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居民区党组织的运行机制
2016-05-13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课题组
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课题组
[摘 要]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党工委从“建组织、调结构、筑基石”三方面探索居民区党组织运行机制,取得一定成效。通过调研发现居民区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工作短板,要通过健全党组织发展机制、工作支撑保障机制、有效的评价机制等路径提升居民区党建工作有效性。
[关键词]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利益整合;公共利益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39-03
为贯彻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加强居民区党组织建设,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党工委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居民区党建工作实际情况,于2014年底完成居民区党组织升格工作。为更好发挥居民区党组织引领作用,完善党组织运行机制,街道党工委通过召开座谈会、访谈、经验交流、实地调研、分析研究等方式,梳理居民区党建现状,查找短板困境,总结有效做法,在健全党总支领导下的运行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保障。
(一)建组织,构建形成“四对应”架构。曲阳辖区24个居民区党总支,下设87个党支部,划分315个党小组,党员6700多人,党员数最多的是东体居委会,共有党员458名,党员数最少的密一居委会也有118名党员,其余居委会党员基本都在200-400名之间。由于党支部管理范围大,支部活动难开展、关心党员难落实、服务群众难深入、引领自治难拓展,党工委着眼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有效性,根据居民区所辖区划大小、楼宇布局、在册党员数量等情况,分批将居民区党支部升格为居民区党总支,初步构建了居民区对应党总支,居民小区对应党支部,居民楼组对应党小组,党员对应责任区“四对应”的党建格局。
(二)调结构,加强党总支工作力量。为了建设一支能够担当引领的党总支书记队伍,2014年,党工委抓住居民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契机,着力优化书记队伍结构。由于党工委和各居民区党组织在整个换届选举中,未雨绸缪,充分酝酿,广泛动员,公推直选,把好人选关,换届获得圆满成功。24名党总支书记,平均年龄51.67岁,比上一届小了2.7岁,其中新任党总支书记5名,“80后”2名,就业年龄段有13名,占书记队伍的54%,2名书记进街道事业编制,7名书记享编。18名党总支副书记,平均年龄 45.9 岁,其中居委会主任兼副书记9名,专职副书记9名。总支委员181名,其中兼职委员16名,拟增兼职委员43名,各党总支班子成员在年龄结构、文化学历、综合素质等方面也有明显改善。同时党工委也按照区委要求拓宽居民区书记渠道,目前已选派1名机关副科级干部到居民区任党总支书记。
(三)巩基石,提升居民区党建实效。居民区党组织升格后,为了提升党建实效,党工委着力从四个方面夯实居民区党建基石。一是抓党总支建设。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居民区党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组织书记专题培训、制定党总支任务清单、推进区域化党建联建,把党总支工作重心从原来支部重点抓党小组、抓党员、抓居民自治,向抓支部建设、抓党建联建、抓整合社区资源共同开展社区治理拓展。目前24个居民区党总支与近70个社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东体党总支建立组团式党建联席会议平台,与社区12个单位结对,形成了社区共建的局面。曲一、运二、银联等党总支,积极探索兼职委员制度,提高了居民区党总支统筹协调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社区资源、共建和谐社区的能力。二是抓党支部建设。居民区党组织升格后,为了帮助新成立支部开展工作,党工委“三管齐下”:一是抓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所有支部书记均为总支委员,由党总支书记带教支部书记,指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二是抓党支部基础工作,以落实《党支部工作手册》为抓手,深入居民区指导基层党组织对照手册,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建制度;三是抓党建责任区建设,把党支部工作重心由做好面上党员教育管理,向深化党员责任区建设,发挥广大党员作用深化。如运三党总支以一个支部为一个片网格,一个党小组为一个单元网格,把整个居民区形成一张网,做到层层有格,格中有责,网格内有居民区党员、在职党员、楼组长、志愿者,形成党建引领、公众参与自治的局面。三是抓党员队伍建设。党工委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2015年组织居民区党组织对辖区居民区党员工作情况、健康状况、年龄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梳理,摸清了底数,为有针对性的发挥党员作用打好基础。注重把发挥党员作用与引领群众开展“和谐社区、生活家园”建设相结合,与虹口“创文”相结合,让党员从推进楼组党建、建设漂亮楼道、为老服务结对等身边事做起,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我身边。四是抓“三长”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党小组长、楼组长、文化团队队长在引领居民自治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动员党员担任楼组长、文化团队队长,成为引领群众开展自治活动的核心骨干。目前,曲阳路街道居民区党员担任楼组长、文化团队队长的比例达到60-70%以上,体现居民区党组织对居民区自治的掌控力。如密一居委会的玉田大楼,玉四居委会的金色摄影,赤三居委会的温馨小屋都得到了居民的喜爱和点赞。
(一)组织构架需要不断优化。着眼构建居民区党建“四对应”工作格局,党总支对应居民区、党支部对应居民小区、党小组对应居民楼组、党员对应责任区的工作进度不一,有些党支部、党小组划分不是很合理,有些党总支对应机制已经跟进,有些处于建构阶段。另外有的居民区党组织没有做好“我要升格”的准备,因此局部存在着升格后工作变化不大的状况。
(二)书记及党员来源渠道亟待拓宽。“书记委员人选来源窄、组织生活简单化”是居民区党建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曲阳路街道党工委在破解居民区党建老大难问题上积极作为。如面向社会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为居委会和居民区党组织储备人才;组织党课巡讲下社区,丰富居民区党组织生活。虽然这些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居委干部党员偏少(目前只占全体委员的32%),而且分布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书记队伍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居民区党组织升格带来的新问题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能力提升问题比较突出。总支书记队伍换届选举后,有些总支书记还囿于传统支部书记思路、手势,习惯于就党建抓党建,整合居民区各方资源,组织带领党员、引领群众开创基层自治新局面能力较弱。目前曲阳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的主体是退休党员以志愿服务性质担当,这些老同志对党的事业忠诚,政治上可靠,工作有一定经验,群众中有一定基础。但是面对创新社会治理新要求,他们也存在不够适应地方。表现在:部分支部书记是由党小组长升格后第一次走上支部书记岗位,对如何有效开展支部工作还不适应,需要党总支护航;有些支部书记(包括有些总支书记)运用微信、网络媒体、“i曲阳”等信息技术引领自治能力较弱;个别支部书记因家庭,个人健康等因素导致工作精力不够。
