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2016-05-11李敏姚顺波

关键词:退耕还林

李敏 姚顺波

摘要:自1999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以及社会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通过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的Meta分析方法,对220篇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固土保肥方面的效益得到广泛认可(30.4%),工程实施区土地植被覆盖度得到迅速提高(17.7%),同时在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效;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在当地农户收入的影响方面具有较大的争议,工程实施后因补贴收入增加、释放劳动力、林业收入等方面实现收入增加的同时(35.46%),不少研究仍表示因土地占用而导致了种植业收入的下降(8.2%);同时退耕对促进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20.9%)、就业结构调整(11.4%)、产业结构调整(6.82%)等方面的作用均得到验证。依据对文献的分析与展评,未来研究中需关注如何实现现有成果有效巩固,以及如何制定更完善的体系对后续退耕区域先后选择进行评估等关键问题。

关键词:退耕还林;Meta分析方法;综合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3-0118-07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为实现生态恢复而启动了几项林业重点工程,如:天然林保护、环京津风沙治理、退耕还林等。其中退耕还林工程是覆盖范围最广、政府投资规模最大、生态造林效果最为显著的工程[1]。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在陕西、甘肃和四川率先启动后,至今已在生态恢复以及减缓农户贫困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截至2012年,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任务4.1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6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2.77亿亩,参与工程农户累计粮食补助和生活费兑现金额总计2 279.62亿元[2]。

退耕还林工程自实施以来,不仅在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促使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土地利用合理化等方面有一定的进展,而且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部分学者认为现行的退耕政策与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相背离,造成了粮食产量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耕地压力上升以及财政支出效率不高等问题。了解分析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且可以为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有关制定和管理实施提供借鉴依据。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效果的区域性案例分析已有一定的成果。但退耕还林在不同地区的案例分析中,因地方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且文献研究区域大小的选定不同,有可能造成“大而不精,小而不全”的研究结果。因而对不同地区的调研结果分析的文献梳理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概括描述。对于不同案例分析的综合研究,meta 分析方法在健康、心理、临床医学市场营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经济方面的应用优势已经在诸如荒漠化的驱动程序[3],热带地区的农业集约化研究[4]以及农业用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5]等方面有了很好的体现。

本文将发表的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效果的案例分析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指标构建提供借鉴意义;基于定量化的文献分析结果,指出已有研究文献中的研究热点以及未得到深入研究的部分;且根据已有研究文献中得出不同结论的可能原因进行解释,提出尚未得到有效评价而又对退耕还林工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以及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和研究建议。

一、数据和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对于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系统性文献综述是基于发表在中国维普公司的《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退耕还林的政策效果的研究文献。在该数据库中以“退耕还林”、“退耕”作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搜索范围在EI、CSSCI来源的期刊内,搜索年限范围为1999—2014年,共684篇搜索结果。通过对于该684篇文献的题目以及摘要的阅读,剔除267篇与退耕还林政策效果不相关的文献,得到417篇在主题上贴近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文章。最后通过对该417篇文献进行阅读,其中一些注重理论分析以及报告类文献,因没有进行具体实证研究进行了排除,最终得到220篇关于退耕还林政策效果在不同地区的实证分析文献。并将搜索到的已发表文献信息录入EXCEL表格中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来源文献的代号、发表年份、研究年限、研究方法、研究区域范围以及所得的研究结论。

(二)数据的基本情况描述

通过对所选文献的整理归纳,关于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文献的出版年份分布:自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实行以来,学者们对于退耕还林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自2004年至今,每年均有20篇左右的实证分析研究发表。研究区域的选择不同也将会对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自1999年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开展退耕还林以来,现在工程范围涵盖了全国25个省市。为确定案例所选研究区域是否具有代表性,本文对各文献研究区域进行统计,得出该220篇文献中已经包含了所有退耕的省份。其中有88篇文献是以县(区)为单位作为研究范围,以市为研究区域的有41篇,以省为研究单位的有20篇,以流域为研究对象的39篇,地区或山区18篇,黄土高原地区10篇,全国为4篇。学者们针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研究区域在本文选取的文献中对全国退耕区均有涉及,且覆盖面较广,因而可以认为本文的案例分析样本对于国内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META 分析方法

Meta 分析方法自1976年被Gene Glass[6]正式提出以来,该方法在健康、心理、临床医学市场营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是统计方法的一种,用来对同一科学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综合[7]。

Meta分析方法可以避免传统综述方法因作者主观看法和兴趣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果,更具有客观性。Meta分析也可以通过对多个直接比较研究的合并,获得一个综合的估计结果,可以克服单个小样本研究的缺陷,提高统计检验效能,尤其是当各研究结果不一致时,Meta 分析有助于判断一种干预措施的利弊。

