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与中共淞浦特委

2016-05-13刘启芳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5期
关键词:陈云调查研究

刘启芳

[摘 要]陈云在革命早期经历了中共淞浦特委从成立、中止、过渡、再成立、撤销的过程,并在其一系列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的革命活动中,他善于从调查研究入手开展工作,调查研究的范围广泛而深入,并且十分重视分析调查研究结果。面对工作中的失误,他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力求在以后的工作中少犯错误。这对陈云以后思想和工作方法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陈云;淞浦特委;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23-03

中共五大以前,党的组织章程中没有设置特委,但又存在大量“特别委员会”。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对特委作了明确的划定,并加以具体说明:“特别区(包括几县或省之一部分):特别区代表会议——特别区委员会。特别区的组织如有必要时,得由省委决议成立之。”从1928年9月成立到1930年10月撤销,中共淞浦特委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扩大了组织,领导了上海青浦、松江、嘉定等郊县的农民运动,在上海早期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陈云见证了中共淞浦特委从成立到撤销的过程,经历了所开展革命活动的成败细节,为以后思想和工作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积淀了一定基础。

在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下,两度成立的中共淞浦特委在队伍建设、工作环境、理论指导各个方面都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艰难地留存了两年多的时间。

(一)第一届中共淞浦特委的成立。领导家乡农民斗争的过程,让陈云认识到加强组织建设和党领导的重要性。针对“人力真是不够”的干部状况,陈云主动提出“可以负责枫泾、小蒸一带的农运”。[1]1928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做出了《关于江苏农民秋收斗争的决议案》,决定全江苏在秋收斗争中组织淞浦等6个特委。在此前后,陈云用近2个月的时间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开展一些组织准备工作。淞浦特委由松江地区和浦东地区合并而成,下辖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南汇、川沙、嘉定、崇明、太仓、宝山等10县,有130多个党支部、1700多名党员。

1928年9月13日,中共淞浦特委正式成立并在松江县新浜乡钱家草村顾桂龙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杭果人为书记,陈云担任组织部长,林钧为宣传部长,严朴、顾桂龙为委员。庄行农民暴动后,中共淞浦特委的工作一度停顿。林钧在南汇巡视时被捕,茅学勤被捕牺牲,杭果人、龚玉泉等去苏联学习,陈云改任江苏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第一届中共淞浦特委因而停止活动。陈云曾回忆说:“都调出特委,以后特委就不存在了。”[2]

(二)第二届中共淞浦特委的成立。第一届中共淞浦特委组织形式中止以后,其所辖各县归江苏省委直接管理。为了加强对上海郊县农民运动的开展,江苏省委决定设立淞浦八县工作委员会,陈云是委员之一。淞浦八县委员会所辖的范围,和原中共淞浦特委所辖的范围基本一致。陈云多次在江苏省委常委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沪宁线和淞浦八县的工作指导。他说:“淞浦八县的工作应抓住崇明、南汇、金山三处,到下面巡视,然后召开八县书记联席会。”[3]在第一届淞浦特委中止与第二届中共淞浦特委成立之前,淞浦八县工作委员会可以说是暂时管理这一区域的过渡组织,起到了主持和指导沪郊农民运动的作用。

南汇泥城暴动以后,周恩来在一次省委会议上下达了关于恢复中共淞浦特委的决定。陈云参与了第二届特委的筹备和组建工作。他把四川北路邮政总局附近的一个省委机关移交给特委,并把在省委工作的原淞浦特委机关工作人员姜兆林、姜辉林、顾南州等同志派给特委。同时,陈云还批准了徐强、翁明哲等其他人员到特委工作。第二届中共淞浦特委的书记为黄理文,严朴等人为常委,另有南汇、金山、嘉定、奉贤、川沙、上海等县县委书记参与。第二届中共淞浦特委成立以后,曾在上海召开过两次扩大会议,陈云曾代表江苏省委出席指导了第一次扩大会议。1930年10月,中共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共江南省委,撤销中共淞浦特委,分别成立南汇等中心县委,中共淞浦特委退出历史舞台。

