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2016-05-12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孙思邈道长外人

前几天和一位医生朋友吃饭,这位朋友感慨地说:“外人可能都以为我们医生懂得保养,身体不错。可实际上呢?你看看我们最近体检的结果,一个科就检出俩得癌的!其他人的身体状况也不容乐观,可以说,远远没有普通人保养得好!”

这位医生说的的确是实情,医疗人员的工作强度常常令外人难以想象,而同时,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忽略也同样出人意料。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医不自治”现象——医生能治好很多患者的病,但自己的身体状况却差强人意。

近些年,名医英年早逝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而最令人唏嘘的就是2015年逝世的上海著名中医专家潘朝曦教授(享年66岁)和2011年逝世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享年58岁)。

2011年8月,本刊还在连载对黄建始教授的访谈栏目,却惊悉其在美国去世的消息!据了解,黄建始教授从确诊多细胞骨髓瘤到去世仅仅历时两个月,而在病情发现之前的一段时间,黄教授曾在微博里多次感叹“真的太累了”。在一篇微博中,黄建始教授深刻反思道:“大多数人对健康是叶公好龙,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明白一张一弛休息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几天前的我。”

无独有偶。2015年5月,著名中医专家潘朝曦教授突然病逝,其夫人说“潘教授太累了,最后是被病毒感染带走的。”由此可见,纵是医术如神,但作为一个血肉之躯的人,他无论如何也治疗不了自己的“积劳成疾”!从“上工治未病”的角度来看,这些医生的医德医术固然为医中翘楚,但却远远未成为一名“上工”!

养生专家罗大伦在茅山时曾请教一位道长,为何道家如此重视自身的修炼?道长回答:因为你把自己修炼好,大家看到,觉得这是好的方向,才会来跟你学习,如果你自己搞得一团糟,还想去救众生,怎么能做到呢?

回望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医家,大都得享天年,而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更是以102岁的高寿完美地诠释了其“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其实,孙思邈年幼时一直体弱多病,为汤药之资竟然“罄尽家产”,其能年过百岁完全是注重自身保养的结果。所以,孙思邈告诉我们: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健康不是养生书本上的高谈阔论,而是贯彻在生活中的身体力行。

猜你喜欢

孙思邈道长外人
[拜托了妈妈]우리 엄마를 부탁해像外人的家人 像家人的外人
孙思邈巧用大蒜治痢疾
白云观的小石猴
落头虫
谚语趣画
怎样和最亲的“外人”处好关系
药王孙思邈
神兵阁
药王孙思邈
请你把我当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