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对小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研究

2016-05-13刘国华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

刘国华

摘要:信息技术发展飞快,新技术新应用更新也非常快。信息技术教育以其特有的科学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课堂教学;提高;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56-02

信息技术发展飞快,新技术新应用更新也非常快。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和普及,必将促使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更新,必将使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变化。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显示出了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因而信息技术教育以其特有的科学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必将成为今后教学发展的趋势。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寓教于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呢?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色、光、形、声去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等变化手段,直观、形象的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为学生再现客观事物创设了和谐的氛围,所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长,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积极的心态去自主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坚持性差,要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的科目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使他们乐于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必要的条件,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其中的愉快教学因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绪体验。这种起始课的审美诱导,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期待,借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动,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

2.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指导学生认真赏析、细心品味和实践。小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境创设或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师恰倒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使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方法多样化,想象灵活化,观察思维多向化。这样紧扣教学重点,加深体验,对学生感知的内容进行互补,达到创造性理解。例如,要解决行程问题中"相遇""相向""相背""同向"等问题时,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费尽心思,有的利用物理中的滑动变阻器演示,有的在课堂中要两位学生在前面演示,虽然理解了几个概念,但仍有似懂非懂之态。利用了信息技术的动画的教学手段呈现这几种运动的情况,通过任意切换、反复比较、区别,既表现了运动方向、又表现运动过程,已走路程(痕迹)清楚可见,还要走的路程也一目了然,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较好地落实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辨析疑混点。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动教学方法的更新,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的多元化、主体化和社会化,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愉快情绪,久而久之,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学生通过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譬如,小学古诗词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炼,很多古诗词在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小学数学中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先要求每个学生动手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通常分成16等份),剪开后,用这些扇形纸片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都只能是近似的。老师让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屏幕:把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分的份数越多,拼出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如果分得无限多,结果又会怎么样?课件把事物之间虚与实的关系形象的表达出来,渗透数学的极限思想。有了《超级画板》动画功能演示,其推导过程就一目了然了。克服了手工操作速度慢的弊端,完整体现其相应关系、增强了直观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将诗的内容和推导过程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悟,想象呈现的情景,从而有效进行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引入小学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等,并能使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应根据教材内容作恰当的选择,力争达到"难、好、巧"才能激起兴趣,启迪思维,吸引学生,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信息技术与实现小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课堂教学如何贯彻爱和感恩教育
基于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学习研究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