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教学之我见

2016-05-10董加玉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实施高中

董加玉

摘 要::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思维发展的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是一次次问题的发现、一次次问题的思考、一次次问题的解决、一次次问题的反思与总结后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探究意味十足。对于充满智慧的数学学习,不能采用“灌输式”教学,那样学生获得的只能是复制的知识,而不会是“智慧”的知识、“创新”的知识。所以,在高中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实施;探究教学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往往是知识“复制”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与学生充满压力,而他们解决压力的方式,是加大知识的灌输力度与习题训练强度。其实,通过不断地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高中数学课堂只有是充满数学味道的课堂,才能是真正高效的课堂。那么,什么是充满数学味道的课堂呢?笔者认为就应该是充满智慧的探究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此的体会。

一、应用意义解读

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断同步。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蕴藏在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授课更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认识世界。让学生对知识有渴望,只有自身对知识具有渴望性,才能主动地获取新知识。这种能够进行自我获取新知识能力就是一种探究,这是在教学中必须要培养给学生的最基本技能。探究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他可以使学生主动去了解去发现,而不是平时我们所接触到的被动的接受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通过探究学习不仅是对以往知识的回顾,更是对于知识的彻底了解。这种了解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懂了”,而是深层含义的“会学了”,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改变为主动的获取。学会探究性学习首先要学会认识自身,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在学习中也应该扬长避短,让自己的长处更能发挥作用。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靠老师的教授,还要有学生和家长等方面的配合。因为探究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它是在一个很自由的前提下进行的,所学的知识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构限制,而是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知识,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学习。而这样的学习也是要在老师划定的范围内选择,然后进行自身的学习。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通过探究性学习,会让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明显升高,这是由于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其产生了对学习这个知识的兴趣。探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初步形成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自主学习的前提一定是自己对学习有强烈的愿望,而不是一种抵触心理,这样的抵触心理会影响着今后对获取知识的态度。所以,要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应用策略解读

1.探究需要情境创设

情景创设是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高度融合的手段,也是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学习巧妙融合的手段。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探究情境的创设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实际情境教学的创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要具备探索性、开放性和启迪性。不仅仅需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和层次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理解,而且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学习和探索,独立自主学习知识;其次,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最后,情境的创设应当能够引起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深刻反省,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发思考式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情境。

2.探究离不开教师引发

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心甘情愿”的融入到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还是需要教师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适量有效地运用引导和启发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引导式教学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特别注意和运用的教学措施。它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技巧”,不能做到引导学生的思维,而是将所设计的问题全盘托出,牵制学生的思维,从而导致探究式教学的失败。另外,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主要应抓住“架桥、定向、揭晓”等几个关键词,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把握启发的度。因此,在运用引导和启发式策略时,应从平时的答疑、辅导角度讲解,时刻注意不轻易将解法和答案告诉学生,尽量从多角度,多层次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解题的过程。

3.探究最终形成知识体系

知识的获得不管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有所得,梳理与反馈是使学生有所得的必要方法。梳理和反馈主要在课堂尾声或课外,教师在课堂上留出适当的时间或要求学生在课外对该课时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梳理的设计应以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数学知识体系或数学理念為主线进行梳理,有效的梳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新的数学认识体系。再通过梳理的结果,向教师进行有效的反馈,反馈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在新概念学习后以类比、辨析的方式进行反馈,或者通过实践、练习等课外活动进行反馈。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能力较强,对于他们的培养更需要慎重。笔者认为,要想实现他们真正的发展,就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实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探究式教学作为首选的教育教学手段。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实施高中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