二、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鉴于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一个关乎生态恢复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涉及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的政策效果需要从生态、社会、经济三个层次来进行。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是提高森林覆盖率过程中,实现农户贫困减缓的目的。因而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也就需要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考虑退耕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发展状况。

生态系统服务在1997年由Daily提出后,同年Constanza将其具体分为17种类型,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支持、调节、提供和文化服务4大类。因此,结合已有研究文献,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分为产品供给服务中的植被覆盖;调节服务中的环境净化、固土保肥、涵养水源、沙土化治理;文化功能中的景观消遣价值;支持功能中的初级生产力、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等。

退耕还林工程由于政府的巨额资金投入而产生的经济拉动效应十分巨大。且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涉及到当地耕地资源分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退耕农户的利益等这一系列经济范畴的问题,都需要采用社会经济学原理指导其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本文依据现有研究文献,将退耕还林经济效益分为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间接形成的经济效益两部分;社会效益分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农地利用结构、农户素质以及农户生活水平、农户环保意识六部分。

三、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

(一)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目标是在实现森林覆盖率的提升上,最终实现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从表1可见,在统计的已有文献中有39篇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以及森林蓄积量的增加,以致研究区的土地植被覆盖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然而,仍有迹象表明现有官方统计的造林成活率相对实际情况要高出很多,年年的补植情况也令人担忧[1]。树种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不相符的情况也使得退耕的生态效果下降[8]。因此,我们在考察退耕成果时不仅要考虑量的多少更应考察其质的提升。

退耕还林的固土保肥价值是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热点,占总文献比重的30.9%。其中有44篇文献通过土壤采集或GIS等方法测算出退耕还林地的水土保持价值要高于农耕地或荒地,23篇对其土壤肥力价值进行了测算,表明退耕还林地的土壤有机物含量、土壤肥力以及土壤生物性等特征相对于农耕地或荒草地均有提高。也有学者采用137Cs 土壤侵蚀核素示踪技术对西汉水流域的退耕还林地土壤侵蚀程度进行测度,认为退耕还林土壤侵蚀程度要大于林草地及荒草地[9]。

学者们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如:水量平衡法、降水贮存量法、土壤持水量法等,对退耕地涵养水源价值进行测算的文献共有14篇。然而,由于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流域中上游阶段涵养水源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导致了流域径流量下降进而出现下游的水资源供给的问题[10]。考虑植物蒸腾量的影响,对比退耕地与坡耕地之间的土壤储水,退耕地林种的蒸腾量大于坡耕地农作物,最终出现土壤储水的负补偿现象[11]。同时因工程大面积植树造林,灌溉用水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农业用水,也造成地下水开采扩大的负面影响[12]。

退耕还林的环境净化价值主要体现在空气净化和减缓水源污染两方面。已有研究得出退耕还林主要通过间接减少农业化肥使用量从而实现净化水质、减缓水源污染、保障水源安全的目的[13]和退耕还林树种对于废弃物吸收的价值。7篇文献研究了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森林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中的一种,对于当地降水量、温度以及湿度等小气候的变化方面的改善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的支持功能区别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产品提供、调节以及文化服务功能的直接的和短期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支持功能一般是间接的需要较长时间对人类提供服务。因而,对其价值评估相对而言要少一些,对于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固碳制氧分别仅有14篇和8篇文献涉及到。森林的文化功能为人类提供了非物质收益,进行消遣和实现精神满足。但是现有关于景观服务功能的分析还很欠缺,仅有3篇文献有提及。

(二)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退耕还林实施以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粮食,对于经济拉动具有重大意义。参与退耕的千万农户的切身利益也与之相关,农户收入的增加以及收入来源构成都是评价退耕还林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指标(见表2)。

因参与退耕而实现的直接经济效益中,包括了补贴收入(3.64%)、林果产品收入(2.73%)以及畜牧业收入(3.64%)的增加,以及由农转林实现的农业总要素投入的减少(1.36%)。然而,部分学者(3.18%)研究发现,因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种植产业更趋于集约化经营,最终出现了单位面积的劳动或化肥等要素投入不减反增的局面。

退耕还林的间接经济效益中,参与农户的收入情况、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土地利用程度都是考察的重点。退耕还林政策对于农户收入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占总文献比重24.5%, 且占退耕还林经济效益研究的54.5%。在这些研究中,83%的研究结论都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于农户有增收的影响。总体农户收入研究中,部分文献通过采用DID方法,将时间因素以及样本特征差异导致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消除,得出了退耕的增收效果[14]。外出务工收入方面,虽然退耕还林对于非农劳动力人数的促进作用并不一定显著,但外出务工的劳动时间增加,使得外出务工的收入有所增加[15]。然而,部分学者认为退耕还林工程使得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使得农户种植业收入下降,且在外出务工机会受阻的情况下,在不考虑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农户收入反而减少[16]。基于退耕工程并没有瞄准相对贫穷的农户,耕地的减少使得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的低收入农户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17]。

