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会新理念弘扬主体性

2016-05-11张志杰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

张志杰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的主人。那么在新课程教学中怎样做才能落实课标精神、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建议新课程实施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个性潜能。

关键词:民主平等;自主探究;创新意识;个性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8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86

新课程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力倡导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的主人。作为一线教师,走好走实“最后一公里”是落实新课程的必然要求。怎样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天地,成为学生彰显生命活力的舞台,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彻底摒弃那种“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换之以一种平等的视角和心态面对学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自由,善于在举手投足间、言语表情中,传递给学生一种积极的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学会俯下身子,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需要和愿望,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他们。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犹如阳光沐浴,会给每个学生一种轻松、自信和安全的感受,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前提。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致力于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建立和形成“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新的挑战意义。教师应正确对待教与学的关系,转变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起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主动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沉浸其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不断闪亮和提升的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主要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先导。作为教师应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设法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学手段具有多样性和新颖性,要提高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讲究教学艺术,在平淡无奇处“柳暗花明”,在枯燥无味处巧妙佐料,趣味横生,学习就会变得自由而快乐。

(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探究知识的经历和获取知识的体验。我们看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有的课堂淡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如写字教学中出现的书写指导缺失、书写时间缺乏,随堂练习浮于形式等现象。有的课堂教学对学困生预设不足,当思维较慢或者表达较慢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教师往往缺少一种耐心和等待,不加点拨与引导而直接给出答案。我们知道,许多技能、方法、情感等方面的知识是无法搬运、复制的,只能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感悟和反思,通过学生“心灵的旅程”实现知识的生成。

(三)授人以渔,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在课堂上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学会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学施教,使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自学、会应用,攀登知识的高峰。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方面。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主渠道,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新的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和智慧感染并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的见解和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个人独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师面前,通过师生的同构共建,课堂中就会出现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情感的融汇。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既可展示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理解,更能拓展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在这里,教师不可抹杀学生创新的火苗,要让学生的创见得到赞赏,异见得以呵护,错见得以宽容。

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多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因为质疑问难是一个人勤于探究、勇于钻研的表现。学生从质疑问难到释疑解惑,能切身体验知识的挑战,感受成功的乐趣。

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催发其生命潜能

个性是个体区别于别人的一切总和。学生之间因先天禀赋及后天诸方面环境影响的不同,使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表现方式,形成其独特的智能结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可能成才,且能在多方面成才,因此,我们的教育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是要以敏锐的眼光和前瞻性,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并予培养培育。要为学生积极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主体发挥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体验中强化主体,从而增强自我发展动力。

二是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实施更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个性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犹如种子,需要阳光雨露的惠泽,学生个体蕴藏的潜能需要教育的诱发和催唤。只要我们站在塑造人、发展人、成就人的高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催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学生的主体性才会得到最本真、最鲜活的显现。

总之,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广大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完成角色的完美转换,其角色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促进者,由简单的教书匠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当学生在课堂上身心舒展、思维放飞,当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得以充分发挥,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天地,成为学生彰显生命活力的舞台。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创新意识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