中共江苏省委在设立六大特委时明确指出:中共淞浦特委在秋收斗争中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和扩大党的组织,开展盐民斗争,加强崇明沙厂的工作,开展各县士兵工作以及沪杭铁路线的工人和农民斗争等。陈云紧紧围绕江苏省委的指示,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一)组织建设。中共淞浦特委所辖的上海郊县受国民党当局控制严密,镇压也特别残酷。许多地方的党组织几次被打散,大批干部、党员和进步群众被杀害。特委成立后,上海郊区党组织的复兴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青浦地区党员骨干经过1个多月的工作,在青浦东乡黄渡、观音堂一带恢复了4个支部,有党员40余人;在青浦西乡练塘恢复了市镇支部,小蒸恢复了农民支部,枫泾重建了区委。[4]随后,党组织迅速向西发展到嘉善县姚庄、里泽一带。1928年9月下旬,陈云在青浦临时县委书记胡秉钺家主持召开了党员会议,并代表中共淞浦特委宣布关于重新建立中共青浦县委的决定,并提出县委今后的工作总方针是:力求隐蔽,积蓄力量,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党员,重点是整顿组织。1928年冬中共松江县委正式成立。至1929年冬,松江、金山、青浦、南汇、川沙、奉贤相继建立或恢复了县委,农民暴动失败后党组织遭到重大破坏的崇明、嘉定两县也重建了县委。[5]

特别是浦南区委在发展党团组织方面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崭新局面。1928年10月由松金青县委领导的中共浦南区委改建为中共金山(浦南)县委。陈云在1928年7月巡视时统计有“17个支部”、“120名至140名党员”[6],4个多月后“共有二十九个支部,同志数量有四百余”。[7]在同时期其他几县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8]不仅如此,党员成分也有很大变化:由知识分子党员占党团员中的绝大多数转向农盐民和工人。

(二)领导暴动。在各县委组织力量和武装力量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中共淞浦特委领导发动了两次农民暴动。一次是中共奉贤县委提出并发动的庄行农民暴动,一次是金山县委组织发动的新街暴动。两次暴动前后间隔时间不长,中共淞浦特委包括陈云参与了两次暴动的部署和指导。

庄行,是奉贤西乡一个大集镇,豪绅地主集中,阶级矛盾尖锐。在江苏革命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奉贤县委两次提出举行庄行农民武装暴动的要求,并希望淞浦特委批准。陈云两次出席中共淞浦特委会议,并认真讨论庄行镇暴动的问题。第一次会议决定“不批准”奉贤县委的要求,并指出“烧毁市镇观念的错误”。[9]第二次会议在“经济上接济省委”的情况下,同意了奉贤县委再次提出的暴动计划,特委还派杭果人、陈云、严朴三人下去指挥,并请江阴地区的茅学勤“带领红军六人”参加行动。暴动持续4个小时后,次日被镇压。

半个月后,庄行暴动的消息传到金山,党内和农民协会群众情绪空前高涨。金山县委遂组织发动了“新街暴动”,陈云等中共淞浦特委领导人事前对暴动作了部署。[10]与庄行暴动一样,金山和平湖的100多名党团员和200多名群众集结在一起,攻打恶霸地主的宅院,分发他们的财物,烧毁大量地契、账册和部分房屋。在国民党当局大批军警的镇压下,暴动再次宣告失败。

中共淞浦特委设立与撤销的过程,是陈云领导农民运动的范围从松青金区域扩大到江苏全省的过程,也是陈云的视野进一步拓宽、思想逐步成熟和领导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残酷的斗争结果促使陈云开始反思革命策略和工作方法等大问题,并尝试总结经验教训。

(一)注重调查研究。陈云在党内以崇尚调查研究、善于和坚持调查研究而著称。在主持淞浦特委工作期间,他的这种可贵品质和精神已经开始萌芽并显现。

陈云在向中共江苏省委作淞浦特委工作的书面报告中曾指出:“特委第一位的任务是了解各县的实际情形,加强对各县的巡视。”为此,陈云深入青浦、松江、金山等地,在外巡视一两个月。11月3日和9日,陈云先后两次向江苏省委提交淞浦特委组织及工作情形的书面报告,对各县党的组织、群众斗争情况做了简要概述,提出特委对各县总的方针是加强训练工作,改进党的组织,发展群众组织,培植土改领袖,同时提出建立和健全县委机关。总之,“要使特委组织名副其实地完备组织上一切应有的工作”。