退耕还林工程造成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虽然通过集约经营使得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提高,但是总产量减少。退耕过程中因耕地面积下降,全国粮食总产量减少,是否能满足消费需求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诸多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从短期来看,耕地面积的骤然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使得粮食总产量下降[18],但退耕开始前,处于中央政府消化粮食部门库存,减少国有粮食部门亏损的背景下,对退耕农户进行粮食补助,保持了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平衡[1],因而并未对我国总量粮食安全造成显著影响。长期看,为满足人均最低粮食消费量,我国应完成的最大退耕面积远远小于实际退耕完成面积,需要对退耕进程进行有效调整[19]。因耕地面积减少,农户进行精细耕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土地单位产出的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将提高[20]。同时,因为耕地面积的下降也会导致耕地压力上涨[21]。

(三)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退耕还林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农户增收,而且能够释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调整;同时优化要素配置,推进了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户生活水平等。

表3中,退耕还林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11.36%)中88%的文献得出了退耕还林对于就业结构调整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地域间的转移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农村产业经济结构转型。根据已有案例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体现为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转移[22],种植业与林牧产业之间的转变[23],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转换[24],同时促进了新型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生[25]。

农村土地利用结构(20.9%)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农地向林地的转变[26],以及土地在不同作物之间的种植结构的变化,由低产低价值向高产且经济优势明显的作物转变[27]。同时,通过“3S”技术对退耕还林监测发现,耕地中许多未超过25度的坡耕地也被退耕,造成了耕地流失现象[28]。

退耕还林对于农户生活水平(5.45%)的影响中,对于减缓贫困、提高农户生计综合能力[29]以及提高农户福利水平[30]降低恩格尔系数[31]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有研究表明虽然农户收入增加,但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因外出务工支出增加,以及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被破坏而导致农户对于生活改善的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32]。

退耕还林推广过程中,妇女的劳动强度减少,后续发展的产业中,如养殖与种蔬菜等适合农村妇女的工作,使得妇女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家庭地位得以提升[33]。且相对用于教育支出费用明显增加,表明农户对于子女教育更加重视,文化素养增加[34]。

农户的生态意识主要表现为退耕意愿、林木管护意识、环保意识、接受生态补偿意愿以及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方面。农户参与退耕意愿与退耕前后收入差异以及所处的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35]。退耕还林的实施对于唤起农户生态意识有一定的影响[36,37]。但是,由于退耕还林对于劳动力的外出就业的促进作用,退耕还林补贴对于林木管护的激励作用逐步下降,造成农户林木管护意识反而下降[31]。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结论

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系统性文献综述,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研究结论分类整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效果的一个系统性的评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中关于退耕还林固土保肥、土地覆盖变化效益研究热度最高,而相对的关于退耕的固碳效益、生物多样性、沙土化治理以及景观消遣服务研究篇数均相对较少。退耕还林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的研究要显著多于因退耕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的研究,其中关于农户收入的分析占经济效益分析的54.5%。退耕还林的社会效益研究热点集中在农业种植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别占社会效益分析的54.1%、29.4%、17.6%。而关于农户生活、素质方面的文献虽有涉及,但篇数较少,仍具有深入分析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展望

1.退耕还林林地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量化研究。因退耕还林工程的快速推进,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参与农户因追求退耕规模的大小而忽视了退耕地造林成活率、林种的选择适宜性问题。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一个提高森林覆盖率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过程。未来研究中,在已有对比退耕林地与耕地的生态效益差异基础上,需要结合遥感图像、GIS处理技术等方法,在对退耕林地的实际监测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对退耕地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深入考察。

2.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分析。已有部分文献指出退耕对于低收入是否真正实现扶贫,以及对退耕农户收入的可持续影响提出质疑。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推进,在大量减少了农户耕地面积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第二轮补贴工程即将到期的背景下,退耕农户的可续生计及如何维持现有退耕成果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且近年来逐步推进的精准扶贫计划,是否可以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在实现相等的生态效益的同时使得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标。

3.退耕还林地域分级评估体系构建。不少研究指出由于退耕的大力推广,导致许多小于25度的耕地也参与退耕,造成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耕地压力指数上升的问题。退耕还林实施以来所面临的工程瞄准性也是制约退耕还林可持续推进的重要因素。怎样选择合适的,迫切需要改善的区域进行退耕,也就需要我们建立明确的衡量指标,运用更完善的研究体系对退耕还林区域进行评估选择。评估结果可为合理使用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的实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益,科学合理的推进退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陶然,徐志刚,徐晋涛.退耕还林,粮食政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4(6):2539.

