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握有多张录取通知书才是高招改革的终极指向
2016-05-13熊丙奇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16期
熊丙奇
我一直建议,各地最好等2017年“先试先行”的上海和浙江有第一届新高考学生后,再推新的高考方案。在这期间从中央到地方,要充分调研,且对沪浙的改革进行跟踪、观察、分析、研究,对照两地问题,修正国家方案,制定本地方案。
这样的改革,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改革的应有价值。
高考改革要改,但不能随意改,设计方案时,考虑周到、成熟些,会避免后遗症,避免改革变成“折腾”。
过去20多年来,我国高考改革基本聚焦在科目改革上,如果没有录取制度的突破,文理不分科、一年两次考的“改革”,难以起到实际的改革效果。如果在录取制度上仍坚持集中录取,即按照3+3的总分投档录取的话,还是会带来这些问题:基础教育难逃应试模式,即便取消文理分科,所有高考科目的教学还是围绕高考转;将穿插在学年中的学业水平测试计入高考总分,并不能减轻学生备考压力;3+3总分还是学校录取学生的唯一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很难作为录取的参考。
以上海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例,尽管考生理论上可以参加9所院校的综合评价录取,包括同时填报复旦、交大,乃至可以不放弃考入清华、北大的竞争机会,但归根结底,考生最终只能选择其中唯一的院校,进入录取流程,拿到仅有的1张录取通知。
这其实还不是真正的“一档多投”理念,从长远看,只有当考生手中同时握有多张录取通知书,可以从中进行自主选择时,可能才是高招改革趋势的终极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