場仍在不斷擴大。

與傳統媒體相較,新媒體的流通性較大,傳播速度和效益都遠遠優勝於傳統媒體。每當新媒體上出現熱點,總是會迅速得到網民的回應,繼而網民發起相應行動,而網民發起的行動又成為網絡媒體一段新聞,如此循環往復;但網絡媒體在追求新聞時效性的同時往往忽略了新聞的真實性,導致很多不實消息在網絡流通。而傳統媒體在報道方面比較嚴謹,報道新聞的速度較慢,新聞的時效性較低,從讀者身上得到的回應較少。網絡媒體的崛起,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可因應各自的優缺點互相借鑒。

新媒體 社運的移動GPS

為什麼新媒體可以不斷擴大“佔中”活動的影響力呢?我想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新媒體本身的特性。相比起傳統媒體,新媒體在社會運動中的參與性是更大的。譬如說網絡媒體,網絡上各種關於佔中行動的資訊可以即時追蹤,短時間內網絡媒體就會有關於佔中現場情況的報導,迅速傳播到網路世界的各個角落。在佔領期間可以說新媒體是作為一個行動展覽的工具,當時很多人關心佔領現場的情況,當時訊息更新速度非常快,傳統媒體根本無法做到即時傳播的功能。而在這個智能手機普及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發佈信息的平台,即時發放現場的消息。所以期間網絡媒體的點贊人數短時間激增就是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大部分人對事件分外的關注,新媒體只是一個快速接收資訊的平台。

然而我認為任何媒介的性質都是中性的,用媒介傳播消息重點始終在於傳播的消息而不是傳播的工具,而新媒體的作用只是提高了人們對事件的參與度,促進社會的溝通,更多的發表對社會的意見。因而新媒體只是一個更好的參與平台以及建立公民社會的一個好的工具。

而在學民思潮推動的社會運動中,香港的青少年已成為領導社會運動的中堅力量,他們開始懂得運用新媒體作為發起運動的工具,很多人正在思考新媒體給青少年帶來的正負影響。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嘗試從兩個方面去看,由於香港近年的社會紛爭較多,社會關於政治的討論也很多,香港青少年本身的公民意識已經提高了;另一方面青少年又是使用新媒體最多的人,所以很難說清兩者之間是否有直接關係。新媒體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不斷擴大事件的影響力,即便一開始對於事件本事沒有興趣,但經過網路不斷的轉發和傳播,很難讓人不去留意事件。

利用新媒體 提高執政效率

政府一開始面對新媒體上出現的各種聲音似乎是有些不知所措,近幾年政府眼見目前網絡輿論成為社會輿論的新力量,香港政府也積極地利用新媒體加強與民眾的溝通,如在facebook的社交平台與民眾溝通,多個政府官員在官網發佈網誌等等,但當中的成效並不大,大部分市民對這類政務新媒體的關注度不大,沒有得到特別大的反響。所以政府與市民在網絡上的溝通依然是單向溝通狀態。

而另一方面,由於網絡的影響力很廣,稍有出錯就會被無限放大,所以政府對於在網絡與市民的互動非常謹慎,只是單向的在網站發佈網志。假如政府在網絡無限開放市民評論,可能會接收到一大波的攻擊評論,而政府是否能承擔如此大的負面影響?即使政府全面接收這些意見,而後續政府處理這些意見的同時,如果仍保持目前如此緩慢反饋機制,反而會得到更多負面的評價。

一些政府官員的公關部門亦開始觀察網絡上的輿論導向,利用新媒體與民眾進行溝通。但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矛盾不在於利用何種媒介工具,而在於政府溝通的態度。對於政府,利用新媒體平台可以即時了解到市民的反應,再加上網絡具有匿名性的特點,從市民身上所得到的反饋較以往真實,市民表達意見也更加方便。

而當中的問題在於,儘管政府接收市民意見比過去容易了,但反饋的速度仍然很慢,政府通過新媒體了解到輿論導向的同時卻未能妥當處理,當中的回饋循環太緩慢,政府從了解市民需求到作出反饋的效率有待提升,新媒體的出現正好可以讓政府反思究竟如何改進緩慢的反饋機制,更好地去傾聽市民聲音。

猜你喜欢

新聞傳統媒體
新闻微阅读四篇
阅读理解练与析
康有為《論語注》與儒家傳統經學之變革
骨法用筆 繼承傳統——梁贵臣人物画赏析
Short News新闻播报
為民寫真弘揚傳統文化——浅析孙安先生的艺术特点
资讯
對人的狩獵:比較優勢視野下的內亞戰爭技術與軍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