[2]国家林业局.2012年全国林业统计年报分析报告[R].2013.

[3]Geist H J,Lambin E F.Dynamic Causal Patterns of Desertification[J].BioScience,2004 (9):817.

[4]Keys E,Mc Connell W J.Global Change and the Intensificationof Agriculture in the Tropic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5 (4):320337.

[5]Jasper van Vliet,Henri L F de Groot,Piet Rietveld,etc.Manifestations and Underlying Drivers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 in Europ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5(133):2436.

[6]GlassGV.Primary Secondary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J].Edue.Res,1976,5:38.

[7]Fleiss J L,Gross A J.Metaanalysis in Epidemiology[J].J Clin Epidemiology,1991(2):127.

[8]彭晚霞,宋同清,曾馥平,等.鹿士杨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307310.

[9]贾艳红,王兆印,漆力健. 西汉水流域典型林草地侵蚀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50155.

[10]周园园,师长兴,杜俊,等.无定河流域1956-2009年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12(5):856864.

[11]佘冬立,邵明安,俞双恩.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覆盖下SPAC系统水量平衡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2011(5):7378.

[12]李丁,马金珠,南忠仁. 干旱区灌溉农田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WSU-PRA调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8):8286.

[13]唐莉华,张思聪,林文婧,等. 北京温榆河流域水污染控制情景模拟与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2(4):156161.

[14]朱长宁,王树进. 退耕还林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4(10):5866.

[15]易福金,陈志颖. 退耕还林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8):3140.

[16]杨小军,陈珂,徐晋涛,等.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7(1):3641.

[17]杨小军,徐晋涛.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结构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19.

[18]国家统计局课题调研组. 退耕还林对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及供求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4(11):97156.

[19]东梅. 退耕还林对我国宏观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4):4654.

[20]韩洪云,喻永红. 退耕还林的土地生产力改善效果:重庆万州的实证解释[J].资源科学,2014(2):389396.

[21]张海峰,刘林山,王有宁,等.青藏高原东北部互助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2):95100.

[22]何明骏,郑少峰,李 桦. 退耕还林(草)政策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2126.

[23]虎陈霞,傅伯杰,陈利顶. 浅析退耕还林还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4):6772.

[24]张芳芳. 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以陇南市成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0):165170.

[25]李春兰,谷建才,谭绪泉. 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以围场县和易县为例[J].林业经济,2009(10):4749.

[26]周德成,赵淑清,朱超. 退耕还林工程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11):1 8661 878.

[27]李桦,姚顺波,郭亚军. 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行为影响分析——以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吴起县)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10):3742.

[28]曾永年,靳文凭,王慧敏,等.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流失及其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3(21):214222.

[29]王立安,钟方雷,王静,等.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以甘肃南部武都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7):7884.

[30]黎洁,妥宏武.基于可行能力的陕西周至退耕地区农户的福利状况分析[J].管理评论,2012(5):6672.

[31]刘燕,支玲,徐慧丽,等.退耕还林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5131.

[32]郭晓鸣,甘庭宇,李晟之,等.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跟踪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5(3):7279.

[33]崔海兴,王立群. 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社会发展探讨——基于河北省沽源县的实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9164.

[34]刘丽萍,李淑艳,高岚.退耕还林政策中农户利益分析——以贵州省三个村镇为案例[J].绿色中国,2005(22):4042.

[35]马永欢 ,樊胜岳.沙漠化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分析——以民勤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5(4):590596.

[36]罗婷婷,邹学荣. 撂荒、弃耕、退耕还林与休耕转换机制谋划[J].西部论坛,2015(4):102108.

[37]张锦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直补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以云南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650.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loping Land Converting Program (SLCP) in 1999, remarkable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ocial and economical benefits. This article builds the benefits evaluation analysis framework and index system through three aspects of ec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of SLCP. Based on the Meta analysis method, 220 articles about SLCPs benefit evaluation are classif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nefits of SLCP in soil conservation are widely recognized (30.4%), the land vegetation coverage is increas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area (17.7%), there are also some achievements in terms of carbon fixation and oxygen production, biodiversity, water conservation etc. As for the effect of the program on local farmersincome, there is certain controversy, some think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increased their income due to subsidies, release labor and forestry revenue (35.46%), while other studies show that there is a decline in the income from farming for land use decrease (8.2%). At the same time, the SLCP promoted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planting structure (20.9%),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11.4%),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6.82%) and other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consolidation of the existing results and use a more perfect system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selection of SLCP.

Key words: Sloping Land Converting Program; Meta analysis;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研究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