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5-12范冬梅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

范冬梅

作为一位教師,谁都希望学生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作为学生,对哪门学科感兴趣,这门学科的成绩绝对就会好一点;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决定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教学水平是客观条件,学习兴趣则是主观条件;二者权衡,兴趣则更为关键,尽管你教学水平再高,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是枉然。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首先应该做的不是急于教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而是怎样去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则关键在于激发学习兴趣。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则更是一门大学问。下面谈谈我从教十年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让学生在“乐”中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全任教师摆布,对教师存在敬畏心理,师生缺乏心灵沟通,这种紧张害怕的心理,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学习数学就会感到费力,进而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要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首先老师要调节好心理,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走下讲台做学生的知心人,缩短心灵上的差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

在数学家看来,数学是有趣的,数字是美丽的,但在一些孩子们眼中数学很乏味,它没有语文课中的动人故事,更没有音乐课中优美旋律,它有的只是枯燥的阿拉伯数字和繁锁的计算。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情境的创设,如给学生们讲数学家学习的故事、设计与教学相关的活动等,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怕学生学不会,总想把知识讲得更详细些,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就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一做作业才发现学生什么也不会。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适时给与点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地跟在教师后面,听得昏昏然,最后却什么也不明白,这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避免了尖子生发言、中等生听讲、学困生旁观的倾向,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到了点拨的作用,省时,省力,效果又好。

二、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生活中充满着无数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在他们身边和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知欲望。如:在学习“0”在数位中的作用时,给他们讲一个故事:一位商人在写商品标签时,不小心把一部手机的价格“1000”元写成了“100”元,一天,商人不在家,有人来买手机,儿子就把这部手机以100元的价格买给了顾客,商人回来后,儿子就把这100元钱交给他,并说明了这100元来由,商人非常气愤地打了儿子一耳光,说:你怎么把1000元的手机100元就买了?儿子很委屈地哭着说:你的标价只写100元呀?商人看了看标签,明白了,原来他把1000写成了100,少了一个“0”。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完后,我就问:只是少了一个“0”,这位商人亏了多少?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900元”!再问:“0”在数位中有什么用处?学生答:“占位”。再问:“通过这个故事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很多同学想到了“一字值千金”。这堂课非常活跃,圆满完成任务。此后,很少有学生写错数字。

2.巧用例题教学让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案例、 如《平面直角坐标系》我是这样设计的:将教室内的桌椅排成七排、七列使前后、左右等距离。在第四排、第四列分别拉两根栓红箭头的长绳,两绳相交处栓一个红色圆环做为坐标原点。然后开展一系列活动:让每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坐标位置;老师说坐标让学生说名字;一学生说名字另一学生说坐标;X轴、Y轴上的同学一一说自己的坐标,学生总结数轴上点的特征;四象限内的同学分别起立,并说出自己坐标的符号特征;然后学生总结四象限内点的特征。将两根长绳的位置移动(变换坐标系)再重做上面的游戏。学生通过游戏牢牢的记住了点的坐标特征、由点确定坐标、由坐标找点。学生人人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获取的知识学生终生难忘。因此将数学课设计成实践活动模式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在上每一堂课之前,教师只要用心去思考,就能设计出一个个学生都能“感触”到的数学模型,使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因为有了亲身“感触”作为基础,而变得较为亲切,容易掌握。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的,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越来越有自信心。总之,教师只要用“心”去施教,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3.加强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培养学生善于从一般人认为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微小事物中留心意外现象,就会感到平淡中的新奇、细微处有学问,探索的动机和兴趣将随即产生。

三、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我们老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项技能。一堂课45分钟要想让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因此,我就对不同层次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沉浸在胜利之中。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他一次,他就虚心多了,所以对优生上课也应多关注一些。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提问他,他根本不知道你讲了什么,心不在焉。所以要经常提问,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就可以了。这样他们不只自己觉得有希望,还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没有放弃他们,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余时间多帮助他们。但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总之,整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实践、交流、动手、动脑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我相信:我们老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平时多注意一些方法,多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趣题、益智题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总而言之,让学生喜欢学数学的方法很多,只要大胆尝试,联系教学实际去探索,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是始于兴趣、成于兴趣。兴趣也是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了让明天的学生更加愿学、乐学、善学、思学,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