居民区党组织运行机制的关键是要把区委和街道党工委出台的加强居民区党组织建设和书记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好,以机制作保障,补短板,出实招,求实效。
(一)健全居民区党组织发展机制。一要进一步健全“四对应”组织体系。党工委和社区党委要在建立“四对应”架构基础上,下发党建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在“四对应”组织网络中的职责。各居民区党总支要结合实际深化“四对应”组织建设,已健全组织网络的要抓紧建立健全“四对应”工作机制;没有理顺组织网络的,要抓紧理顺组织网络,并抓紧建立配套工作机制,确保“四对应”分级管理落到实处。二要建立党组织负责人后备人才库。党工委、社区党委、居民区党总支要拓宽建立后备人才库的视野,要积极从居委会党员干部、党员社工中培育书记后备人才;要在街道和居民区两级建库;要注重后备人才培育,保证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后继有人、活水不断。三要注重培育发展新党员。党工委要根据发展党员向基层一线倾斜的精神,把新党员发展名额优先保证加强居民区党员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从居委会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中培养发展新党员。每个党总支都应做到“好苗子在视野中、发展计划在实施中”,每年居民区党组织都有新鲜血液补充。四要落实党员分类管理。党工委要在党员基本情况调查基础上,制定出台分类管理党员规范化建设举措。对高龄有重大疾病的党员,重在通过结对活动,坚持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送组织生活、送关心上门;对身体健康有精力的党员,重在动员激励他们在居民区发挥更大作用;对没时间在居民区活动的党员,重在要求他们在楼组发挥党员作用。通过分类管理,提高居民区党建实效。五要深化楼组党建。认真总结推广居民区推进楼组党建经验,把楼组党建与发挥在职党员作用相结合,引导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和承担责任;与促进居民自治相结合,引导居民建立楼组公约共建漂亮楼道;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在各居民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楼组党建品牌。
(二)健全党组织工作支撑保障机制。一要深化区域化大党建,为居民区党总支拓宽共治资源。街道党工委应结合社区共同体建设,发挥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作用,树立一批驻区单位与居民区党总支结对共建的典型,通过以点带面,引领共建活动深化,进一步为居民区党组织引领自治搭建平台。落实居民区党总支兼职委员制度,探索建立兼职委员履职保障制度、群众民主评价制度、发挥作用激励制度。居民区党总支要选好、用好兼职委员,建立兼职委员参与居民区党建和居民区重大问题决策的机制,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高居民区党组织整合、统筹、协调社区资源的能力。二要拓宽书记选人渠道,为居民区党组织配强领军人物。街道党工委要认真落实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向社会招聘一批年轻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充实到社区居委会岗位,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提供后备人才。不定期开展社区党务工作者招聘,从复员退伍军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选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注重从居民区后备干部中择优选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注意选派优秀机关事业干部到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岗位上任职锻炼,多渠道拓宽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选人用人来源。通过多措并举,实现到2016年底,居民区党总支书记50岁以上的全部配备副书记;党员居委会主任全部兼副书记;到2017年底党总支书记中退休返聘人数所占比重不高于30%的目标。三要深化居委减负增能,为居民区党组织引领自治助力。健全街道党政领导与居委会书记、主任的联系制度和街道“联点包片”活动机制,切实在基层一线为居委会工作提供支持。结合信息化社区建设,对居委会“一点通”进行升级改造,居委会全面推行全岗通,提高居委会管理服务效能。要在公众微信号上嵌入公众参与重要接口、党员发挥作用接口,为居民区党组织引领自治提供信息化支撑。四要实施强基培训工程,为居民区党组织能力提升充电。把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纳入街道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集中培训、专题培训与日常教育培训相结合;组织参加区统一培训、街道组织系统培训、党总支开展言传身教培训相结合;办班培训、授课培训、电化培训、实例培训相结合;总支书记重点培训与党支部书记面上培训相结合。加强社区党建办和居民区党建联络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他们面对面指导居民区党组织开展党建的能力。
(三)健全党组织有效的评价机制。一是以党建引领的实效为评价标准。落实“双述双评一通报”,切实改变传统的以检查居民区党组织台账、组织生活记录、总结为评价居民区党组织标准的做法,建立健全以引领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实效为标准的考核体系,促进居民区党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领群众自治上。二是以自下而上的评议为评价方式。探索将居民群众自下而上评议居委会工作向自下而上评价居民区党组织拓展。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社区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增强由居民区党员和居民群众为评价主体,形成组织评价和群众评价有机统一的评价机制,体现基层党建工作面向群众,结果接受群众评判,促进居民区党建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三是以促进居民区党建为评价导向。把对居民区党组织的考评与建立有特色的居民区党组织、党小组规范建设示范点,选树一批有代表性的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等先锋模范典型相结合,认真总结他们的工作经验,表彰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切实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促进居民区党建作用,形成党建激励机制。同时加大不合格居民区党组织书记诫勉调整力度,形成退出机制,保证居民区党组织肌体的纯洁和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周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