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6-05-10李忠民

成才之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李忠民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指明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实施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要点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2-000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已经正式纳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并且受到广大教师、学生以及教改人士的特别青睐。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确立高效的教育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趣,同时还为培植现代的教育理念提供丰富的营养素材。

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由于社会日益发展的竞争化,促使社会对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然而,我国有史以来的高等教育向来看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视教学为知识积累的理念在一些人的脑海已根深蒂固。对学生好坏的评判也从不以学生本人的整体素养而定论,一贯立足于知识掌握多少,试卷答分高低而定论,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与深化。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的根基。要想实效性地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首先要进行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先导。深化教改,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更是教育界理应深入探讨的时代课题。大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水平、个性特长、未来角色定位和人生价值观等都明显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种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因此,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首先要冲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着力倡导有创造性、有实效性的新型教育理念;改革或改良传统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能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当然,人才模式的教育和培养往往要受到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阶段,也不一样。比如: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教育体系,这种教育模式在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的时效性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及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审视。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21世纪,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提得非常响亮,要求大家开拓出一个培养人才的系统工程。即:培养人才系统的工程——理念、内容、制度、技术等。工程的核心构件是: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培养制度、教学培养过程、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要做好这四点需要下大力气才行。作为承担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在深刻认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制订出适合自己并能切实可行的创新型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还要将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育有机整合起来,还要注意方案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达到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观的集中反映。站在组织与管理的角度,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点。所以,高等教育的质量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质量。目标明确了,才能确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必要前提。在此问题上,首先一定坚持培养目标的共性要求:具有强烈的对人类、环境、社会、国家负责思想;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自我创业、自我创新的能力等。就目标个性而言,在教育活动中必须体现本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大学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主客观条件等。针对具体明确的目标,高等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才能更有的放矢,工作效率才更高效。

三、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传输式培养模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将其总结为:预备、想象、联合、概括和应用五段教学法。它是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文字阅读、口头讲解、直观演示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理解教材、作业练习、复习巩固、领会运用的方法而接受知识,最后由教师考核学生和师生自查来确定教与学的情况。其优点:一是教师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完全控制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二是知识传授系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面对面的把一些知识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是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的最佳选择。三是教与学的效率高,对大批学生能实施同一内容的教学。其缺点:一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难以发挥其主动建构知识的作用,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过分强调对知识的传承,对知识既不批判也不创造,把教与学这项具有科学发展活力的神奇活动,看成是知识的静态传递过程,造成知识与实际的脱节,对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行潜伏性的扼杀;三是强调学生共性的养成,忽视个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形式这四个基本要素,必须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关系,应该是同舞台共同探索、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共为学术奉献的良师益友。目前,教育界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对这种教学模式尚待深入研究,但是目前它更能充分体现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是教育界公认的比较好的教改措施,因而受到格外重视。着眼于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教学活动中以教学内容、学生知识积累和掌握为基点,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科学实践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随着课程内容的展开,与教师的讲授同步地进行思考,让其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的教学目的。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育理念、教学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做好这些工作。

(2)研究性培养模式的特征。基本特征是:强调突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强调突出研究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突出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掌握、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养成等教学目标的实施;始终以学生为核心要素,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研究性培养模式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的关系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学习者、自主发现者、自主探索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求索创新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学生要依靠自己的不懈奋斗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要强调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统一起来,体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研究性教学无论是在知识观上还是教学功能上都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研究性教学更强调知识的创新性、实践性;研究性教学注重把传授和继承知识转变为体验和发现知识、把记忆知识转变为运用知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通过教师创设的研究性教学环境,有效实施教学方案,以达到教学的目标。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求知识传授、知识积累、强化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并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辩证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能力和素质也是人才追求的目标。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十分符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推行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更是高等院校教育体系改革的方向。

四、实施要点

高等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首先要具备实施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将“软”环境建设当作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培植新的理念、新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建立全新的研究性管理机制。高等院校还要注意积极推进教与学、教学与研究、课内与课外的三个密切结合。教与学密切结合的基本含义就是把“教”与“学”合理地融合成一体。在教学活动中,师生要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共同探索、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教师不但要进行施“教”,还要问“学”,“以学论教”“教助于学”,教学连体。研究性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点主要有:

(1)教师不但要教好学还要搞好科学研究,这是高等院校对每位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不登讲台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搞科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教师最根本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搞科学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殊不知,近几年由于主观与客观原因的存在,个别高校严重出现了一线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搞科学研究不是坏事,但是教师特别是教授、学者投入教学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克服这一困难需从政策导向、评价、聘用机制、分配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思考。

(2)全方位向学生开放、创建科研资源,如各级各类科研实验室、科研仪器与设备、科研信息等。向学生全面开放科学研究项目,让其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感悟科学研究的思想、训练科学研究的能力、开发科学研究的潜在智力,把学生带到学术前沿,让他们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学术壮美奇景。

(3)开设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专门为学生设置科学研究训练项目,并将这种科学研究训练项目的计划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我国教育部一年一度实施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就是为此而来。世界上各大高校都设有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并将其作为一项研究性人才培养制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迅猛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1919年新任校长诺伊斯的教育教学政策的正确确立。政策中主要提倡师生在科学研究上的密切结合,采取“正”“负”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一些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就。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必须设有专门的机构来组织、促进、实施、资助和管理“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并把大学生的这项科学研究训练工作当作评价学生的长制措施。

(4)增设科学研究性实验。实践是创新之本,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并由实践来衡量,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大量增设科学研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体研究探求知识,感悟创新意境。必须要求实验室从时间、空间、内容上全面开放,提供实验的良好环境。

(5)将科学研究引进课堂。对旧的教学模式去伪存真,将知识传授课堂转变为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课堂;将灌入式讲堂变为师生共参与的学堂;将学生变成搞科研的学者,让学生摆脱类“机器人”状况;使课堂具有求知、探索、创新的“生命活力”;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

(6)课内课外无缝结合,变“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升,确立为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重点。依据培养目标,规划每个环节,实现教育与教学的科学结合,真正完成“既教书又育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许卓明.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2]张安富.“十化”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3]刘智运.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4]赖雪砚.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及展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