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教育理念的实际应用探索
2016-05-11代多高
代多高
摘 要:本文总结和分析新时期小学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进而探究出存在的问题,寻求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理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1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93
一、新时期小学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思想受到不断冲击,新时期小学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有了新的定义。教育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现象的理性认识,由教育思想、教育哲学观相结合而形成的观念。新时期小学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即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理想的观念体系。教育观念是一个时代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经过沉淀的先进文化思想底蕴。因此,明确新时期小学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才能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工作。
二、新时期小学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
新时期小学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包括稳定性、发展性、层次性以及实践性等。根据教育理念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理念经过长期的积淀而最后稳定下来,因而具有稳定性。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不断的更替演变,也是由浅到深,具有鲜明的层次性,最终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新时期小学教育理念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教师不能将知识单一地呈现出知识化和定型化,应当充分根据新时期小学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地实践教育观念,让学生从旁观和被动地参与中,转变为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并进行互动。
三、小学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没有将学生看作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传统的教学观念所导致的,教师对于新教育理念认识不足,而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进而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而且当前小学教学中的教育观念中还没有认识到举例频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作用,当知识无法被学生理解时,教师应当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通过举例让学生能够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加以结合,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教学中教育理念的应用策略
小学教学中教育理念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提升学习积极性、举例教学、注重备课等。
(一)提升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学中的教育理念应当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感受,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认真投入到学习中的前提,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以及身心健康成长,呆板压抑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变通自身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将基础知识融入到教学环节中。
(二)举例教学
在新课程下,小学教学中教育理念的应用策略还可以采用举例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学习环境中。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育理念的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提升举例频率,进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个时期的认知能力不强,经历过少,因此,对于一些知识不能充分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实际例子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三)注重备课
对于探索小学教学中教育理念的实际应用策略,不仅要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举例频率等方面进行探究,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备课。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事业提出了更多要求,也给教师带来更多挑战。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进,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从自身方面做起,既要通过举例教学,也要注重备课。只有自己熟练掌握备课内容,才能更好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就是找到课本上重点知识,明确其知识体系,了解教材知识与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努力寻找到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话题。教师加强备课的同时也要注意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