陈云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具体而真实的数据制定的工作方针,得到了省委的认可。他根据组织情况、地域特色、群众觉悟等不同情况对松浦特委各区域进行分类对待,如工作毫无头绪的,开始恢复组织的,已经起来斗争的,分别给出不同的指导方针:松江、金山、奉贤、南汇立即成立县委;青浦、崇明成立临时县委,一俟工作发展,再予正式改组。由于这些指导方针细致可行,因此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果,促使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起色。这种从调查研究入手开展工作的方法在随后陈云继任江苏省委农委书记一职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并最终成为他的主要工作原则之一。

(二)敢于自我批评。敢于审视自我并进行反思,总结出今后开展工作的经验是陈云的另一项高贵品质和可贵精神。陈云的自我批评精神做到了光明磊落、无私坦荡,像调查研究一样成为工作的一种习惯,这与他早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那时党还未成熟,尚未摆脱“城市中心”、“城市暴动,夺取全国政权”等错误思想,因而中共淞浦特委的工作思路也免不了带有那个历史时期特有的盲目组织暴动、农村工作为城市斗争服务等影响。对于庄行暴动,陈云从一开始的反对到赞同后仍持谨慎态度。[11]在这种情况下,革命经验并不丰富的陈云自己也没有认识到发动暴动到底能改变什么?能坚持多久?会有多大的损失?因此,以陈云为首的淞浦特委接到江苏省委的指示信件后,表示接受省委批评。陈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起草了《关于奉贤庄行斗争的教训》的报告。报告指出:这次斗争是由经济斗争转变为武装斗争的一例……但暴动带有明显的游民无产者的表现。错误和教训归纳为六点:没有以正确的策略与方法领导抗租抗债斗争;没有了解攻打城市是一种不正确的农民意识;对城市小商人采取了不正确的打击态度;没有宣传与组织市镇上的贫民手工业者;缺乏很好的组织与集中指导;没有扩大政治宣传,也存在放松对反动派惩治等问题。陈云等人得出的经验教训基本上领悟了省委书面意见所指出的要点,并认识到“在党的新的政治路线之下,在党的工作方法转变之中”,总结斗争的教训有很大的意义,因此江苏省委接受了中共淞浦特委的检讨和总结。

奉贤庄行和金山新街暴动以后,陈云及时召开中共青浦县党员代表会议,传达中共六大精神,并确定今后工作方针是力求隐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党员。在金山县委的工作转入地下后,陈云坚持通过听汇报、写指示信、谈话等多种形式继续给予指导和帮助,力求避免或减少革命力量不必要的损失。离开中共淞浦特委进入江苏省委领导工作岗位以后,陈云始终注重反思工作方法和实际效果,力争少犯或不犯大的错误,在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对工作多想想”。

参考文献

[1]陈云给何孟雄的信[Z].1928-07-28.

[2]陈云传(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

[3][10]陈云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85.58.

[4]陈云给上海市松江县革命委员会的复信[Z].1969-11-24.

[5]浦南秋收暴动决议案[Z].1928-07.

[6]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1927-1930年上海郊县农民武装暴动[Z].166.

[7]陈云给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淞浦特委工作情况的报告[Z].1928-11-03.

[8]其他各区支部数量:奉贤17个、南汇21个、青浦5个、川沙2个、松江1个。

[9]陈云认为“此次要求的动机带有扒锡箔灰(抢东西的暗号)的浓厚色彩”,并不同意采取行动。

[11]当时的中共奉贤县委书记刘晓后来回忆他向淞浦特委汇报暴动计划时的情景说:“我曾经到上海向淞浦特委书记汇报庄行暴动计划。我强调条件都成熟了,陈云则认为:地处敌人的后方,如果搞起来要站住脚是不可能的。为了保证暴动胜利,我要求特委派干部去加强领导,他答允了,但他强调说:‘派人给你是有条件的。你们的力量不见得比人家大,估计暴动以后,你们在那里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形势变化,包括你自己在内,主要干部可要撤回上海,千万不能呆在那里呀!总之保存骨干要紧。”

作者单位:陈云纪念馆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陈云调查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陈云拒礼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另一面的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